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下降,4个原因让血糖变高
季节交替对糖尿病患者最大的影响,就是寒冷催高血糖。四季当中冬季血糖水平最高,从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的高发。1、气温降低,刺激人的生理变化一方面气温降低使交感神经兴奋,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肝糖输出增加,肌肉对葡萄糖摄取减少,使血糖上升;另一方面,寒冷刺激皮肤感受器,引起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能量的散失减少,使血糖上升。2、天冷了,总想吃点「热乎」的首先,由于冬季气温较低,人们会不自觉的想去吃一些高糖、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比如火锅等饮食。更重要的是,受传统习俗影响,冬天这一进补的好时节大家都不会轻易放过,大枣、阿胶、桂圆等,使血糖升高达到高峰。尽管节后再逐渐回调,重启血糖降低的措施,并发症却已悄然而至了。3、室外温度降低,活动量明显减少冬季室外气温较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往往减少外出运动。加上冬天衣服较多,比较厚重,在家也不太动。造成了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升高。4、用药未及时调整冬天,有不少患者会因为寒冷而不愿起床,容易错过吃药或打胰岛素的时间,甚至遗忘,导致血糖波动。控制冬季高血糖3妙招
1、肉适量「肉类适量」天冷大家都爱吃羊肉、火锅等高油脂、高热量饮食。但这类饮食容易造成能量过剩,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很多糖尿病患者,冬季早餐习惯热乎乎的粳米稀饭「升糖指数为」、糯小米饭「血糖生成指数为」和面条「血糖生成指数为55」,虽然好消化但也容易升高血糖。不妨把这些高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换成低升糖生成指数的牛奶「血糖生成指数为27」,餐后血糖就平稳得多。2、室内运动与室外运动相结合室外温度低,可增加室内运动的时间和形式,比如原地快步走、原地跑步、瑜伽、健身自行车等一些运动方式,都是不错的选择。除了餐后在家中适量的运动以外,在天气不错的午后,还可以去有塑胶跑道的运动场,去公园和一些室内的健身场所,快步走、打球、跳舞、打拳,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总之,天冷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该动就得动。3、及时调整用药患者若根据以上两种方法后血糖依然高,应及时监测3天7个点的血糖,然后就医,在医生的帮助下调整药物用量。本文内容节选自《糖尿病少走弯路,您做主》首发于糖尿病之友科室简介
内分泌二科是河北省重点学科、重点专科,以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为诊疗方向。现设病床49张,在总院区和西院区均长期设有普通和专家门诊,西院区六日上午设有专家门诊。医生包括博士2人,其余均为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科室承担承德医学院及河北医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河北省医学科技一等奖3项,保定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5项,SCI收录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论著40余篇。
科室特色:
1、生长发育相关疾病:我科在全市范围率先开展矮小筛查和诊治,每年举办寒暑期儿童生长发育筛查活动,年6月1日成立了保定地区首家“生长发育门诊”,具备最为专业的生长发育专家诊疗团队,对身材矮小、性早熟、小阴茎、性发育迟缓、特纳综合征、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儿童甲状腺疾病、儿童糖尿病、儿童肥胖及高尿酸血症等有丰富诊治经验,尤其对大骨龄、部分骨龄趋近闭合儿童矮身材有独到的诊治方法。科室团队出版儿童生长发育专著一部。
2、糖尿病足:病区设有专业糖尿病足诊疗团队,每年诊治糖尿病足病人众多,经验丰富,具备专门的糖尿病足治疗室,规范的门诊换药制度。此外,从糖尿病足的预防到诊治,采取与整形外科、骨科、血管外科等多学科合作诊疗模式,医院糖尿病足诊疗团队密切合作,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诊治方案提供全面保障。
3、肥胖症及痛风:年4月1日成立了河北省首家“内分泌肥胖门诊”,通过科学精细的管理,科学减重。针对不同人群有个体化的减重方案,尤其对儿童肥胖,肥胖合并糖尿病、痛风、高脂血症等有丰富的诊治经验。
4、特殊类型糖尿病:在妊娠糖尿病、1型糖尿病、成人迟发型1型糖尿病、单基因糖尿病、青少年MODY等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5、骨质疏松症:具有全面评估骨代谢的诊疗手段,包括维生素D水平、骨转换指标、骨密度检测等;对骨质疏松、高钙及低钙血症、甲旁亢、甲旁减、维生素D缺乏等骨代谢疾病具有丰富临床诊治经验。
6、内分泌科少见罕见病:对内分泌少见、罕见病,如性发育异常疾病,包括染色体异常疾病(如特纳综合征、Klinefelter综合征)、性发育迟缓(如卡尔曼综合征、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等,以及复杂肾上腺疾病(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垂体(如全垂体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如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电解质紊乱等疾病有丰富的诊治经验。
7、糖尿病及并发症的三级预防;各类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科室联系
医生办公室:-
护理站:-
门诊:-(西院)
-(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