肥胖症的危害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医经典名句helliphelli
TUhjnbcbe - 2021/11/25 14:44:00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医经典名句---01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帝内经。素问》注释:此为阴阳理论在中医临床诊断上的应用。阳主动而在外,阴主静而在内。病邪由阳分入于阴分,阳气敛藏,故病者多安静。病邪由阴分出于阳分,阴不守内,阴阳相争,故病者多躁动而怒。静与怒属情志表现,反映了病者阴阳盛衰的病理情况。一般喜卧安静者,或为阳虚,或为阴盛,也有阴阳两虚所致的。躁动易怒者,固然与阳盛有关,但属阴盛格阳、虚阳外浮所致者也不乏其例。临床当洞察细微,不可掉以轻心。中医经典名句---0脏实则声洪,脏虚则声怯。-----《明。张介宾》注释:人说话声音的强弱,反映了体内脏腑精气的盛衰。就生理而言,脏腑精气充实,其人发声高亢洪亮,脏腑精气虚弱,其人声音就低微怯弱。就疾病而言,语声的强弱还与邪气的盛衰有关,邪气亢盛而脏腑正气未虚的实证、热证,病人语声就宏大、响亮,并有多言躁动的表现,若邪气已衰,正气亦虚的虚证、寒症,则病人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中医经典名句---03因咳而有痰者,咳为重。主治在肺;因痰而致咳者,痰为重,主治在脾。---明.王纶注释:咳嗽之病,一般皆有咳有痰,然而咳和痰的出现常有先后之别,临床每可以此作为辩证依据之一。若先咳而后觉有痰者,多因外邪袭肺,肺气壅滞,气道不利而咳作,由于肺失清肃之令,无以宣发有脾上输于肺之精气津液,使之滞留于肺,化而为痰。虽然痰之多寡和颜色可随其所感之邪的不同而有异,但其皆有肺生则一。此以咳为本,痰为标,病位在肺,治当以肺为主,肺气畅达,宣肃之令一复,则咳愈而痰自去。若先痰蜒盛而后有咳嗽,则每有脾虚无以运化水谷精微而致酿湿生痰,上渍于肺,从而肺气壅滞,令肺失清肃,咳嗽逐作,此以痰为本,咳为标,病位在脾。治当以脾为主,健脾燥湿化痰,生痰之源一健则咳自止。中医经典名句---04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帝内经.灵枢》注释:井、荥、输、经、合称五腧穴,是十二经脉的重要腧穴,对治疗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疾病发生于五脏时,治疗时应刺井穴;疾病变化呈现于面色时,应刺荥穴;病情时重时轻时,可刺腧穴;疾病影响声音时,可取经穴;若经络满盛而有淤血现象的,病在足阳明胃,应刺合穴。阳明多气多血,所聚而荫养百脉,故阳明以津液为主。清.缭希雍注释:足阳明胃经。胃是“水谷之海”,且“脾为胃行其津液”,使水谷精微运化输布,营养全身,人身气血津液均赖胃中谷气化生而不断补充,故胃为“气血之源”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而津液与血液可相互渗透转化,有"津血同源”之说,津液气血可以起濡养经脉的作用,所以说“津液所聚而荫养百脉”临床上治疗阳明经脉的疾病时,以护津液为要。中医经典名句---05欲补心者,先实肾,使肾得升;欲补肾者,须宁心,使心得降。清.石寿棠注释:此是根据心肾二者之间的关系确立的治法。心在五行为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居于下而属阴。位于下者,已上升为顺,位于上者,已下降为和。故心火下降至肾,肾水上承于心,心与肾之间的功能才能协调。所以欲补心者,先益肾,使肾水得以上济以资心,则心的病症自复。欲补肾者,可先宁心,使心火下降以温肾,则肾的病症易愈。就临床实际看,这一治法用于肾阴不足而心火扰动的心肾不交之证,滋肾水,降心火,可使心肾相交,水火相济,身自安和。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明.王琦石注释:肺位于胸腔,居诸脏之上,五脏中肺位最高,故被称为“五脏之天”,,全身气机,津液的输布运行由它主司。肺虚则营卫不运,精微无以敷布,日久成损。脾居中焦,主运化水谷精微,为脏腑经络四肢百骸输送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脾属土,土为万物之母,脾像土,化生万物一样滋养全身百骸,故称“脾为百骸之母”。脾失健运则机体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全身营养障碍,肌肉消减,四肢不用。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为先天之本,肾之阴阳为脏腑阴阳之根本,故称“肾为性命之根”,肾虚则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本句阐述分属三焦的肺、脾、肾的重要性。中医经典名句---06五味之过,疾病蜂起。病之生也,其机甚微。元.朱震亨注释:人体的血气精神,都由饮食五味所滋生,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亲和性《*帝内经》---“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如果饮食五味过于偏嗜,就会使五脏之气偏盛偏衰,此谓“气增而久,夭之由也”。由五味偏嗜导致的疾病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非一朝一夕所致。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帝内经》注释:五味分属五行,入五脏。甘味入脾而属土,肾属水主骨,其华在发。土能克水,甘性缓滞,多食甘则脾气雍郁,运化无力,则肾水无制,水邪过盛,肾气衰弱,不能生髓养骨,故骨酸困疼痛。髓亏血少,发失所养,故发落。苦味入心而属火,肺属金主皮毛,火能克金。多食苦,苦从火化,火盛则灼伤肺阴,阴液枯涸,不能闰养皮毛,故皮肤枯槁,毫毛脱落。辛味入肺而属金,肝属木主筋,爪为筋之余。金能克木,辛性升散,多食辛,则升散太过而耗伤肝血阴液,筋爪失其濡养,故筋拘急而爪甲枯槁不润。注---泣应训为“冱”音hu,凝结之意。咸入肾而属水,脉属心而主火,水能克火。多食咸则肾水过盛,水盛必克心火,火受水克,则心气弱,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故血脉凝滞而流行不畅,皮肤颜色变为暗黑。中医经典名句---07寒在表者,为憎寒,为身冷,为浮肿,为容颜1青惨,为四肢寒厥。明.张介宾注释:寒邪在表为表寒证,由人体触冒寒气所致,寒气束表,卫气被郁,故恶寒。寒微阴邪,最易伤人阳气,阳气的温煦作用减弱,则见身寒,四肢厥冷。寒凝则气血迟缓,而见面色青惨。寒邪阻滞气机,气不化津,可见浮肿。冬令严寒,体质稍有不实,即易感犯,故此证多见冬季。寒邪郁于肌表,可以化热而转为表热,也可郁曷里热而成表寒里热证。若寒邪由络脉而入经脉,凝结隧道,即可转变为痛痹之证。寒在下者,为清浊不分,为鹜溏痛泄,为阳痿,为遗尿,为膝寒足冷。明.张介宾注释:寒主阴,故人体下部最易病寒。如下焦阳气不足,不能分清泌浊,则大便溏泄,而小便反少。如命门火衰,精气虚冷,则阳痿。肾阳虚衰,气化功能失常,失于固摄,膀胱约束无权,则遗尿。寒邪凝滞于经络,血脉流通不畅,故膝寒足冷。治疗以温阳散寒为主。中医经典名句---08寒在中焦,则食入而不化。明。张介宾注释:寒邪伤胃,或虚寒内生等因素,脾胃之阳不足,中焦寒胜,则胃不能腐熟,脾不得运化,饮食难以得到正常的消化,吸收,可表现为食谷不化,须臾泛出,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古人称“胃反”。对于这类病证,治疗以温中、振奋脾胃之阳为主。中医经典名句---09湿郁者,周身走痛,或关节痛,遇阴寒则发,脉沉细。元.朱震亨湿郁可阻遏气机,损伤阳气,影响血行,使周身、关节失于气血温阳而疼痛。湿性重浊、黏滞,故湿郁致痛多为重痛。若为走痛,则多兼风邪。湿为阴邪,故遇阴寒潮湿的天气或环境,最易使湿郁加重或多发,脉沉主里证,细脉主虚亦主湿。丹溪治湿常用白芷、苍术、茯苓、川穹等。中医经典名句---10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清.李用粹注释:肝胆虽互为表里,生理功能不同,邪气客入,症状表现也不尽相同。胆内藏胆汁,胆汁味苦,又,胆为六腑之一,六腑以通为用,故胆汁通降于下以助肠之消化,胆受邪则胆汁不能通降而逆于上,故发为呕吐口苦,所以说“呕苦知邪在胆”。肝体阴而用阳,在味为酸,肝之阳易亢逆于上,易化火生风,肝有热邪而气逆于上,可致口中泛酸,因此说“吐酸识火入肝”。中医经典名句---11湿气伤人,在上则头重目*,鼻塞声重,在中则痞闷不舒,在下则足胫跗肿。清.李用粹注释:湿气即湿邪,为六种外感病邪之一。感受雾露,涉水淋雨,久居湿地,均可使湿邪侵袭人体,而引起湿病,可出现全身症状。湿阻清阳不升。则头重如裹;湿郁化热熏蒸于上,则目*;阻遏肺气,则鼻塞声重,此属于在上之湿。湿阻中焦,运化失畅,以至于痞闷不舒;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故下见胫跗肿。此虽以上、中、下分言湿气伤人之症状,但临床每多相杂,其中尤以痞闷不舒、头重如裹、足胫跗肿最为常见。湿病有外湿、内湿之分。湿气伤人属外湿为病。若因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水湿停聚,出现食欲不振,泄泻、腹胀,甚则面目四肢浮肿等症,属于内湿为病。外湿与内湿的病因虽有不同,但其发病过程常相互影响。如伤于外湿,可致脾为湿邪困阻,健运失职,以致湿浊内生;而脾胃阳气不足,水湿运化不畅,亦易感受外湿的侵袭。中医经典名句---1治血之法有五:曰补,曰下,曰破,曰凉,曰温是也。清.李用粹注释:此指出血治法。出血之因不外虚、瘀、热、寒四个方面,治血五法是专为此设。补法主要用于气虚证,血失统摄而外溢,故治当补气养血。下法主要用于瘀热互结之证,瘀热通过泻下而解,可使血自归经。破法主要用于瘀证,乃淤血阻络,血不循道而致外溢,故当活血破瘀。凉法为热证而设,因邪热内炽或阴虚火旺,灼伤脉络迫血妄性,故当用清热凉血之法。温法乃寒证所设,阳气虚寒致血液离经,故治当温经止血。五法各有所主,当依证择而取之。中医经典名句---13督脉统络诸阳,任脉通络诸阴,以为十二经络阴阳之纲领故也,清.张介宾注释:督,即总督、统帅之意。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行于腰背正中,偱脊柱上行,于大椎穴与六条阳经交会,对阳经气血具有调节作用,有“阳脉之海”之称。任,即总任,担任之意。任脉亦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在中级、关元与三阴经交会,总任一身阴经之气,有“阴脉之海”之称,故督、任为十二经络之纲领。中医经典名句---14治病之法,必以谷气为先。金.刘完素注释:此语强调了食补食养在治病中的作用。刘完素是金元四大家中寒凉学派的开山鼻祖,但其在杂病的治疗中并不偏执寒凉一端,而是提倡食补食养,表明了他治病注重胃气的观点。中医经典名句---15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金.李杲李杲认为脾胃为元气生化之源,若饮食失节,劳役过度、七情所伤等因素交互影响,则会造成脾胃虚损。脾胃内伤则脾胃之气不足,是无形质之元气受病;而外感六淫,风寒之邪客于筋骨形体,此属形质受病。李氏据此阐发内伤热中之证,指出其所表现的发热、头痛、恶风、烦渴之证,虽与外感风寒所致的发热、头痛、恶风、烦渴之证相似,但实质迥然不同。内伤热中证系脾胃内伤,元气虚而阴火上冲所致,外感风寒因六淫侵袭人体而为病。内伤以元气亏虚为本,属不足之症。脾胃气虚,内伤发热,当用“甘温除大热”一法,可补中益气等方治疗。外感以外邪客于形体为主,属有余之证。当以祛风散寒为主。中医经典名句---16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中医经典名句---17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心不欲劳,劳则神疲而不入。清.金缨注释:心主神,心神欲静,不容物欲与杂念烦扰,如此则脏腑皆安,体健无病,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否则如果心神为杂念纷扰,则神不内守,必致疾病,即所谓“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神不可过劳,过劳则心气内消,心血暗耗,精神疲乏,影响健康。中医经典名句---18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清.俞根初本条说明了舌质、舌体和舌苔在诊断中的不同意义。舌为心之苗,五脏六腑都通过经脉、络脉和经筋与之发生直接和间接的联系,而元气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元气的盛衰,必然对脏腑之精气产生影响,最终必然反映于舌,所以通过观察舌质可以预知元气和脏腑的盛衰虚实。舌为脾之外候,舌苔是胃气熏蒸所致,故验舌苔可测知胃气盛衰虚实,由于胃气为病证发展转归的关键,胃气与邪气的斗争决定病证的性质和变化,因此可以通过舌苔来推测病证。比如舌苔的厚薄反映病邪的深浅,舌苔的润燥反映津液存亡,舌苔的分布反映病变的部位。中医经典名句---19四季脾旺不受邪。汉.张机注释:脾胃后天之本对全身有重要作用。人体五脏与四季相应而有生克衰旺的变化。居中央,以灌四旁;脾属土,寄旺于四季之末各十八天。四季脾旺,则其余四脏得其荫护,卫外有力,不易遭受邪气的侵袭。故保持或扶助脾气健旺,是养生与治病的重要方针。中医经典名句---0实则阳明,虚则太阴。清.王士雄阳明以胃为主,太阴以脾为主。病邪侵袭人体,其病症的性质,与邪气固然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与机体状态也关系密切。胃属阳,为水谷之海,为多气多血之经,病邪传入阳明,正气旺盛,起而抗邪,邪盛而正不虚,故表现为实证;脾属阴,升发精气至五脏六腑,是人体抵御外邪的基础,所谓四季脾旺不受邪,邪即入太阴,必是正气先虚,也就是太阴之气先虚,如此则无力抗邪,从而形成虚证。中医经典名句---1人之胃气受伤,则虚证蜂起。明.薛益注释:胃气受伤则五脏六腑无从禀气,脏腑精气皆虚,所以虚证蜂起。舌竟无苔,胃气绝也。清.程文囿注释:强调了舌苔和胃气的关系。“竟”通“镜”。舌苔由胃气、胃阴上蒸于舌面而生成。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有升发之气的表现。如舌苔剥落,舌面光滑如镜,称为镜面舌,提示胃阴干涸,胃无生发之气,不能上承以生苔,多见于重病阶段。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镜面舌者,胃气多衰,生机微弱,故病多难治,预后不佳。中医经典名句---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内经》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行则水行。清.唐荣川注释:肺在脏腑中的位置最高,称为华盖。机体从外界摄入的水饮都经脾上输于肺,然后再布散全身。肺位最高,水液至此而下,故曰“水之上源”。临床上将宣发肺气来利水的治疗方法形象地名为“醍醐揭盖”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中医经典名句---3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宜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再用之。汉.张仲景。中医经典名句---4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灾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事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汉.张仲景“人不终眉寿,或致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竭情尽意,邀名射利。”----孙思邈中医经典名句---5问曰: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愿闻其说。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一云腹中冷,苦痛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色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痉,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汉.张仲景注释:鼻为面王,内应于中央脾土,故鼻是面部望诊最重要的部位。肝木属青色,望诊见鼻头色发青,是肝木横逆来克伐脾土之像,一般主腹中疼痛;如果在兼见极度怕冷,则属脾阳衰败,阴寒内甚,主病势危重,预后不良。黑为肾水之色,鼻头出现微黑色,是肾水反侮脾土之象,故主有水气内停。*为脾土之色,面色发*,是脾阳不运,是聚停饮之像,故主胸膈间有寒饮。面色苍白,是失血过多,血色不能上荣于面所致,故面色白主亡血;如果亡血之人见面色微红,又不当火气当令的夏季,则为阴血外脱,虚阳上浮之像,多数预后不良。望诊见两目圆睁直视,眼球不能转动者,是痉病,病势危重难治。此外,望诊见面色发青,是寒盛血瘀之象,一般主疼痛;面色发黑,是肾精亏损,本色外观,一般见于虚劳病;面色红赤,是风阳化火之像,一般见于风热病。面色发*,是脾土郁滞、湿热蕴结之像,一般主大便困难。见面部浮肿,色泽鲜明者,是水饮内停,上泛于头面之像,故主水饮留滞。中医经典名句---6师曰: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暗暗然不徹者,心隔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一作痛。汉.张仲景注释:老师说病人平时安静无声,而突然听到发出惊叫声音,其病变多在肢体关节,具有关节疼痛。病人说话声音低微而不清澈,其病变多在心隔之间,具有结胸、胸痹等病症。病人说话声音细小而清长,其病变多在头中,具有头痛等病症。中医经典名句---7师曰: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瘘唾沫。汉.张仲景老师说:病人呼吸困难,张口抬肩者,是由于实邪雍塞于胸中所致;病人呼吸时引动胸中气机上逆,就会出现咳嗽;病人呼吸困难,张口呼吸仍觉气短者,是肺脏萎弱不振,多见于肺瘘浊唾涎沫证。中医经典名句---8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汉.张仲景注释:学生问:时令未到和太过是怎麽回事?老师回答说:这是讨论时令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讲太过、不及等几个反常情况,属于异常气候,并且都会影响人体而引起疾病。举例来说,冬至之后六十天,正当雨水节是少阳当令的时候。少阳为一阳,阳气开始生长,天气变暖和属正常气候。但是还没有到雨水,气温已经温暖,就是“未至而至”。如果在此期间气候尚未温和,就叫“至而不至”,如果气候在此期间仍是严寒,就叫“至而不去”。如果雨水期间气候像五六月一样炎热,谓--太过,叫“至而太过”。中医经典名句---9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烹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热极伤络。汉.张仲景注释:雾露之邪,性轻清上扬,其伤害多在人体上部;湿邪重浊下沉,其伤害多在人体下部;风邪散漫,多伤人肌表;寒邪紧束,多伤于里;饮食之邪,从口而入,多损伤脾胃,而为宿食。上述五类邪气伤人,以类相从,各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风为阳邪,多在上午伤人;寒为阴邪,多于日暮伤人;湿性重浊,多伤于人体下部;寒邪伤人则使脉紧急;雾露之邪易伤皮肤肌腠,湿浊邪气易于流注关节;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所以饮食不节,容易损伤脾胃。经脉在里属阴,络脉在外属阳,寒邪归阴,所以“极寒伤经”;热邪归阳,所以“热极伤络”。中医经典名句---30师曰:五脏病,各有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汉.张仲景注释:老师说:五脏患病以后,如果得到对病情适宜的饮食居处,就会有助于疾病的康复痊愈。五脏患病以后,如果给予那些所厌恶、不喜欢的东西就会加重他的病情。病人平素本来不喜欢某种食物,患病以后却突然想吃这种食物,这是因为脏器被邪气所改变,食后必定助长邪气而导致发热。中医经典名句---31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汉.张仲景注释:各种脏腑的里实证,多与有形之邪内结有关。要想治疗这些疾病,就必须审证求因,针对那些相结的病邪,而施以恰当的方药,才能奏效例如,病人口渴而小便不利者,是由于阴亏水热互结所致,治疗用猪苓汤育阴清热利水,就是“随其所得而攻之”的具体例证。其他的疾病,都要仿此类推。中医经典名句---3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一作筑筑而弦。《脉经》云:痉家,其脉伏坚,直上下。痉病,有灸疮,难治。汉.张仲景注释:痉病的主脉特征,是沉紧而弦紧有力,显现于寸、关、尺三部。痉病患者因施用灸法身体有灸疮,治疗难以措手,预后不良。中医经典名句---33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汉.张仲景注释:外感风湿,风邪与湿邪相互搏结,客于肌腠,流注于关节,所以临床上见全身肌肉、关节都疼痛。按照治疗原理,应当采取发汗祛风去湿法,使风湿邪气随汗出而解散。当时又正值天气黣暗,阴雨连绵不断,外界的湿气太重,足以使身体疼痛增剧,医生说此时正宜用发汗来治疗。但是,发汗以后疾病并没有痊愈,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汗法使用不当的缘故。因为本证系“风湿相搏,”风性轻扬散漫而易于表散,湿性重浊黏滞而难以骤出。由于发汗剂力太峻猛,出汗太极太多,仅仅散去了风邪,粘滞的湿邪仍在,所以病未痊愈。治疗这种风湿病,如果采用发汗法时,只宜使其微微出汗,徐缓萌发,才能使风邪和湿邪全部祛除。中医经典名句---34初病在经,久痛入络。清.叶桂注释:经,即经脉,是经络的主干,有一定的·循经径路;络,即络脉,是经脉的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叶氏认为,胃脘病初发,每因饮食不慎,寒邪犯胃或情志不舒,以致胃气阻滞,其病在气在经,症见胃脘胀病,痛无定处,时作时止等,治当以舒理气机为主。若脘痛日久,病邪深入络脉,可致淤血阻滞,症见胃脘疼痛,痛处不移,或痛如针刺,甚则呕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治疗又当以活血通络为主。中医经典名句---35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春气融融,故能生物;秋气肃肃,故能杀物。明呼生杀之机者,可与论养生。清程文囿注释:人欲养生,必先知自然界的生杀之机,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若能胸襟坦荡,宁静淡泊,如春气之和融,必能气血畅达,阴阳相调,自可益寿延年。反之,若长期情志抑郁,正如秋气之肃杀,以致气血失调,阴阳逆乱,必然会危害健康。中医经典名句---36凡病目者,非火有余,则阴不足耳。清.程文囿注释:眼病的病因病虽然错综复杂,但主可归纳为火盛、阴虚两大类。因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为之精”,目之所以能视万物、辩五色,必依赖五脏六腑精气的上行灌输。木得精气的充养,才能神光充沛,视觉正常。若脏腑功能失调,出现火热上炎,销铄双目的精液精气,就会发生目疾。以火热而言,若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气火上逆于目,可发生青风内障、绿风内障。若肝阳上亢,肝火上冲,可伤及营血,迫血妄行,导致爆盲。再如七情内郁化火,可致心火上炎,出现两呲红赤,胬肉臃肿等目疾。而肺火雍盛,可致心火气滞血瘀,火郁内发而成火疳。以阴虚而言,肝阴不足,营血亏损,虚火上炎,可见两呲淡红,血络隐现,微痒不痛等虚眼病。肾阴不足,肾精不能上承于目,可引起目翳内障,青盲等眼病。此外脏腑合病,如肝胆火炽、肝火犯肺、肝肾阴虚等,均可引起目疾。因此,“火有余”、“阴不足”可以总括眼病的病因病机。中医经典名句---37夫温病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清.吴有性吴氏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纠正了以往对温病以气候失常为因的浅薄认识,提出“异气”的病因观。他认为“异气”有胜于他气,为病颇重,是一种用肉眼观察不到的微小物质。“异气”种种不一,表现的疾病也不相同。不同的“异气”有不同的感受对象。他还提出“异气”有强烈的传染性。吴氏对温病学的贡献,主要不在于具体的治则和方药,而是提出新的病因病机说,突破了原有条框,给后世以很大的影响。中医经典名句---38痰饮之患,未有不从胃起者。清.喻昌注释:痰饮是水液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体内某些部位的一种病证。外感寒湿、饮食不节、阳气虚弱等原因导致肺脾肾功能失常,皆可致病。由于胃为水谷之海,脾司健运之职,一旦脾胃虚弱,中州失运,升降失常,清浊相混,即可聚湿而为饮。凡痰饮为患,当责之于脾胃功能失常。喻氏认为痰饮的发生有四种情况。其一,由胃而下流于肠;其二,由胃而傍流于胁;其三,由胃而外达于四肢;其四,由胃而上入于胸膈。此处所说的胃,包括脾在内。中医经典名句---39燥气在里,耗其津液,则大便秘结。明.龚信注释:燥邪最易伤津液,而津液耗伤又最易致燥。津液枯涸,肠道失润,则大便秘结。治津枯便秘,切忌妄事攻下,易用“增水行舟”之法。中医经典名句---40众人病一般者,乃天行时疫也。明.龚信注释:天行时疫是一种由时行戾气引起的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疾病。其病的发生与气候反常的关系尤为密切。如春夏季节当热而反暴寒,可致时疫流行。饥饿兵荒也是造成疫病流行的重要原因,如战争与动乱、暴乱、尸横遍野,会产生疠气传染。由于时疫发病急、传染快,*性强,故触之者即病,少有幸免者。时疫的特点是每次流行,病人症状基本都一样,或皆身热发斑、或皆上吐下泻,挥霍缭乱等。中医经典名句---41盖七情不损,则五劳不成。明.绮石注释:七情内伤,直伤五脏,影响气机。如怒伤肝,思伤脾;怒则气上,思则气结等。故七情内伤日久,一则致五脏功能失调,其化生、藏精气功能减退,二则气机失调及血,而气血俱病,故终致五脏气血俱损,而成五劳。五劳,此指五脏劳损之证。中医经典名句---4心有所思,则精有所耗,神无所归,气无所附,百病生焉。近代.秦伯未注释:肾中之精气,上交于心中,化为心中真液颐养心神,心神得以守舍而藏于心。精可养神,精盛则神旺,精衰则神疲。若思虑过度,心神过用,精气耗损,则心神失守。精不化气则气不归经,就可出现心烦、失眠、心悸、脉象细数无力等症。心、肾俱伤,精、气、神俱耗,则百病丛生。中医经典名句---43凡虚损之由,....无非酒色,劳惓,七情、饮食所致。明.张介宾注释:虚损为脏腑亏损、元气虚弱而致的各种慢性病证的总称。虚损成因很多,然主要与酒色无度、劳惓太过、七情内伤、饮食不节有关。《素问.上古天真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绝其精,以耗散其真....年半百而衰。”《素问.宣明五气》:“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可见劳逸过度,都成虚损之由;七情内伤,则耗血伤气,损及五脏,若一脏受损,可累及他脏,而引起脏腑失调,脏精亏损,致成虚劳;至于饮食不节饥饱失调,则可损伤脾胃,致精微不能化生,气血生化无源,内不能调和于五脏六腑,外不能洒陈于经脉肌腠,渐致虚损无疑。中医经典名句---44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清.沈金鳌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的病理产物,一旦形成则作为致病因素危害多端,无处不到。所谓“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头则眩、在心则悸、在背则冷、在胁则胀,其变不可胜穷”。故有“百病多有痰作祟”、“痰为诸病之源”等说法。临床许多怪异、难以辨治的疑难病证常常是由痰饮引起,这些怪病中的痰总是为标,而本质是脏腑功能失调,从痰论治往往收到预期效果。中医经典名句---45怪病多属痰,暴病多属火。明.繆希雍注释:痰是水液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痰可随气流行全身各处,即可影响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功能,又可影响气血津液的生成和运行,痰即可流窜为害,亦可停滞为害,致病极为广泛且复杂多变,故怪病多痰,病多属痰。暴病,起病急,病势重,如暴盲、暴注、暴聋、暴厥、暴暗、暴发、火眼、暴痫等,多于火热有关,故说暴病多属火。中医经典名句---46淤血在里则口渴。清.唐宗海注释:淤血是血液运行缓慢或离经之血未散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淤血所在部位不同,表现各异。若瘀血在里,阻遏气机,气不行津,水津不能上承,故见口渴。治宜活血祛瘀。中医经典名句---47天邪发病,多在乎上;地邪发病,多在乎下;人邪发病,多在乎中。金.张从正注释:天邪指风暑火湿燥寒,地邪指雾雷雨雹冰倪,人泻指酸苦甘辛咸淡。张从正认为,天地各有六气,人有六味,都可能成为致病邪气。由于病邪特性不同,损伤人体部位亦各异。天之邪由上而下,易伤人上部;地之邪由下而上,易伤人下部;六味由口而入脾胃,易伤人中部。这是张氏长期临床观察的经验总结,与临床颇为切合。既然病由邪致,治病当首重祛邪,邪去正自安。祛邪可根据上、中、下发病部位和具体症状不同,而采取汗、吐、下三法治之。如邪在皮肤、经络,可汗之;邪在膈或上脘,可吐之;邪在下焦,可下之。张氏的三邪理论具有独到的见解,对后世影响颇大。中医经典名句---48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帝内经》注释:说明西北高原地区常多寒邪,燥邪为病;东南沿海地带常多湿邪为病。如久处潮湿环境中,则多湿病。常在高温环境下作业,则又多暑热病。中医经典名句---49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帝内经》注释:风为阳邪,易袭阳位,而人体头面上部,正属人体阳位之一。风寒、风热之邪入侵,每见头痛头胀,鼻塞咽痛诸症,湿性下流。其伤人常先起与人体下部,而多见足跗浮肿,下肢重滞;或前阴湿疹瘙痒等症。此外,淋浊、泄痢、带下等病症,亦多由湿邪下注所致。中医经典名句---50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清.叶桂本条对温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作了提纲挈领的概括。温病之邪自上部口鼻而入。因肺居上焦,开窍于鼻,又外合皮毛,与卫气相通,主一身之表,所以温邪外袭,必先犯肺而出现肺卫表证。若治疗及时得法,即可从外解而不致内传。心亦居于上焦,如邪不外解,则可由肺卫而传心包营分,提示病情恶变,病势危重,故称“逆传”。温病尚有按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顺传”过程,其病机演化为上焦肺卫之邪,依次传入中、下二焦。可见“逆传”“顺传”相对而言,前者是指病情的急剧变化,后者是指病情的渐进发展。至于温病传变所以有顺、逆之分,除与病邪性质和感邪轻重有关外,人体正气的强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中医经典名句---51夏伤于暑,秋必痎疟。《*帝内经》注释:疟为之病,种类繁多,统称痎疟。夏季伤于暑邪,未即发病,蕴伏于内,至秋与凉合邪,可变身疟疾。痎疟症见多为恶寒壮热,口渴引饮,脉来洪数。或着衣则烦,去衣则冷,肌肤无汗,必待汗出淋漓而热始退。此条文解释“重阳必阴”的阴阳转化之理,即夏为阳,暑亦为阳,两阳相加,至秋凉时反见有恶寒症状的疟疾。此种疟疾发于秋季而有暑热见证,与时令主病不符,故古人也将其列入“伏气”之列。认为多因盛夏之时,贪凉取快,不避风寒,或凉水浴澡,或过食生冷,暑热内伏,至秋凉有感凉气,发为疟疾。中医经典名句---5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清.陈芝田注释:此句指出形体肥瘦之人的不同病机特点,具有一定道理。肥人是指形体过于肥胖,属“虚浮”之像,是气虚失运的表现,其人形肥,气血难于周流,因而多郁滞生痰。阳化气,阴成形,瘦人形体过于瘦削,是阴血不足的表现,阴虚生内火,故“瘦人多火”。中医经典名句---53至虚有盛候,大实有赢状。宋.苏轼沈括注释:此条是指真虚实证的病机。“虚”是病机的本质,而“实”象实则是其表现的假象。多由于脏腑气血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由于“虚”,故临床上可见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舌胖嫩而苔润,脉虚而细弱等正气不足症状。同时由于气运行无力而郁滞不通,则可见脘腹胀满、腹痛等类似实证的表现。《景岳全书》也说:“至虚之病,反见盛候。”都是指真实假虚证的病机。“实”是病机的本质,而“虚”象实则是其表现的假象。多由或热结肠胃,或痰湿壅滞,或湿热内蕴,以及大积大聚等实邪结聚于内,阻滞经络,致使气血不能畅达于外所致。如热结肠胃之里热炽盛病证,一方面可见到大便秘结,腹满硬痛拒按,潮热、谵语等实热症状,同时因阳气被郁,不能四布,亦可见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顿等类似虚寒的假象,《景岳全书》也说:“大实之病,反见赢状。”中医经典名句---54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帝内经》注释:“邪气”包括六淫、疫疠、*物等外来之邪。“实”,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致病邪气的*力和肌体的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盛,或是邪气虽盛而肌体正气未衰,能积极与邪气抗争,故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病理反应比较剧烈的、有余的症候,即所谓实证。实证常见于六淫致病的初期和中期,或由于痰、饮、食、水、血等滞留体内而引起的病症。如临床上见到的痰涎雍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等病变,以及壮热、狂躁、腹痛拒按、二便不通都属于实证。“精气”,是指气血、营卫、津液等,也称为正气。“精气夺”,指气血、营卫、津液等受到损害,故成虚证。“虚",主要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弱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即机体的气血津液和经络、脏腑等生理功能较弱,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机体的正气对于致病邪气的斗争难以出现较剧烈的病理反映,所以,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症候,即所谓虚证。虚证多见于素体虚弱或疾病的后期,以及多种慢性病证。如大病、久病,小号津液;或大汗、吐利、大出血等耗伤人体气血、津液、阴阳,均会导致正气虚弱,出现神疲体倦、面容憔悴、心悸气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正虚的临床表现。中医经典名句---55病见于阴,甚必及于阳;病见于阳。穷必归于阴。清.尤怡注释:由于阴阳互为根本,阴病日久必累于阳,阳病日久必累于阴,阴阳二者不可分离,治疗亦应阴阳兼顾而治,不可见阳治阳,见阴治阴。故养不足之阳气可救偏胜之阴邪,补亏损之阴液可救亡失之阳气。中医经典名句---56一阴一阳谓之道,偏阴偏阳谓之疾。宋.陈无已注释:体内阴阳保持相对的平衡协调,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因为没有阴精就无以化生阳气,而没有阳气的功能活动,就无以化生阴精。一阴一阳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维持相对平衡,人体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而有规律不会发生疾病。如果体内阴阳失调,原来相对平衡的关系被打破,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局面,则生命活动规律紊乱,肌体就会发生疾病,例如阳邪致病,可使体内阳偏盛而阴偏衰,出现热证;阴邪致病,则使体内阴偏盛而阳偏衰,出现寒证。阴阳还概括人体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脏腑、经络的属性,又有气血、津液、水火的差异以及病邪的性质、气候环境的变化等内容,而所有各种情况如有偏盛,均可导致疾病。所以治疗疾病,重在调整阴阳。中医经典名句---57病在阳,则热而脉燥;在阴,则寒而脉静。《*帝内经》注释:本句特指疟疾侵入人体后,伏于半表半里之间。邪气外出于阳,阳盛阴虚,则为发热而脉象躁急;邪气内搏于阴分,阴盛阳虚,则为寒战而脉象和缓平静。中医经典名句---58阳病则旦静,阴病则夜宁。汉.华佗注释:在此句中阴盛阳虚之病谓阳病,阳盛阴虚之病谓阴病。人体的阴阳消长盛衰,受自然界的昼夜节律影响而进行周期性的变化。这种周期性变化对疾病的具体表现有直接影响。早晨,阴气已衰,人身之阳气渐盛,故阴盛阳虚之人病势得减;夜晚,阳气已衰,人身之阴气渐盛故阳盛阴衰之人可获安宁。中医经典名句---59阳气者,大怒则行气绝,故血苑于上,使人薄厥。《*帝内经》注释:薄,迫也。定名为“薄”,有气血被迫上逆之意。因气血上逆而致的昏厥为薄厥。病由大怒引起,怒则气上,血随气升,郁于头部而致昏厥。《素问》中的“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复返则死”相联系。对后世医家阐发卒中病机颇多启迪。中医经典名句---60凡阴病见阳脉者生,凡阳病见阴脉者死。元.朱震亨注释:阴病指具有萎靡、淡漠、寒冷、下陷、不足等特性的病症;阳病,阴脉可理解为真脏之脉阴病虽然正气虚弱但脉有胃气,说明生机不绝,故仍主生;阳病虽表现为实证,而一旦脉露出真脏之象,是胃气将绝之兆,预后不良。总之,无论阴病、阳病,总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中医经典名句---61阳惟畏其衰,阴惟畏其盛。明.张介宾注释:本句是“阳非有余”学术思想的集中概括,对于防止生活起居失常而损害人体正常功能,治疗上过用寒凉药物伤害气机是有积极意义的。阳,是指正常的生理机能。阴,是指形体津液。阳惟畏其衰,是强调保护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重要性;阴惟畏其盛,是说明阴不能过盛,阴盛就可以导致阳衰。中医经典名句---6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而。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西晋.陈寿注释:这是三国名医华佗对学生吴普说的一段话。他指出保健的方法是经常劳动但不要过度疲劳。活动之后,饮食便容易消化吸收,全身气血流通,自然百病不生。犹如古语所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可收到了祛病延年的效果。中医经典名句---63人者,天地之镇也。《*帝内经》注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往往会受到自然界阴阳四时及其他事物的影响,但是人在承受这种影响时能够了解、掌握自然界阴阳的消长变化、四季的冷暖变迁,适时调理自己的饮食起居,根据时令变化来保养体内打的阳气和阴精,主动避免或预防恶劣气候的侵袭。因此,人,一旦掌握自然界阴阳四时变化的规律,就能化被动为主动,适应自然、驾驭自然,“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所以人在自然界中而超然于群物之上,具有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中医经典名句---64人待老而求保生,是犹贫而后蓄积。虽勤亦无补矣。宋.愚谷老人注释:人至迟暮之年,已耳聋眼花,步履蹒跚,再去求养身保生,就像人于赤贫之后才想到要积蓄,未免为时已晚,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所以人必须自幼起就注意养生,特别是到了壮年时期,在人体生理功能最旺盛、又是由盛转衰的关键阶段,更应当高度重视养生。未老而养生,既能保健康、防衰老,又能防病于未然,词语体现了中医养生保健预防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老年养生不如青壮年时,但养比不养为好,总能有所获益,故亦不能忽视。中医经典名句---65上工治未病。汉.张机注释:“工”,在古代泛指百工技艺人员。包括各种科学技术人员在内。上工、中工、下工,是针对技术水平的高低而言。《金匮要略》所指的“上工”,是专指医疗技术高明的医生。“治未病”有两个含义:一是未病先防,即在人体未发生疾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染;二是既病防变,即患病之后,早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病邪向未受邪的脏腑传变,先安未受邪之地,使疾病治愈于初期阶段。所谓“上工治未病”就是“上工治其萌芽,下工治其已成。”如《*帝内经.素问》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有渴而掘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之类。“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是“上工”常用的治病方法,而“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晓实脾,惟治肝也!”这种方法,常常导致肝病未已,脾病又起的不良后果,这就是不懂五行相胜,五脏相关的道理。如果能在病变开始,先安未受邪之地,则可防止邪气的传变。以上就是“上工治未病”在临床上的具体体现。“治未病”具体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重视精神调养,注意饮食起居,适应自然规律,锻炼身体,药物辅助预防,疾病发生后早期诊断,控制疾病的传变等。中医经典名句---66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帝内经》注释:自然界阴阳的运动变化,形成春夏秋冬四季,这是万物生长收藏的运动终而复始的缘由,也是万物生长衰亡的根源。此乃自然界的一个普遍规律。如果违背这个规律,不根据四时阴阳的变化来养生摄身,那就会影响生命的根本,损害身体的真元。如果顺应这个规律,在春夏二季重视护摄阳气,在秋冬二季注意保护阴气,那就不会发生疾病。这样就称得上真正掌握了养生之道。中医经典名句---67益寿之方,全凭导引;安身之计,惟赖坐功。明.李渔注释:导引主动,坐功主静,动静结合,是养生所应遵循的一项原则。导引是以主动的肢体运动为主,并配合呼吸或自我按摩而进行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防止某些疾病,而且对健康长寿颇为有益。坐功是以静坐为主的气功锻炼方法,对强身延年也有殊功。导引的形式、方法很多,晋代葛洪《抱朴子.别旨》“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持立、或踯躅、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导引也。”马王堆汉墓帛书《导引图》中就绘有导引姿势四十余种。气功养生法这通过调神、调身、调息来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防御能力、和调节控制能力,从而保持健康安适的状态。中医经典名句---68儿衣锦帛,特忌厚热。唐.孙思邈注释:婴幼儿或儿童的衣着寒暖,与伤风感冒等病症的发生,关系尤为密切。早在隋代巢元方《诸病源侯论》中已经指出,小儿初生,肌肤娇嫩,衣着要适宜,不能过多,不然汗后常易感冒。由于小儿脏腑柔弱,形气未充,对某些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加上小儿对衣着寒暖不能自调,若护养者一味以重衣厚褥裹之,必致小儿腠理疏泄。偶触微风,即成感冒之证。相反,小儿衣着捎带几分寒,轻软宽松,既能活动自如,又能使腠理致密,可增强抵御风寒外邪的能力。中医经典名句---69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清.喻昌注释:此语体现了辩证論治的精神,其核心是强调议病遣药,随机应变。在临床上治疗疾病,必须以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为依据,以辩证的理论为指导,进行综合、分析、归纳,认清疾病发生的原因、病变性质,才能有效地指导治疗,开出有针对性的处方用药。辩证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的过程,如果没有辨清病源就遣方用药,必然带有盲目性,治疗也就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故治病的关键在于识病,只有把握了疾病的本质,治疗用药才能有的放矢,取得预期疗效。中医经典名句---70凡是医生治病,治标不治本,是不明正理也。明.薛已注释:治病求本,是祖国医学辩证論治最基本的原则。本,即疾病的本质,或者说主要矛盾。疾病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等是由其本质决定的,故治病求本的实质是强调诊断治疗要善于分析,找出主要矛盾,消除疾病的根本原因。“标”相当于“本”而言,指从属的、次要的、非本质的矛盾。对于不同疾病,或者同一疾病的不同患者,或者同一患者,同一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矛盾的性质便有差异。医生应以辩证的观点认真对待,力求抓住主要矛盾,确定治疗原则。不能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分标本。中医经典名句---71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明.张介宾注释:本语出自《类经》。如说:“奈何今之医家,多不知求本求标,孰缓孰急之道,....且动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从字义上来讲,标,末也;本,原也。标本主要是指疾病的主次本末、病情轻重缓急而言。一般认为标是疾病表现于临床的现象和出现的症候;本是病因以及病机,即疾病的本质,或者相对地指先病或后病之脏腑而言,简述:急则治其标:当标病甚急,成为疾病矛盾的主要方面时,若不及时解决,有可能危及生命,或影响本病的治疗,就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先治其标。如临床上大出血的病人,无论何种原因所致,均应采取应急措施,先止血,待血止后再治其本。缓则治其本:在病情和缓的情况下,必须从根本上着手治疗。因标病的产生源于病本,病本一旦消除,标病自然随之而愈。如肺阴虚引起的咳嗽,肺阴虚为本,咳嗽为标,标病不至于危及生命,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滋阴润肺之法,肺阴充足,咳嗽也随之消失。又如血瘀头痛,血瘀为本,头痛为标,治疗用活血化瘀之法,血液流通,头痛随之痊愈。中医经典名句---7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难经》注释:这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补母,用于治疗母子两脏皆虚或单纯子脏虚弱之证。如脾脏虚弱,土不生金,引起脾肺两虚,或肺虚日久,影响脾之健运,导致肺脾气虚,皆可用补脾之法治之。泻子,用于治疗母子两脏皆实或母脏单纯实证。如心火亢盛,子病犯母而致的心肝火旺证,当采用邪心火为主的治法;即便肝火独盛,亦可采用泻心火的方法抑制肝的功能偏亢。中医经典名句---73治痿者独取阳明。《*帝内经》注释:阳明乃气血化生之处,气血充足才能滋养宗筋,若宗筋驰纵,则手足痿弱,不能收持。《内经》说:“独取阳明何也?.....岐伯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筋骨而利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汇于宗筋。阳明总宗筋之会,汇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由此可见,阳明胃这一水谷之海,运化若有失职,不仅影响气血的化生,亦会导致湿滞筋脉之中,最易形成痿证,故治痿者当独取阳明。所谓独取阳明,即清阳明燥热,养胃中阴津。否则,胃燥不解,必然导致肺热叶焦而成痿。故说:“五痿皆因肺热生,阳明无病不能成。”中医经典名句---74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清.吴瑭注释:本语主要讲了温热病上、中、下三焦不同部位的治疗大法。吴鞠通创立三焦辩证学说,阐述温邪在病变过程中,由上及下,由浅入深的发展变化规律,并对三焦分证的治疗法则,以“羽”、“衡”、“权”作了形象化的说明:上焦的部位最高,接近于表,所以凡属上焦的病变适宜于如羽毛那样轻清上浮之剂来治疗,如桑菊、银翘、栀豉之类,使邪从上、从表而解;中焦处于上下之间,是升降出入的枢纽,所以病在中焦,邪势较甚,升降失常,用药既不能施治太薄,亦不可过于厚重,只有不偏不倚,中正平和的方法来治疗,达到如衡器那样的平衡,温热用白虎、承气之类,湿热用连朴饮之属;下焦的部位最低而且偏于里,邪入下焦,肝肾真阴大伤,所以在治疗下焦病时,无论扶正或祛邪,都适应重浊味厚之品,才能直达病所,发挥更好的效果。治必厚味滋填,介石重镇,用药如秤锤之重,沉于下焦,如诸甲复脉、大小定风珠之类。吴氏的三焦治则不仅对辩治温病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对其他各科亦具有指导意义。中医经典名句---75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金.李杲注释:湿为水气之化,其性下趋,故东桓提出治湿当利小便,这是邪气惟一出路。因势利导乃物理之常,至于在上在表之湿,意宣之发之,乃是变化之法。湿而兼寒,用温化之法;湿而兼热,用清利之法;湿而兼虚,用健运之法,均必配合淡渗利湿之品佐之,这亦突出了治湿当利小便的原则。湿热胶结难解之患,投以清热泻火之剂,只能治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治湿温用利小便为主之法,正是使湿和热分消,湿去则热邪就很快消除了,这就能达到治疗病本的目的。中医经典名句---76治湿不分三焦,非其治也;治湿不理脾胃,非其治也。明.方隅注释:湿之于水,异名同类,湿为水之渐,水为湿之积。三焦具有运行人体水液的功能,如果三焦气化失常,或者气机闭塞,水液无法正常运行,则停留而成水湿。张介宾说:“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这水留中,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故曰决渎之官、”脾居中焦,为湿土之脏,主运化水湿。如果皮土薄弱,请这难以上升,浊者难于下降,留于中焦,停滞膈间,则积为水湿痰饮。汪昆说:“如湿滞太过者,脾之实也;土衰不能制水者,脾之虚也。”故以脾为水湿痰饮产生之源。临床治湿,如能从调理三焦气机以泄其流,又从健脾化湿以治其本,方能照应全面,取得良效。中医经典名句---77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明.李中梓注释:痰,指痰饮,其生成和脾胃关系极为密切。虽然痰饮的生成与肺的宣肃通调、肾的蒸化水液,以及三焦津液的通道等功能失常有关,但脾不健运是重要的一环,故临床治疗痰饮当时时注意调理脾胃,除其生痰之源。中医经典名句---78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唐.王冰注释:本语是王冰对《素问》的一段注文,壮水之主是指:强肾之阴“,后人又称滋水制火、壮水制阳,滋阴涵阳之法。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火亢盛。肾主真水,如果肾阴不足,则虚火上炎,出现阳偏亢之像,症见头晕目眩,腰酸足软,咽燥耳鸣,烦热盗汗等。此非火之有余,乃真水不足,故必须滋养肾水,用六味丸、左归丸之类。《类经》说:“诸寒之而热者,谓以寒治热而热反增,非火之有余,乃真阴不足也,阴不足则阳有余而为热,故当取之于阴,谓不宜治火也,只补阴以配阳,则阴气复而阳热自退矣。中医经典名句---79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唐.王冰注释:本语是王冰对《素问》的一段注文,益火之源是指“益心之阳”,现多理解为肾中所藏命火。命火乃先天真火,此火一衰,则出现阳微阴盛的虚寒证。症见腰脊酸痛、脚软身冷、阳痿早泄、脑转耳鸣等。必须采用扶阳益火之法以补命火,来消阴寒之邪为病,多用八味丸、四逆汤之类。《类经》所说:“热之而寒者,谓以辛热治寒而寒反甚,非寒之有余,乃真阳不足也,阳不足则阴有余而为寒,故当取之于阳,谓不宜攻寒也,但补水中火,则寒自消矣。中医经典名句---80开*门,洁净腑,去菀陈莝。《*帝内经》注释:*门,即汗孔。净腑,即膀胱。此句就是发汗、利小便之意。菀,王冰注解说:“菀者,积也,陈者,久也,陈腐之意也。”莝,斩除。去菀陈莝,就是铲掉堆积的陈腐之物。这里主要是指清除停积的水液之类。开*门及发汗法,洁净府系利尿法,二者皆为水肿病治疗大法。水肿病的成因与肺脏关系密切。肾为水脏,统膀胱、三焦两个水腑,故排除水液当从水腑利小便。肺为水上之源,外合皮毛,故上半身的水当发汗从皮毛以排水。脾统肠胃,肠胃有水,当去菀陈莝,荡涤水液。总之汗孔与膀胱是水液外泄的两个主要途径。例如在临床上若膀胱有湿热蕴积,或肾阳虚弱,气化失职,则必出现小便不利,水液潴留,溢于肌肤而成水肿。此时可用利尿法或清热利水用五苓散、八珍散,或温阳利水用真武汤、济生圣气丸,使水邪从小便而去。以达到消肿目的中医经典名句---81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帝内经》注释:本语是指虚证不能用泻法,实证不能用补法。否则,就会犯虚虚实实之错,而是必须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才是正治。在临床上虚证的范围较广,从总的概念来看,不外阴虚、阳虚两大类。具体分,又有脏腑、气血、阴阳等虚证。具体治法是:虚则补之补其不足《难经》以五损立论,提出:“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总之,正如《素问》所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中医经典名句---8诸病在脏者,当随其所得而攻之。汉.张机注释:攻即治,得即和。此句意为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合之腑而治之。腑病治脏,乃为治病之常法;而脏病治腑,则为通权达变之活法。医者必须守其常,知其变,才能随机应变,切中病情,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如渴系肾病,因肾主五液,肾若有热,其液不能化津上布,则渴证作。肾与膀胱为表里,用猪苓汤治膀胱,滋肾水,使津升浊降,其渴自解。中医经典名句---83甘温除大热。金.李杲此句是李杲对饮食劳倦、气血虚损、阴阳不和而发生虚热、劳热之证的一种治疗方法。如说:“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温能补气,甘能泻火”。这就指出了本句所说的大热,乃脾胃之气耗伤,阴火上升引起之火。因此,当用甘温补中,益气升阳之法。甘温除大热是治阴火的主要法则,是针对阴火产生的根源而施治的。若不用甘温而用苦寒来泻阴火,则完全与阴火产生的病机悖逆,不仅不能治疗阴火引起的大热之证,而且更伤害患者之元气,加重病情。甘温除大热之方,以补中益气汤为代表方方中以人参、*芪、白术、炙甘草之甘温,大补脾胃元气以泻阴火;升麻、柴胡升举下陷,使阳还归脾胃,陈皮散气滞以助阳气上升,当归甘温养血而取阴生阳长之意,诸药合用,以达到益气升阳以泻阴火之用。中医经典名句---84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帝内经》注释:但凡大病,必须分清虚实。虚证又有形体瘦弱和阴精不足的区别。形体表露于外,属阳;阴精内藏于里,属阴。因此同为补法,又有益气、补阴之异。凡形体不足,阳气虚弱者,可用温补阳气的方法,使阳气外达,选用人参、*芪、之甘温益气,附子、肉桂、之温养元阳之类,如补中益气汤、*芪建中汤等。阴精不足而身体虚弱者,宜用滋腻厚重、血肉有情之品以填精补阴,如熟地、苁蓉、龟板、阿胶等。本句实际上是讲述怎样调整其阴阳的相对平衡,为后世的食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临床上应用相当广泛。中医经典名句---85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宋.陈自明注释:这是一种治疗血分有病而生风之证的方法,在临床上饮用广泛。如血虚而引起的肝风内动,以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之证,可采用养血熄风、佐以活血化瘀,这就是从血分治风之例。又如皮肤痒证,多由血燥生风或血虚生风所致,前者当凉血润燥以祛风,后者当养血熄风收效往往良好。中医经典名句---86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明.繆希雍注释:失血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繆氏三法,乃为治疗要点。原文:治吐血有三法,宜行血不宜止血,血不循经络者,气逆上壅也,行血则血行经络,不止自止......。宜补肝不宜伐肝,.....肝藏血,吐血者,肝失其职也。养肝则肝气平,血有所归;伐肝则肝虚不能藏血,血愈不止也。宜降气不宜降火。气有余便是火,气降则火降,火降则气不升,血随气行,而无溢出上窍之患。这三条原则,在临床应用上十分广泛:如胃腑积热失血,;肝火犯胃失血,则宜行血不宜止血,宜降气不宜降火;虚损血溢,则宜补肝不宜伐肝。中医经典名句---87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清.叶桂注释:温病救阴的目的并不在于滋补阴血,而在于生津清热,以防汗出过多或热灼伤津;湿热病通阳的目的不在于温补阳气,而在与通利小便,以宣达气机,使病邪从小便而出。可见,治疗温病的救阴与通阳,和杂病是不同的。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是针对温热病的治疗,要首先着手泄去阳分之热以救阴,热去则津存。若热邪不去,继续耗伤阴液,虽用大剂滋阴养血之品,也如“锅中添油”,无济于事。若迅速泄去阳分之热,则如釜底抽薪,便可很快收到退热存阴之效。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是指对湿热病的治疗,因为湿热留恋,气机受阻,若用温性苦燥之品化湿,则有助于热伤津之虞;但若仅施与清凉之药清热,则湿邪不去。基于此,叶桂提出了利小便之法,以宣达气机,化除湿邪,达到通阳的目的。但要与《伤寒论》的通阳法区别,伤寒病乃阴盛格阳,故用通脉四逆汤之类以散阴通阳;湿热病乃湿热之邪交混,导致阳气阻闭,故当采用利小便以通阳气的方法,湿去则热孤,湿热除则阳气自通。中医经典名句---88热病最易伤阴,当刻刻保阴为要。清.雷丰注释:所谓热病,主要是指一切外感病邪引起的热性病。雷氏所言,主要指发于夏季的热病,即暑温之类。由于暑热病邪其性酷烈,最易伤津耗液,阴伤液耗往往持续整个病变过程。津液、阴液为人体正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疾病的痊愈,邪气的退却,正气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治疗热病的全过程中,要时刻顾护津液。惟能留得一分阴液,便有一份生机,津充液足,其病可愈。这一原则不仅适应于暑热病证,大凡温热、风热、燥热,乃至于湿热病湿退化燥之际,伤寒阳明热甚之时,均宜遵循。所谓保阴,亦菲仅仅指滋阴生津而言,即如泻其热、釜底抽薪,亦为保阴之法。中医经典名句---89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注释:“道”是自然规律的意思。阴阳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生,长,化,收藏的规律。古人说医通于道,而道生阴阳,阴阳理论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治则相结合,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的各个领域,借以阐明生命的起源和本质,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等的根本规律。“治病必求其本”,既求阴阳之理。可见阴阳学说是中医学关于认识疾病和预防疾病的根本规律的学说。中医经典名句---90阴阳经络,气相交贯。元滑寿注释:由于互为表里的阴阳经脉都在四肢末端相接,并在体内分别络属于相为表里的脏腑,因而构成了相为表里的阴阳脏腑之间的密切关联,使它们在生理功能上相互配合,在病理变化上相互影响,此外经别和别络也相互沟通,进一步加强了阴阳表里经脉的相互联络,使阴阳脏腑经络之气交相贯通。中医经典名句---91阴阳者,天地之造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帝内经》注释:这句话简明地提出阴阳学说的基本观点,即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存在阴阳二个方面,并且由于阴阳的运动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这种可贵的认识能执简驭繁,指出阴阳是分析,归纳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纲领,能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理出头绪。并否定了神灵主宰自然万物的迷信思想,为中医理论体系正确世界观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医经典名句---9阴阳者,有名而无形。《*帝内经》注释:所谓“有名”是指阴阳是概括事物功能,特性的代名词;而“无形”则是说阴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并非指具体事物。一般来说,凡是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暖的、功能的、亢进的事物都归属于阳,凡是沉静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物质的、衰退的事物都属于阴。正因为其有名无形,故可广泛称代无数具体有形之物,而有无限可分性,所谓“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既是。中医经典名句---93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帝内经》注释:守,镇守;使,役使。阴阳互为内外,须臾不可分离。阴依存于阳,阳依存于阴,双方均以对方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阴阳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称为阴阳互根。就人体的生理活动而言,物质与功能的演变过程,就包含阴阳互根的道理。功能属阳,物质属阴。功能以物质为基础,物质以功能为表现。功能表现于外,物质镇守于内,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如此生生不息。如果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一旦失常,那么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乃至危及生命。中医经典名句---94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帝内经》注释:本句应作“养神则精,养筋则柔。”阳气有气化温煦功能,人体的神,赖阳气以温养,才能屈伸自如。当然,不独筋需要阳气的温煦,整个人体皆离不开阳气的这一功能。临床上阳气亏虚患者常见精神萎靡不振,思维迟钝,倦怠乏力,四肢不温,苔白脉细等症。可见无论人之形或神,均离不开阳气的温煦。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中医经典名句---95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帝内经》注释:就人体而言,各种功能活动的生成,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所以没有阴,阳就·不能产生。饮食水谷变化为各种营养物质,也必须依赖人体的机能活动,并消耗一定的能量,因此没有阳,阴亦不能化生。这句话对后世医家有很大启发,如明代医家张介宾据此提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为虚损病证的治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医经典名句---96阳化气,阴成形。《*帝内经》注释:自然界万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离不开阴阳二者的相互作用。阳主动而散,可促进万物的气化,阴主静而凝,可促进万物的成形。以人身论,人体的气为无形的精微物质,属阳;精血津液为有形的精微物质,属阴。阴精和阳气可以互相转化,由精血津液转化为气,要依靠阳的气化作用,由气转化为精血津液,离不开阴的成形作用。故自然界万物的生生化化,人体生理活动过程中的物质代谢,都概括于阳化气,阴成形的规律之中。中医经典名句---97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帝内经》注释:此为阴阳理论在中医临床诊断上的应用。病邪由阳分入于阴分,阳气歛藏,故病者多安静。病邪由阴分出于阳分,阴不守内,阴阳相争,故病者多躁动而怒。静与怒情志表现反映了阴阳盛衰的病理情况,一般喜卧安静者,或为阳虚,或为阴盛,也有阴阳二虚所致的。躁动易怒者,固然与阳盛有关,但属阴盛格阳、虚阳外浮所致者也不乏其例子。临床要洞察细微,以免混淆。中医经典名句---98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帝内经》注释: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变化密切相关。阳气在白天主司与体表。一天之中,早晨、阳气开始升发;中午,阳气最为隆盛;太阳西下时,阳气渐渐潜藏于里,汗孔随之关闭。说明对于阳气的保养,要顺应自然变化的规律,根据阳气初升、隆盛、潜藏的不同时间,调节起居,安排作息,违背这个规律,将导致形体的困顿、衰薄。如*昏时分劳动筋骨,则阳气难以收敛而耗散;或置身于雾露之中,则寒湿之邪易侵袭人体,损伤阳气。养生者对此不可不知。中医经典名句---99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注释:意思指世间万物都包含或分别出阴和阳,不可理解为背是阴腹是阳。“冲”含有虚和中的意思,与盈相对。老子认为世间万物都包含阴和阳二个方面如“二”由“一”分化出来,而“二”则可以变化为“三”,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都离不开阴、阳与气。这是“三生万物”的基本含义。老子哲学特别重视“冲气”,因为阴和阳是二个对立面,有了“冲气”才得以调和,万物才能正常生长。所以在道家养生思想中,常强调“冲虚”这一概念。与《内经》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意义是相通的。中医经典名句---阴阳者,一分为二也。明.张介宾注释:一分为二是阴阳学说的根本核心,它是用二分法来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一,可以理解为整个世界,也可理解为一个事物。大而整个世界,小而一个事物,均有阴阳可分。一分为二,说明了阴阳无限可分,阴和阳的任何一方,都可以再分阴阳。如以昼夜言,昼为阳,夜为阴。昼中又以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一尺之竿,日截其半,无法穷尽。一分为二,又有阴阳即对立又统一之意。世界上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这两个发明的属性既是相对的、矛盾的,又是统一的。如以气血言,气为阳,血为阴;但气可生血,血又可载气。气血皆为人体的基本物质,合之为一,分之为二所以张介宾将历代理解阴阳学说的百家之言归结为一句话:一分为二。言简意赅地解释了事物内部存在的既相互对立、相互矛盾,又协调和谐的结构关系。中医经典名句---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汉.董仲舒注释:这是先秦及汉代对世界物质性的基本认识,认为天地是由一种精微物质---元气所构成的。《庄子.知北游》说:“通天下一气耳。”一元之气又分阴阳两端。《淮南子.天文训》:“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和合而万物生。”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产生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故分之为二,合之为一。阴阳之气在一年中消长不息,又分为四时,派生出五行物类。首先,这里的阴阳五行理论均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可以认为这是祖国医学阴阳四时五行的雏形。这种辩证的、朴素唯物的观点,很快渗入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用以解释人类的生命现象,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经典名句---10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帝内经》注释:五行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与变化所构成。这五种物质之间不仅具有相互资生(相生)的关系,还存在相互制约(相克)的关系。比如金能伐木,水能灭火,土受木克则夺,金被火熔则缺损,水守土制则绝止。古人将此五行的属性加以抽象推演。认为自然界万物之间都具有这类相互制约的规律,因而举不胜举、不可穷尽。这一规律在医学理论中也得到广泛应用。中医经典名句---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明.张介宾本句指出,大自然造化万事万物的奥秘,在于既有生化,又有制约。。如果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也就不可能有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如果没有制,就不能维持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和发展,某些事物就可亢盛为害,自然界各种事物正常的生长、发展、变化过程就会受到干扰,发生紊乱,人类社会就可能成为一个杂乱无章的世界。人体的情况也是如此,五脏六腑的气血阴阳也必须有生有制,才能互相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使人体保持健康。中医经典名句---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魄者也。《*帝内经》五脏产生和存储精气、六腑传化水谷,排泄糟粕。五脏六腑协调工作,人体的精神血气*魄由此而生,机体便健康无病。脏腑功能一旦失常,则精神血气等就会发生异常,产生病变。另一方面,精神血气*魄等虽源于五脏六腑,但又起着维持脏腑活动的作用。所以,要使机体保持健康,既要注意护养脏腑,保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不产生障碍,又不可忽视精神的内守,血气的疏通,以防其发生异常,影响脏腑的功能,而致疾病缠身。中医经典名句---不明藏府经络,开口动手便错。清.喻昌注释:藏府即脏腑。脏腑经络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础,是中医一切医疗活动的出发点。如果医生对于脏腑经络的分布、功能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没有详细的了解,就难以对疾病的病位、病理、演变等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治疗当然也难见效。中医经典名句---《内经》之五脏,非血肉之五脏,乃四时之五脏。清.恽铁樵注释:受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和自然科学的限制,《内经》虽然对脏腑的形态结构也有所论述,但其重点并不在于此。《内经》偏重于对功能气化的认识,偏重于五脏与四时的相应关系。比如《内经》所说“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就不是对脏腑位置的论述,而是指气机的升降。圣人面南而立,肝应春在东,其气主升,故在左;肺应秋在西,其气主降,故在右。由此可知《内经》之脏腑,非实质之脏腑。中医经典名句---大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猝死也。《*帝内经》“大气”指大邪之气,即性质强烈的致病邪气。人体发病,是邪气入侵,正气与邪气相搏而成。病情之顺逆吉凶,乃取决于人体正气之强弱和入侵邪气之轻重。若元气亏虚,大邪之气迅速侵害脏腑,正气未能抗邪,病象未及显露,就可能已经衰竭而死亡。中医经典名句---脏寒生满病。《*帝内经》注释:本句所说的满病主要是指寒胀、水臌等症。脏寒,或由内伤阳虚而成,均影响五脏气机功能,失之运化。寒证多虚,五脏寒则功能衰弱,或谷食不化,,或小便不利。如脾之阳气伤则不能运化水湿;肾之阳气伤则气化不行,膀胱不能排泄水液;肺卫之阳气伤则水气不得发越,阻于皮里膜外,则可形成胀满之病。中医经典名句---五脏相通,移皆有次。《*帝内经》注释:五脏分属五行,在生理上相互资助,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即“五脏相通”;同时,当机体发生病变时,也按一定的次序传变,即所谓“移皆有次”。以肝病为例,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因肝木能克脾土因而导致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以此类推,脾病可传至肾。肾病可传至心,心病可传至肺,肺病可传至肝。这一理论对于临床上预防疾病的传变和推测预后有重要的意义。中医经典名句---六腑以通为用。《*帝内经》注释: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特点,主要在一个“通”字上。胃的腐熟水谷,胆的疏泄胆汁,小肠的泌别清浊,大肠的排泻糟粕,膀胱的排泄小便,三焦的通调水道等等,都是传化而不藏。六腑只有时时保持通畅,饮食水谷才能传化下行,消化吸收功能才能正常。所以说六腑以通为用中医经典名句---六腑以通为补。清.叶桂注释:本句是对“六腑以通为用”的进一步发挥。保持六腑的通畅,保持六腑气机的正常,就是对六腑功能的资助,也就是说,六腑以通为补。中医经典名句---11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难经》肝体阴而用阳,喜条达而恶抑郁。怒而气上,发怒之时,肝气上逆,气血皆逆于上,肝阳暴张而伤阴,肝阴暗耗,有伤肝体;又怒则气郁,有碍肝之调达,气郁化火,亦则伤阴,故,亦伤肝。中医经典名句---肝受血而能视。《*帝内经》注释:肝藏血,其经脉上连目系肝血足则目得其养,视物清晰。中医经典名句---故人卧血归于肝。《*帝内经》注释:肝为藏血之脏,人在夜晚睡卧之时,则血归于肝脏中储藏。经常熬夜,会给肝脏造成伤害。中医经典名句---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清.李用粹注释:肝胆虽互为表里,生理功能不同,邪气客入,症状表现也不尽相同,胆内藏胆汁,胆汁味苦,又胆为六腑之一六腑以通为用,故胆汁通降于下以助肠之消化,胆受邪则胆汁不能通降而逆于上,故发为呕吐口苦。所以说“呕苦知邪在胆”。肝体阴而用阳,在味为酸,肝之阳易亢逆于上,易化火生风,肝有热邪而气逆于上,可致口中泛酸,因此说“吐酸识火入肝”。中医经典名句---爪为筋之余。明.张介宾注释:爪为筋之余气所生。“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爪附于筋末,亦为肝之精气所濡养。所以,爪与筋同属于肝,为肝之精气所养,故曰爪为筋之余。中医经典名句---眼通五脏,气贯五轮。宋.王怀隐注释:“五轮”指血轮、风轮、气轮、水轮、肉轮。用以说明眼的组织结构和生理病理现象。血、风、气、水、肉五轮分属五脏:内外呲的血络归心,称为血轮;黑睛属肝,称为风轮;白睛属肺,称为气轮;瞳子属肾,称为水轮;上下眼睑属脾,称为肉轮,所以说眼睛通于五脏,而五脏的精气灌注于五轮。这一理论在眼科临床上有重要意义,临床可通过对眼睛不同部位形色变化的诊察,测知相应脏腑的病变;同时,眼睛不同部位的病变,可以通过治疗相应脏腑得到痊愈。中医经典名句---动之于心者,神摇于上,则精遗于下也。清.尤怡注释:理解本条的前提是明白心肾二者的关系。心位于上焦为君火,肝肾居于下焦为相火所寄,君相二火互相影响。心主神明,若为情欲所动,随生妄想,所欲不遂,意淫于外,则神燔于上而致心神不宁,君火妄动,相火乃随之不守,这迫精妄泄,随梦而遗。中医经典名句---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这血。元.朱震亨注释: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乃“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四肢百骸,脏腑阴阳,皆禀命于心。故曰“人之所主者心”。心主血脉意指脉内血液依靠心气的推动,气能行血;而“血为气母”,心气的推动又有赖于血液的营养,所以,“心之所养者血”。

文源:医品阁

精彩文章回顾

最好的休息,不是睡觉

捐了百把亿,还有百把亿的曹德旺:我的福报来自这两点!

“儿大避母”,母子相处的这些雷区一定要避开

女人是世界的源头|第4集(完)

外五行的病

于彬

真正的养生,是去感受自己

李辛

用合适的方式烹饪食物,同样是一种美德

徐文兵

薯片有致癌物质,那薯片还能吃不?

中医是“神传”文化,是道家医学

1种居家常备中药材,养生保健还治病

刘力红:疫情时期,喝好(糙)米粥

张至顺真人:我一生中见过两次神仙

郭生白-大医传承一-7-应变性本能系统与共生性本能系统答疑

修行天机:揭示灵界不为人知的真相

虚云老和尚:参禅打坐的具体方法

南怀瑾老师:这就是“清静为天下正”的道理

阿毗达摩轻松谈善心所(四)

加纳卡阿毗旺萨尊者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第十八讲:六个杂心所中的精进、喜、欲心所

蔡礼旭老师-群书治要学习分享-96

==========END==========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广告是系统随机配发,我们无法详细控制、选择。请您切勿购买任何动物制品、肉食。不要买渔猎、捕鸟的器具,拒绝杀生。不要玩杀人游戏,杀人游戏与实际杀人果报基本相同;不要看色情文章,万恶淫为首,邪淫是轮回和灾祸的根本。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切记!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有完整的入门系列,视频系列.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随喜打赏

长按上方赞赏码支持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经典名句helliphel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