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的危害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足跟痛
TUhjnbcbe - 2020/12/13 11:10:00

足跟痛,即跟痛症,是以足跟部刺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慢性疾患,是站立工作者、运动员及老年的常见病,常发生于中年以后,以50-60岁者居多,男性略多于女性,是足跟部骨与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和退行性病变。患者因足跟痛不敢着地,甚则跛行,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肥胖症人数增多,跟痛症也逐渐增多并日趋年轻化。足跟痛常见的病因有:(1)跖筋膜炎;(2)跟骨骨刺;(3)足跟纤维脂肪垫炎;(4)足跟部滑囊炎;(5)跟腱炎。

本病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最早见于清·刘恒端《经历杂论·诸痛论》,多因年老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因慢性损伤,伤及筋骨,导致气血瘀滞,痰淤内阻,其病程缠绵,久病伤肾人络,入侵于骨,致跟骨关节活动受损而成。

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休息,停止运动,减轻运动或减缓运动速度,避免过度负重及跑步等,更换平底鞋,足跟垫软垫;改变生活习惯等。

2.理疗:包括超声波、冲击波、脉冲射频治疗等。

3.手术治疗:包括跖腱膜切断与跟骨骨刺切除、跟骨钻孔减压、胫后神经跟骨内侧支切断等。

4.中药泡洗:以活血化瘀为主。

5.火针治疗。

火针疗法是将特制的针具用火烧红针具后,灼刺人体一定腧穴和部位,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医疗方法。火针疗法最早见于《*帝内经》,其中称火针为燔针、焠针,称火针疗法为焠刺,如《灵枢·官针》言“九曰焠刺,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中国医学大辞典》注:“燔针,烧针而刺之,即火针也”。

采用火针直接刺激病灶及反射点,能迅速消除或改善局部组织水肿、充血、渗出、粘连、钙化、挛缩、缺血等病理变化,从而加快循环、旺盛代谢,使受损组织和神经重新修复。火针携高温直达病所,针体周围微小范围内病变瘢痕组织被灼至碳化,粘连板滞的组织得到松解,局部血液循环状态随之改善。火针治疗跟痛症具有“灵、验、简、廉”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医院

1
查看完整版本: 足跟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