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图)
全文共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尽管有大量研究指出肥胖诱发其他疾病的风险很高,那些认为肥胖不是病的人,总能从眼前找到很多肥胖者活得好好的例子。那么我们该怎样对待肥胖呢?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
南方周末记者王江涛
责任编辑
朱力远
肥胖可以说在全世界都很流行,在发展中国家情况尤为严重。围绕肥胖,不仅有普遍的污名化,许多肥胖者自己还会有耻辱感。人们似乎倾向于认为,肥胖的人吃得多还不爱运动,拥有懒惰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但另一方面,一些肥胖者想尽各种方式减肥,却总也减不下来,为此感到绝望。同时,大量科学研究又证实肥胖会增加许多疾病的患病风险,这让部分肥胖者更加无所适从。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看待肥胖?年7月,知名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聚焦了“肥胖应不应该被认为是一种病”这一问题,与之相关的追问其实就触及“到底谁应该对一个人的肥胖负责”以及“谁能来帮助肥胖者减肥”等许多实际问题。
1谁应该对肥胖负责
“肥胖应该被认为是一种疾病。”英国利物浦大学专门研究肥胖和内分泌问题的医学教授约翰·威尔丁(JohnPHWilding)的观点很明确,因为他觉得不管从先天的遗传因素还是后天的环境因素,肥胖及相关并发症风险,都是对这些客观因素的反应。按照目前对肥胖原因的了解,通过对双胞胎的对比研究发现,肥胖有40%至70%的概率是遗传促使的。因为特定基因变异而导致的肥胖也非常普遍。而环境方面,有些人的生活环境本身就容易让人变胖,比如缺乏锻炼的机会,因为经济因素吃得不健康等。从这些点来看,一个人变胖就像生了其他病一样,并不是主动选择的结果,而是特定内外因素使然。反对将肥胖视为疾病的人则指出,很多肥胖的人并不觉得自己胖了有什么不好,如果把肥胖认定为疾病,让这些人情何以堪。而且,现在肥胖的人这么多,如果现在宣布这些人都病了,卫生保健系统可能会因为无法满足治疗需求而瘫痪。约翰·威尔丁对此不以为然,他觉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还有一些传染病,得的人都挺多的,为什么这些对身体有害就能称为病,而肥胖就要因为人数多而不能称之为病呢?其实,这些对肥胖是不是病的争论,最终还是落在如何看待健康风险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问题上。认为肥胖不是病的,可以从眼前找到很多肥胖者活得好好的例子,即便有大量研究指出长期来看肥胖诱发其他疾病的风险很高。而认为肥胖是病的人,则更倾向于强调肥胖所可能带来的长期影响。南澳大利亚大学癌症研究所教授伊琳娜·希伯尼(ElinaHypponen)也认为将肥胖认定为疾病能给患者带来更多好处。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肥胖给健康带来的负担是巨大的。医疗行业通常侧重于疾病的治疗,而对疾病预防提供的支持较少。如果肥胖被认为是一种疾病而不仅仅是一个危险因素,那么患者在管理自己的体重问题上可能会得到更多的支持。”2不要指责肥胖的人
伊琳娜·希伯尼对肥胖诱发疾病的风险有很深的体会。年7月,她在《柳叶刀·数字健康》杂志发表的最新研究,通过对一项大型长期随访数据的分析,发现肥胖与近30种疾病之间都有着很强的因果关系,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以及神经、肌肉骨骼、呼吸等相关类型疾病。她因此呼吁人们要重视肥胖的预防和对相关疾病的有效管理。“当我们考虑到肥胖对健康所导致的一系列不良后果后,就会发现,积极地减少肥胖及相关的并存症可能会显著地节约医疗保健系统的成本。”伊琳娜·希伯尼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将肥胖认定为疾病,并及早预防,可能恰恰是为医疗系统省钱的办法。从另一个层面来看的话,将肥胖认定为一种疾病也有助于人们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