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儿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率不断攀升,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重要因素。儿童期肥胖不仅容易产生生理及心理问题,而且使成人期代谢性疾病如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发病率明显增加并呈低龄化趋势。
肥胖的诊断指标:将同性别、同身高正常儿体重的第八十百分位数作为标准体重,若儿童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19%为超重,超过标准体重20%便可诊断肥胖症,其中超出20-29%者为轻度肥胖;超出30-49%者为中度肥胖;超出50%者为重度肥胖。那么,肥胖儿童应如何进行膳食干预呢?
1
降低热能:膳食干预的关键是长期控制热量摄入,而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最快速的阶段,是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需要足够的热能和丰富的营养素来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目前研究认为,适量的总能量摄入、三大营养素占总热能的适当比值及三餐热能的合理分配是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关键。2
高蛋白饮食:建议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占每日总能量的20-30%或每日总量在1.5-2.0g·(kg·d)。高蛋白饮食模式被认为有助于减少体重的增加、改变身体成分,并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过量摄入氨基酸能增加机体的氧化作用,增加饱腹感,从而减少食物摄入,同时降低机体能量;高蛋白饮食意昧着更高的产热效应,其中动物蛋白比植物蛋白产热作用更强;在体重减轻和保持过程中,高蛋白饮食能保持或增加非脂肪组织,逐步减少体脂,改善代谢参数。
3
膳食脂肪酸:WHO建议脂肪的摄入量应该不超过每天总能量摄入的30%,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则不超过10%,建议用多不饱和脂肪酸取代膳食中的饱和脂肪酸。自然界比较常见的不饱和脂肪酸包括3大类:以茶油所含油酸为代表的ω-9不饱和脂肪酸,以植物油中所含的亚油酸为代表的ω-6不饱和脂肪酸以及以鱼油所含的20碳5烯酸(EPA)和22碳6烯酸(DHA)为代表的ω-3不饱和脂肪酸。研究显示,提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比值,可延缓肥胖发展并改善高脂血症、脂肪肝、胰岛素敏感性和体内葡萄糖平衡。4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WHO建议儿童和青少年每日糖摄入为每日总能量摄入的5%~10%。《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肥胖儿童每天糖的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而减少含糖饮料(如汽水、果汁饮料、运动饮料和果汁)的使用是减少热量摄入的有效方法。5
非产能营养素的减肥作用:膳食纤维是指不能被人体内源性消化酶消化吸收的糖类总称。膳食纤维摄入量增加与体重下降或减少体重增加有关,因为膳食纤维能影响食欲和能量摄入,其机制可能是直接通过物理效应,或者通过肠道细菌发酵产生的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的间接影响,增加食物黏性,对消化酶形成一种机械屏障,从而减慢胃排空的时间,增加饱腹感。而谷物,是膳食纤维最丰富的食物。
声明:本文文字转载、中国妇幼健康,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