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获取更多精彩信息
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在这一年我们经历了一次公共卫生的战役,甚至于至今硝烟都仍未散尽。我们也见证了无数中医药人在这场战役中,守正创新、传承精华,交出一张漂亮的答卷。在这个特殊的背景下,11月22日,我们迎来了第十个“世界针灸日”。这是广大中医针灸从业者的重要节日。生活中,仍旧有不少人对“针灸”的概念和优势有所疑问,我们来好好聊一聊“针灸”。一
什么是“针灸”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针灸”作为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二
“针灸”的小历史
“针灸”的历史悠久,传说中,伏羲氏“尝百药而制九针”,发明了针灸,而*帝在拜访了岐伯,伯高,少俞等传说中的名医之后,有了针灸学的权威著作《灵枢》(又名《针经》),其与《素问》一同组成了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帝内经》。后世医家在临床探索中,不断地发展和深化理论。至魏晋时期,医家皇甫谧潜心钻研,编撰成《针灸甲乙经》。书中收录了个穴位,还对各科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法做了归纳,在针灸发展的历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到了唐朝以后,针灸学有了巨大的发展,国家针灸教育体系和专业的针灸机构开始出现。为了方便教学,宋朝时还诞生了著名的针灸铜人。清朝之后针灸开始走向衰退,当时的医者大多重药轻针,道光皇帝时期,甚至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所宜”为由,医院针灸科。鸦片战争之后,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西医的冲击下,针灸学,乃至整个中医学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民国时期甚至有人提出要彻底废除中医,在民间有识之士的倡议下,才得以作罢。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后,针灸学有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全国各地都设立医院,针灸学成为中医药院校的必修课,医院的必设科室。建国初期,由于我国缺医少药的状况,赤脚医生们“一根银针走天下”,充分发挥了针灸的优势,真真正正地将针灸疗法带到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去。在那样一个历史时期,针灸学为新中国的卫生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三
“针灸”能治哪些病?
聊了那么多,那么“针灸”到底能治哪些病呢?是不是像大家传统认识上的一样,只能治疗关节痛的疾病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据了解,针灸治疗疾病疗效显著的病症可达多种,在调节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疗效确切。除了众所周知的中风、面瘫、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可用针灸治疗,针灸在治疗月经不调、减肥、失眠、视力下降等方面也颇有成效。另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从年开始的多次推荐总结,以下疾病都可以认为是世界公认的针灸优势病种:神经系统
偏头痛、头痛、三叉神经痛、外伤后麻痹、周围神经炎、小儿麻痹症、美尼氏综合征、膀胱机能障碍、夜尿症、肋间神经痛、肩痛和网球肘、手术后疼痛、中风后遗症肌肉和骨骼
肌肉痛和萎缩、坐骨神经痛、肌肉痉挛、关节炎、椎间盘疾病上呼吸道疾病
急、慢鼻窦炎、急、慢性鼻炎、普通感冒、急、慢扁桃体炎呼吸系统疾病
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眼科疾病
中心性视网膜炎、白内障、急性结膜炎、近视眼口腔疾病
牙痛、拔牙后疼痛、齿龈炎、急、慢喉炎消化系统疾病
食道贲门失弛缓、呃逆、胃下垂、急、慢性胃炎、胃酸增多症、急、慢性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结肠炎、急、慢性杆菌性痢疾、腹泻、便秘、麻痹性肠绞痛四
关于我们
医院针灸科是融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北京市中医药学科团队基地,北京市海淀区重点学科,拥有国家级名老中医“周德安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站”,北京市名老中医“王国华中医学术继承工作站”。针灸科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科室人员的不懈努力,逐步发展为集针灸、推拿、理疗、康复为一体的中医特色鲜明的综合性中医临床科室。运用中医、西医、针灸、按摩等疗法综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科室实行整体化护理,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对患者实施心理治疗,使病人早日康复。
?整洁的门诊候诊大厅与病房同时,针灸科还承担了教学、科研任务,近5年来科室承担了10余项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并荣获海淀区科研成果一项。年开始,长期与美国美洲传统医学院交流,传播中医文化,推广中医针灸推拿技术,并在年入选“国际中医药旅游服务”建设单位,为中医药及针灸在世界上的推广添砖加瓦。在针灸科主任于晓刚的带领下,针灸科广泛开展各种传统针灸疗法以及拔罐,刮痧,小针刀,穴位贴敷,推拿,康复等中医疗法,重点开展了三步针法治疗中风偏瘫,三步针罐疗法治疗面瘫,腰部夹脊穴深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督脉经穴为主治疗中风后抑郁,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小针刀治疗腱鞘炎等项目,在患者中广受好评。其中,三步针法是利用头针的即刻效应,配合康复功能锻炼,待康复结束再进行体针治疗的一种治疗方法。在整个过程中,头针一直留针,这样不仅可以将头针的时效发挥到最大,并能够将头针、康复、体针的疗效相互叠加,充分发挥疗效,是一种将静止留针与动态康复相结合、传统针刺方法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腰部夹脊穴深刺法是选用腰部夹脊穴,深刺之后,使患者患肢产生放射感的一种治疗方法,对腰痛伴有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有很好的疗效。三步针罐疗法治疗面瘫在常规面瘫选穴针刺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面部闪罐治疗,能更好地疏通面部经络,驱邪外出,同时教育患者日常自我按摩,医患配合,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除中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面瘫外,针灸科目前还开展了吞咽障碍、颈椎病、带状疱疹、失眠、耳鸣耳聋等专病门诊。专家门诊时间
于晓刚(知名专家)周一、周三、周五全天王国华(知名专家)周三、周五上午李建媛(知名专家)周四、周六上午*(知名专家)周一、周二、周四全天符健(主任医师)周一、周四、周日上午,周三、周五下午,周二全天姚*(副主任医师)周一、周三、周五全天张丽(副主任医师)周二、周四上午,周三、周五、周六下午曹于(副主任医师)周一、周四下午普通门诊时间:
周一至周日全天
就诊地点
海淀区永定路东街3号5层针灸科针灸科门诊电话
-针灸科病房电话
-信息来源:针灸科作者:陈威审核:于晓刚编辑:邱苗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