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时造成疾病,是营养不良的表现。肥胖症按发病原因可分为单纯性肥胖与继发性肥胖,前者指无明显病因、脂肪分布均匀、智力发育正常者,后者指继发于内分泌紊乱、先天性疾病或长期用激素类药物者。绝大多数儿童肥胖症患者都属于单纯性肥胖。西方国家报道儿童肥胖症症患病率为10%~30%,我国儿童肥胖发生率为3%~5%,近年城市中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一、原因
儿童肥胖症是导致或加重某些疾病的重要因素。许多研究结果都确定,体重每增加10%左右,收缩压会升高0.87kPa(6.5mmHg),血浆总胆固醇浓度会增加0.3mmol/lL(12mg/dl),空腹血糖值增加0.1mmol/L.(2mg/dl)。儿童肥胖症与糖尿病发病有极高相关性,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疾病发病也呈正相关性,还会引起体内CO2潴留、嗜睡、红细胞增多等症状,以及脂肪肝、胆石症、骨性关节炎等疾病。肥胖症还影响儿童自信心、气质、个性培养,产生一些儿童心理问题。患儿因肥胖而活动量减少,形成一些不良习惯。肥胖症给儿童心理和生理带来损害可持续到成人期。调查结果显示,约50%肥胖儿童进入成人期后仍是肥胖症患者,婴儿期肥胖症患儿20年后有26.5%人继续肥胖,青春期肥胖症患者有80%到成人期后继续肥胖。且因儿童时期发生肥胖症既有脂肪细胞数量增多,又有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故后果较成人以后才发生肥胖更重,且易复发,患儿成年后患动脉粥样硬化、癌症尤其是直肠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乳腺癌、卵巢癌危险性增加。
引起单纯性肥胖症原因较多,主要包括:
1.部分营养素摄入量过高患儿长期摄入含能量及脂肪较高食物,如火腿三明治、鸡肉汉堡、甜食、油炸食物或熏酱熟食等,能量摄入超过消耗而转成脂肪贮存于体内,出现肥胖。
2.活动量不足小儿活动量不足,即使摄入正常能量也会出现肥胖,超重儿;或肥胖儿因体重负担而不愿活动,这又会加速肥胖症进展。
3.进食量大部分患儿虽饮食模式合理,但进食量大于同性同龄儿出现肥胖,多由嬰儿期喂养不当造成。
4.遗传因素严重肥胖症患儿多有家族史,双亲肥胖儿童发生肥胖可能性约为80%,远大于双亲正常者14%发病率。故肥胖症发生有一定的遗传因察,但基因对肥胖作用机制和方式还未有定论。
5.胎内因素孕妇进食过多,尤其在妊娠后期,容易导致新生儿体重过大(超过g)及小儿期肥胖,这类小儿肥胖症多持续到成人期。
6.其他因素极少数患儿并无以上病因却发生肥胖,还有少数患
儿因精神因素导致摄食过多患儿因肥胖,机体会出现一些病理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
(1)脂肪细胞:若肥胖发生于生前3个月、生后第1年内或11~13
岁这3个阶段,则脂肪细胞既有数目增加,也有体积增大,不仅治疗困难且容易复发。
(2)能量代谢:患儿对环境温度变化反应力下降,耗能减少,常有低温倾向。
(3)蛋白质代谢:研究发现,体重增加时,尿酸水平也增高,肥胖症患儿易患痛风症。
(4)脂类代谢:患儿胆固醇、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与极低密度脂蛋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减少,脂蛋白脂酶活性增强。
(5)内分泌变化:肥胖时血胰岛素水平升高,患儿体内同时存在胰岛素抵抗。患儿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升高。男童体内雄激素水平降低、雌激素水平升高,但不影响睾丸发育和精子生成。女童雌激素水平升高,可见性成熟提前,月经不调。肥胖症患儿尿中糖皮质激素增加,而血浆浓度正常或升高,且有昼夜规律性。
以上内容选自实用营养师手册-
主讲:赵林远
编辑:王佳珂
编审:邓莹沛
医院营养科
医院营养科,在科主任领导下,专业技术人员6人,现开展住院营养支持治疗和营养咨询门诊工作。
住院部营养支持工作有营养筛查,营养会诊,肠内营养支持,营养宣教,居家营养治疗。肠内营养配制室成立于年,可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及不同病程制定个体化、合理化营养治疗方案,可配制20余种肠内营养制剂满足患者营养需求。
营养咨询门诊,成立于年9月,现与产科、生殖中心合作开展有妊娠期糖尿病一日门诊、体重管理特色门诊服务;并开展慢性疾病、疾病恢复期、亚健康等人群营养咨询;提供人体成分测量、握力等肌肉储备情况评价、营养素摄入情况评价、血液营养指标评价等综合临床营养评价,制定个体化营养饮食建议及营养素补充建议。
有下列情况,建议您进行营养门诊
1: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厌食,经常感觉身体虚弱、疲惫无力亚健康状态
2.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痛风、脂肪肝,肾病·、贫血、水肿,癫痫、苯丙尿酮症、高同型半胱氨酸等
3.外科术后、肿瘤放化疗期间及康复期营养不良
4.慢性腹泻、便秘
5.备孕,妊娠期(妊娠期糖尿病)、哺乳期
6.婴幼儿、学龄前、学龄期,青少年营养问题
门诊时间:
下午:星期一、三、四、五(14:30-17:30)
上午:星期二(8:00-12:00)
联系
-
联系人:邓莹沛,李高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