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了吗?几点睡的?各位守夜冠*还记得自己上一次十一点前入睡是什么时候吗?
是否还是每天立着早睡的flag,却到了三四点也仍然不舍得入睡?
有相关调查发现,大学生睡觉时间普遍偏晚,大部分集中在22点-24点以及24点-凌晨2点两个时间段。大多数同学熬夜用来上网、打游戏、看电影等娱乐活动,或者打电话、玩手机、听歌等,这一类占到了总数的72.27%,只有约17.24%的同学用于学习科研或社团学生会任务。
虽说“一时熬夜一时爽,一直熬夜一直爽”,但熬夜的危害也不仅仅是“月亮不睡你不睡,你是秃头小宝贝”这么简单,那么,熬夜的种种危害你都知道吗?
视频来源:哔哩哔哩知心者联盟
1.熬夜可能导致肥胖。
研究发现,睡眠不足是患上糖尿病的风险因素之一。熬夜还可能导致白天食欲暴增而发胖;晚上睡眠减少或者不睡觉会激活大脑前扣带回皮层,让人胃口大增,对一般的食物都充满兴趣,而大脑这一区域的激活,在肥胖症中尤为普遍。
2.长期缺乏睡眠会增加死亡率。
年,一个铁杆球迷因为连续观看了48小时的球赛而死亡。虽然他的死因是“中风猝死”,但是早在年在波士顿举办的睡眠会议中就有研究发现,那些长期睡眠的时间低于6个小时的人,相对于每晚能够保持7到8小时睡眠的人来说,增加了4.5倍的中风风险。
3.缺乏睡眠会导致记忆能力下降。
当小老鼠被剥夺了五个小时的睡眠后,大脑中负责记忆的海马体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明显减少了。缺乏睡眠(即使只是一晚上睡觉少于5小时),也会导致对之前发生的事件细节记忆混淆和扭曲。
4.缺乏睡眠会影响人的情绪。
缺乏睡眠会让人变得情绪化。缺乏睡眠会让一个人把中性的刺激等同于情绪化的刺激,使得他们在生活中更加情绪化。睡眠剥夺还会降低人们对他人面部情绪的识别能力,尤其是对生气和开心的情绪的识别能力,从而间接影响一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
5.熬夜可能引发精神问题。
很多精神疾病都和睡眠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人认为是长期睡眠差导致了精神问题,也有研究认为睡眠不良提前于精神症状出现,是对大脑问题的预示。总之睡眠与精神问题似乎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抑郁症的前期症状和伴随症状也往往包括了失眠、睡眠质量低下等睡眠问题。
尽管熬夜有如此大的危害,那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选择熬夜呢?
第一,熬夜的人最终都是为了寻找自我。我们为了保护自我,保护自己认为非常重要的东西,不被现实扭曲和吞噬,也是对生活不满的最后反抗。熬夜就成了一种很深的自我防御机制。
第二,很多熬夜的人,是因为自己要求太高了,对生活太有追求了。但当现实一旦无法满足你的欲望,甚至还阻碍你去实现目标,你内心又不愿意妥协和放弃,这种压力和冲突,超过你可以承受的范围时,你的行动力会急速下降。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定律叫“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说的就是,当人在高压下工作时,人的工作水平会随着压力的增大而下降。为了保护你的想法和坚持,保护你正常的情绪不因现实崩溃,你的潜意识,会帮你转移压力。所以,有的熬夜看似是自我报复,其实是自我保护。
第三,报复性熬夜,也许都是真正认真生活的人。报复性熬夜,是指白天过得不好或者过得不满足,便想在夜晚找到补偿。选择熬夜,往往是主客观因素叠加的结果。很多人熬夜是沉迷于手机、受困于信息茧房。热搜话题瞬息万变,网剧综艺争奇斗艳,短视频包罗万象……刷不完的精彩,让人“根本停不下来”。有专家解释,一些人明知熬夜不好却仍“身不由己”,是心理资源不足的表现,白天自制力用完了,夜晚便“缴枪卸甲”。另外,荷兰学者研究发现,熬夜是拖延症的一种表现,有睡眠拖延症的人做其他事情也容易拖延。
第四,有些人的熬夜是被迫的。为了工作和学习,不得不熬夜。
第五,安全感低的人,容易熬夜。有的人很依赖熬夜,熬夜让他们有种莫名的安全感。好像只有在每个凌晨,人才能真正和自己产生交流的时间。浪费着属于自己的时间,这份安全感只有夜晚会有。
说了这么多,最后还是想劝诫大家尽量不要熬夜啦,有一个良好的睡眠是美好一天的开始。下面是一些有助于早睡的小方法,请大家参考并跟着实践一下哦!
第一、每日计划规律生活
第二、远离床铺
第三、强制停止恶性循环
第四、睡前泡脚或者洗澡
第五、上床不要玩手机
第六、从第一条做起,贵在坚持
总编辑王宇鹏文稿
王悦彤图片
来源于网络编辑丨*佳慧审核丨*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