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是最平凡的行为,最经济的运动,却常常有不凡的效果。
经常坚持行走锻炼,可以减少30%心脏病,50%糖尿病的几率,还可以防治精神忧郁,神经衰弱等疾病。
适量强度与时间,并能持之以恒的行走锻炼,可以促进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推迟免疫器官的老化。
徒步还能够具有减肥瘦身的实际效果。长期和大步走疾步可提升动能的耗费,推动身体不必要人体脂肪的运用。
这些因多食少动而肥胖症的中老年,假如能坚持不懈每日锻练,根据健身运动多耗费.65千焦耳(大卡)发热量,并适度控制饮食,就可以防止长胖。
这一运动强度等同于徒步4-5千米,或跑步20-30分钟,或骑单车45分鐘。
散步可以健运四肢,不仅能刺激骨骼增加或维持骨量成分,还可以防止骨量过多丢失,增加肌肉的力量,会减慢出现骨质疏松这种疾病,而且也可以有很好的预防的作用,但是想要彻底的预防骨质疏松,还需要积极的补钙,
虽然每个四肢健全的人都会走路,
但要想达到锻炼的效果,
还是需要加点技巧的,
在这里我们建议不同的人群应采用不同的走路方式。
体弱者:
甩开胳膊,大步跨
体弱者要达到锻炼的目的,每小时走5公里以上最好,走的太慢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开,全身活动,才能调节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时间最好在清晨和饭后进行,每日2~3次,每次半小时以上。
肥胖者:
长距离健步走
每日2次,每次1小时,步行速度要快些。这样可以使脂肪燃烧,从而减轻体重。
糖尿病患者:
摆臂甩腿挺起胸
糖尿病患者行走时步伐尽量加大,挺胸摆臂。用力甩腿,最好在餐后1小时进行,以减轻餐后血糖升高。每次行走半小时或1小时为宜。
但对正在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该避开胰岛素作用的时间,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
高血压患者:
前脚掌着地挺起胸
高血压患者走路,步速以中速为宜,行走时上身要挺直,否则会压迫胸部,影响心脏功能。走路时要充分利用足弓的缓冲作用,要前脚掌先着地,不要后脚跟先落地,否则会使大脑处于不停的振动,容易引起头晕。
冠心病患者:
缓步慢行
冠心病患者走路速度不宜过快,以免诱发心绞痛。应在餐后1小时后再缓慢行走,每日2~3次,每次半小时,长期坚持可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并减轻血管硬化。
其他健康人群:
健步走
跑步承受不住,不如选择健步走,既能强身健体,又可减轻对关节的损伤。长期坚持下去,其效果会优于跑步。
END图源网络
你所看到的也是别人所需要的!谢谢您的转发!有钙有爱维尔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