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学组.中国乳腺癌患者生活方式指南[J].中华外科杂志,,55(2):81-85.
中国乳腺癌患者生活方式指南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学组
前言近30年来,随着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和乳腺癌筛查的普及,乳腺癌的生存率迅速提高,乳腺癌现患数量明显增多。我国女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相对生存率估计为73.0%(71.2%~74.9%)[1],在医疗条件较好的大城市可达80%[2]。乳腺癌的总体生存状况明显好于其他常见恶性肿瘤,使得癌症生存者中乳腺癌患者比例较高;中国乳腺癌患者占全球乳腺癌患者的11.1%,占中国女性癌症患者的27.4%[3]。
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乳腺癌患者的生活方式会影响预后[4]。乳腺癌患者诊断后的膳食营养状况、体重变化、体力活动状况及吸烟饮酒等个人生活方式相关因素与肿瘤转移复发、无病生存率和病死率相关[5]。乳腺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后,不仅需要长期医疗和康复服务,而且需要接受日常生活指导,以形成和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改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指导乳腺癌患者改善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医务人员的角色非常关键。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推荐和指导将会对乳腺癌患者改善生活质量、控制症状和提高总体健康状况起到重要的作用。健康教育能够使乳腺癌患者建立并维持健康的膳食结构和习惯[6,7]。随着医疗模式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家庭"模式转变,无论专科医师、护理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其他社会服务人员及乳腺癌患者的家属都需在一定范围内承担乳腺癌患者的照护任务,乳腺癌患者本身的自我管理和照护也非常重要。
为此,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学组组织专家对全球相关领域循证医学证据进行了系统回顾,结合中国乳腺癌患者的特点,制定了本指南,就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和疾病稳定期的长期生存问题,提出针对其日常生活的建议和推荐,为医务人员、卫生服务人员、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指导。
本指南所指的生活方式,主要包含健康膳食、维持体重、体力活动及保健品选择等。本指南的推荐,除非指明仅限于乳腺癌患者,其他癌症患者也一并适用。
方法学通过查阅文献、收集与乳腺癌患者生活方式相关的系统文献回顾报告,以及乳腺癌乃至癌症患者的生活方式指南,筛选出与乳腺癌预后相关、证据级别达到牛津循证医学中心-证据分级标准(年3月版)2级及以上[8]的生活方式条目,经专家组讨论确定纳入本指南推荐范围。本文所列举的证据,除非特殊注明,均来源于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CancerSociety,ACS)颁布的《癌症生存者营养与体力活动指南》[9]、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颁布的《膳食、营养、运动与乳腺癌生存(版)》[5]和《食物、营养、身体活动和癌症预防》[10]。
经专家组讨论确定,就每项纳入的条目提出针对患者的具体的教育、咨询和干预的推荐意见。推荐意见遵循简单易行、定量化、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原则,提出具体的推荐意见和(或)干预步骤。推荐意见中涉及的标准,以我国权威专业协会推荐的相关指南为主,本文涉及的此类指南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1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12]。
推荐意见一、达到和保持健康的体重
(一)推荐
乳腺癌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应尽量使体重达到正常范围(即体重指数为18.5~23.9kg/m2),或者按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达到正常体重标准。
对于已经超重和肥胖的乳腺癌患者来说,推荐降低膳食能量摄入,并接受个体化的运动减重指导。
对于积极的抗癌治疗后处于营养不良或体重过轻状态的患者,进一步降低体重会降低生活质量、影响治疗实施、减缓康复或增加并发症风险,必须由专科医师和营养师进行评估,制订和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推荐此类患者进行一定的体力活动,帮助改善身体机能和增加体重,但应避免高强度剧烈运动。
(二)证据
体重增加现象在中国乳腺癌患者中普遍存在[13],60%以上的患者诊断1年半后的体重高于诊断前[14]。以往较多患者确诊时已为疾病晚期,主要问题是体重过轻;而目前大部分乳腺癌患者确诊时处于疾病早期,有的患者体重已经达到超重或肥胖;一些新辅助化疗后的患者也出现体重上升的现象,治疗结束后进入恢复期时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
超重和肥胖是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2项Meta分析、4项前瞻性研究[上海乳腺癌生存队列研究、LifeAfterCancerEpidemiology(LACE)研究、Women′sHealthyEatingandLiving(WHEL)研究和Nurses′HealthStudy(NHS)研究]的结果均证实,诊断后超重和肥胖者总体死亡和乳腺癌死亡的相对危险度为1.31~1.33。超重和肥胖也与发生对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肿瘤复发、并发症相关。NHS研究的结果显示,与体重不变者相比,乳腺癌患者诊断后如果体重指数增加0.5~2.0kg/m2,复发风险增高40%;增加2.0kg/m2以上,复发风险增加53%。中国乳腺癌患者诊断后1年半如果体重增加5kg,死亡风险增加65%[15]。体重增加不仅与乳腺癌预后有关,也增加罹患和死于其他疾病的风险,带来整体健康损害。
采取干预措施以维持健康体重,对于乳腺癌患者是有益的。无论乳腺癌患者确诊时体重如何,在治疗及康复期间达到或维持正常体重均会使其获益。Women′sInterventionNutritionStudy(WINS)研究的结果显示,通过低脂饮食平均降低体重0.45kg(原文为6磅),可以明显降低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复发风险,这一效益在雌激素受体阴性的患者中更加显著。ExerciseandNutritiontoEnhanceRecoveryandGoodHealthforYou(ENERGY)研究的结果也证实,在超重和肥胖的癌症患者中采用运动和低热量饮食的管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体重,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身体功能和激素水平。对于一般超重和肥胖者,降低5%~10%的体重就能获得健康收益,这样的结论应也适用于乳腺癌患者。
二、有规律地参加体力活动
(一)推荐
乳腺癌患者诊断后应避免静坐生活方式,尽快恢复诊断以前的日常体力活动;18~64岁的成年乳腺癌患者,每周坚持至少min的中等强度运动(大致为每周5次,每次30min)或75min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力量性训练(大肌群抗阻运动)每周至少2次。锻炼时以10min为一组,最好保证每天都进行锻炼。年龄65周岁的老年乳腺癌患者应尽量按照以上推荐进行锻炼,如果合并使行动受限的慢性疾病,则根据医师指导适当调整运动时间与运动强度,但应避免长时间处于不运动状态。
(二)证据
乳腺癌患者诊断后的体力活动与降低乳腺癌复发率、乳腺癌病死率和总体病死率相关,也与改善患者体质、患者自我报告的健康状况,减少淋巴水肿和并发症有关。8项前瞻性研究评估了乳腺癌患者体力活动与总体病死率的关系,其中4项评估了其与乳腺癌病死率的关系,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诊断后坚持体力活动可以降低34%的乳腺癌死亡风险和41%的乳腺癌复发风险。AfterCancerPoolingProject(ACPP)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每周的体力活动达到10代谢当量?h,可以将总体病死率降低27%,乳腺癌病死率降低25%。
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的身体素质。乳腺癌患者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和耐力训练可以增加骨密度,提高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增加瘦体重。体育锻炼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紧张和抑郁情绪,提高自我认知。
乳腺癌相关病情及治疗过程中诸多因素会减弱患者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的能力。为避免运动相关伤害,乳腺癌患者如存在贫血、免疫功能损害、疲劳、置管和未控制的并发症等,必须在选择和进行运动时寻求专业指导。
三、合理营养和膳食
(一)推荐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合理安排饮食。
(二)证据
有相当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