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儿科病房收治了2名特殊的患儿,女孩,12岁,体重90公斤;另一名男孩,10岁,体重83.5公斤。都是名副其实的胖宝宝!年龄与体重交织在一起,太震撼了!2个孩子均因呼吸系统疾病收入院,胖宝宝肥胖的身躯卧在儿科的病床上,难以区分是家长还是患儿。当查房看到女孩早发育的似哺乳期的乳房,圆滚的肚子上因肥胖撑开的皮肤纹路,男孩发育落后的外生殖器……再看看孩子那幼稚的面容,急促的呼吸,医生们心灵受到强烈的冲击,很痛!化验单上的肝功、血糖、尿糖、尿酸、胰岛素测定.......各项异常的数据,敲打着每位儿科医生的心,肥胖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太大了!
远离儿童肥胖,我们任重而道远!
儿童肥胖的现状年底,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年)》显示,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加起来将近20%,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加起来达10%。
如何判断儿童是否肥胖?(一)BMI法: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BMI在P85-P95为超重,≥P95为肥胖。
(二)身高标准体质量法: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均值10%-19%为超重;20%以上则为肥胖症;20%-29%为轻度肥胖;30%-40%为中度肥胖;50%为重度肥胖。
哪些是导致儿童肥胖的源头?(一)不良饮食习惯:暴饮暴食,进食快,食量大;
喜欢喝含糖饮料及肉制品、油炸食品,这类食物热量高,口感好,体积小,易诱导过多摄入,导致宝宝肥胖。
另外,中国的喂养习惯有过度喂养的风险,喜欢让孩子多吃一口,特别是隔辈喂养的孩子更是多吃一口是一口。
(二)缺乏运动:大部分孩子户外活动每天很难保证1-2个小时,运动量达不到各个年龄段需要的活动量。
(三)家族遗传:遗传因素在肥胖的发病中是主要原因,父母都肥胖或者一方肥胖,孩子肥胖的概率明显增加。
(四)精神创伤(亲人病故,意外事件)、成绩低下,父母离异等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伤害,孩子因心理不安或欲求得不到满足时以吃东西来抚慰自己,无意识造成过度摄食。
儿童肥胖带来的危害超乎想象(一)性早熟。肥胖儿童性早熟的发病率很高,尤其女孩子性发育提前更明显,这与肥胖关系密切,由于肥胖导致性激素分泌过多,性激素促进骨骺线闭合,影响性早熟儿童的终身高。同时也会给孩子带来与实际年龄不符合的社会心理行为问题。
(二)增加患病风险。与体重正常的同龄人相比,超重、肥胖儿童患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痛风、脂肪肝,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会更高。目前这些疾病发病呈低龄化趋势。另外肥胖可导致心肺功能受损,肥胖儿童患病时容易转重,甚至威胁生命。
(三)出现心理问题。肥胖引起心理问题的儿童很常见,并且对儿童智力有一定影响。肥胖的孩子穿衣不自信,有自卑感,不喜欢人际交往及户外运动,肥胖男童情绪稳定性差,而且烦躁易怒,肥胖女童会害怕被人取笑,过于担忧自己形象。肥胖儿童常遭到冷落和成为同学取乐的对象,严重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
防控儿童肥胖该怎么做(一)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是控制体重的重要措施。首医院,由医生根据既往孩子的饮食情况、目前年龄和体重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热量摄入量,同时严格进行饮食日记记录,根据体重的变化调整食谱。在饮食控制的过程中,家长要全程参与。饮食控制的目的不是节食,而是通过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正确的饮食方式使体重下降。
(二)坚持运动。家长应根据孩子喜好、学习时间、作息时间、家庭情况、体育设施获取便利度等方面,制定合理可持续的运动方案。要鼓励孩子坚持运动,如晨间跑步、散步、做操等,每天坚持至少30分钟-60分钟的运动时间。
(三)药物干预。对于儿童,目前没有12岁以下的减肥药,而且临床也不主张使用。少吃多动,终身控制,贵在坚持是治疗儿童肥胖的宗旨。
医院儿科高度重视防治儿童肥胖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不断提高防治儿童肥胖的规范化水平,为肥胖儿童扫除成长路途中的阴霾、还孩子们一个灿烂的未来。
医院儿科主任张琪简介张琪,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儿科系,从事儿科临床工作40余年。曾任辽宁省儿科学会委员,东北三省儿科呼吸学会委员,东北三省新生儿协作组委员,辽宁省儿童哮喘协作组常委;现任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常务委员,辽宁省儿童生长发育联盟委员。在《中华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等多家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获营口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业务专长:擅长治疗反复咳喘、慢性咳嗽及对哮喘患儿进行规范化治疗和长期的科学管理;擅长对过敏性疾病及矮小症等生长发育障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对儿童健康的管理和指导;对新生儿急救及儿科各类疑难危重症的诊治和抢救有丰富的经验。
出诊地点:医院综合门诊楼二楼儿科门诊
出诊时间:周一、周四上午出诊(具体出诊时间以挂号为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