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的危害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火星来信第一期肥胖瘾与激素疗法
TUhjnbcbe - 2021/1/17 10:58:00

第一期

肥胖:瘾与激素疗法

——《生机无限:医学2.0》读书笔记

引言

在人类生老病死问题上,一直弥漫着乐观与悲观两种情绪,「生机无限」是前者的信条,「危机四伏」则是后者的心结。

《生机无限:医学2.0》是美国著名科普类杂志《科学美国人》组织的系列丛书。该书精选18篇当今医学领域最前沿的医学科普文章,帮助人们更好理解生命的无限可能与潜在的各种危机。

《科学美国人》一直是世界前沿科学的记录者,是一个个科学奇迹的见证者。《科学美国人》刊出的文章,大多由工作在科学最前沿的科学家撰写,在写作过程中会与具有科学敏感性和科普传播经验的科学编辑反复讨论,既准确报道科学前沿,同时也让读者阅读兴趣盎然。新能源汽车、私人航天飞行、光伏发电、干细胞医疗、DNA计算机、家用机器人、「上帝粒子」、量子通信,《科学美国人》始终把读者带领到科学最前沿。

在杨振宁先生的推荐下,《科学美国人》中文版于年开始试刊,并于年正式出版。它进入中国时,得到了时任副总理邓小平以及时任国家科委主任方毅的支持。

01|肥胖元凶

全世界超重人口已有12亿之多,肥胖症患者已达3亿人,而且以每5年翻一番的速度增加。美国一项最新研究称,到年,超过8成美国人将体重超标或肥胖,到年,几乎全部美国人都可能体重超标或肥胖。

眼睛表示:「我不信我见到的是事实!为何一边是食物浪费,一边是肥胖成疾?」

据说,中国的肥胖人口近些年来急剧增多,目前已达令人吃惊的3.25亿人,肥胖患者余万,这些数字未来20年后还可能增加1倍。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肥胖及超重的根本原因是能量摄入和消耗不平衡。人体摄入的能量,不管是来自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还是脂肪,如果没有被消耗,就会累计到人体里面来,转化为体重。但研究结果逐渐表明:造成肥胖的原因可能不是能量失衡,而是源于一种类似于激素缺陷的机制,尤其是胰岛素。

诱发这一缺陷产生的,可能是人们日常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的数量和质量。

食物是身体能量的来源。口腔、胃和肠道中的消化酶,将复杂的食物分子分解为糖和氨基酸等可以通过血管进入身体各个组织的小分子,机体细胞利用蕴含在这些小分子化学键中的能量,来维持人体的新陈代谢。

身体首先利用的是以糖原(glycogen)形式存在于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的葡萄糖分子。当身体发出需要更多能量的信号时,肝脏会马上把糖分子释放到血液中,而胰脏则会分泌胰岛素,指示细胞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当体内的糖原被耗尽后,甘油三酯(triglyceride,一种脂肪)分子成为主要的能量来源。

葡萄糖主要由日常食物中的淀粉、谷物(碳水化合物)及糖类提供,当摄入的食物中不含碳水化合物时,肝脏会利用体内的蛋白质合成葡萄糖。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越容易被消化,那么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上升的幅度越大,速率越快。(食物中的纤维素和脂肪成分会延缓这一过程),随着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胰腺开始释放更多的胰岛素将葡萄糖浓度控制在安全水平。胰岛素的作用是促使身体中的肌肉、器官乃至脂肪细胞吸收葡萄糖,将其转化为热量,当体内胰岛素浓度提高时,其他细胞优先选择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多余的脂肪分子就没有进入到代谢循环转化为其他能量,脂肪细胞过量聚集脂肪分子,形成肥胖。

按照这一理论,胰岛素过量释放是肥胖症的真正原因。正在世界范围内蔓延的肥胖和Ⅱ型糖尿病(这种糖尿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胰岛素耐受性引起的),主要是由日常食物中的谷类食物和糖分导致的,能够避免肥胖症恶性循环的是减少糖类和其他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避免摄入糖类,少吃高淀粉蔬菜和谷物食物。

对于图片中这位大叔的饮食习惯,「胰岛素」表示:我总是疲于奔命完成工作,忙不迭地调整葡萄糖浓度,如今精疲力竭,难免「消极怠工」,成为「耐受性」的我。。。

02|神经系统:为何无法拒绝美食

激素缺陷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但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对很多肥胖症患者而言,减肥显得非常困难。不少人在成功降低体重一段时间后,很快就反弹了,对食物的「进食成瘾」甚至会导致肥胖进一步加剧。

肥胖症并不是源于意志力缺乏,也并不总是由激素失衡导致。至少在一些情况下,肥胖症的产生是因为享乐式的过量进食「操控」了大脑的奖赏系统。正如吸*一样,过量进食在奖赏回路上建立了一个反馈循环,吃的越多,食欲越大,而满足这种食欲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人类进化出一个有效的大脑系统,它通过发出信号指示何时应该进食,何时应该停止,以确保身体包括健康和稳定的体重。

对于正常饮食,来自肠胃的食欲刺激激素会激活大脑中下丘脑的进食回路,同时也会激活大脑腹侧背盖区以及纹状体等奖赏中枢,提升进食的愉悦度。当肠胃被食物充满,血糖水平升高后,瘦素和胰岛素等食欲抑制激素会被释放到下丘脑及奖赏中枢,从而抑制食欲和愉悦感,使食物的吸引力降低。

但是对于肥胖症患者而言,过量进食导致大脑中的奖赏系统「劫持」控制系统。富含脂肪和糖分的食物会促使大脑中纹状体产生内啡肽,这种化学物质使人「感觉良好」,会导致过量进食。这些食物也激发纹状体(striatum)向参与决策的前额皮层释放多巴胺,引发进食行为。对某些人来说,内啡肽、多巴胺和其他控制大脑奖赏系统的化学物质,会压制吃饱时停止进食的激素信号。虽然他们知道继续进食的负面后果,但依然会产生摄入高热量食物的强烈动机,由此导致了肥胖。

还有一种可能是,随着体重增加,为了对抗诱人的食物,人体会分泌更多的食欲抑制激素(如激素和胰岛素),但是因为人体对这些激素产生耐受性,这些激素的效果会逐渐下降。

或者是,由于肥胖症患者的大脑奖赏系统对食物,甚至是诱人的垃圾食品的反应逐渐减弱,奖赏回路被抑制,使得肥胖者情绪低落,只有吃更多的美食,才能获得暂时的快乐。这形成了恶性循环,肥胖者只有通过过量进食,才能体验到普通人正常饮食就能享受到的愉悦感。大脑成像研究就显示,肥胖者的大脑纹状体中,多巴胺的一种受体(多巴胺D2受体D2R)的数量较少,D2R水平较低将导致大脑奖赏回路的活跃度较低,这意味着这一人群通过过量进食才能获得通常程度的愉悦感。研究显示,D2R天生比较少,肥胖症和*品成瘾的遗传风险更高。

多巴胺表示:「我缺D2R,我需要奶茶。我们家都需要,管它胖不胖」。

(漫画作者:呦大豪爷,微博

你大豪爷;转引自
1
查看完整版本: 火星来信第一期肥胖瘾与激素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