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人源黑皮质素受体4(MC4R)基因的某些突变,被认为是导致肥胖症的重要原因之一,但针对MC4R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及药物研发一直充满挑战。近日,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上在线发表了有关MC4R的最新突破性研究成果,研究解析了MC4R与环形多肽配体SHU复合物2.8埃分辨率的晶体结构,并发现Ca2+(钙离子)有助于稳定受体-候选药物复合物,对针对此受体开发肥胖药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肥胖症药物靶点——人源黑皮质素受体4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全球肥胖症患者自年以来已几乎增加了三倍。我国成人和儿童肥胖率以及因肥胖导致的经济成本上升非常显著。同时,肥胖症也增加了其它并发症的患病风险,如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患病风险。
MC4R是肥胖症治疗的重要靶点,主要在我们的下丘脑中表达,参与控制食物摄取,能量消耗,体重维持等。此次论文的第一作者——上科大Stevens课题组博士研究生于静介绍,学界针对肥胖症的药物研究已经有很多年了,目前也有很多针对MC4R的候选药物,但其中一些因副作用终止于临床实验,截至目前,并没有针对该靶点治疗肥胖症的药物上市。
通过与密歇根大学RogerCone实验室以及南加州大学合作者的共同努力,研究团队最终解析了人源MC4R与环形多肽配体SHU复合物2.8埃分辨率的晶体结构,并观察到功能性钙离子与GPCR的结合模式,发现钙离子有助于稳定受体-候选药物复合物。“MC4R的结构解析让我们清楚的看到受体和配体的相互作用的模式,为接下来的候选药物改造,新药物的研发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基础。”于静说。
“MC4R是一个神秘而有趣的蛋白分子,还有许多未被发现的故事。MC4R-SHU-Ca2+复合结构让我们第一次揭下了MC4R的神秘面纱。我们将对其活化状态的结构,与G蛋白、其它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同源/异源二聚体形成等方面进一步研究。”
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PI/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助理教授赵素文也表示,MC4R的结构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黑皮质素信号机制的理解,有助于针对这一受体设计抗肥胖症药物,对于有肥胖症遗传倾向的人而言这些信息尤其重要。赵素文透露,接下来将与拥有肥胖症丰医院合作,展开进一步研究。
“破解MC4R的三维精细结构是Stevens实验室聚焦人体代谢类疾病研究的又一项重要成果。”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执行所长刘志杰教授评论道,“在上科大浓郁的学术氛围和‘立志、成才、报国、裕民’育人理念的激励下,iHuman研究所在过去三个月内持续发力,已连续发表了三篇顶级研究成果,首次实现了Cell、Nature和Science‘大满贯’。”
声明:本文旨在知识共享,无商业用途,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相关文章推荐:
基因治疗:最有希望的抗新冠病*疗法之一
玲珑“魔剪”新发现是基因治疗的“理想型”
上海科学家通过基因编辑实现脑细胞“变身术”
全球最贵基因治疗药物有望在日本上市
FDA预计基因治疗药物将激增,发布新指南
全球首个血友病基因疗法申请上市
全球首例逆转衰老基因疗法临床试验获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