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蒋竞雄博士,你的专属儿童生长发育专家。欢迎大家来到由我主讲的节目——儿童成长呵护30讲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判断孩子是否肥胖。这节课,我们来了解一下,胖孩子有哪些容易被忽视的营养问题。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营养过剩才会发胖,所以胖孩子一定不会缺乏营养。
事实上,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
孩子胖,只能代表孩子身体内的脂肪含量是过剩的,并不代表不缺少其他营养元素。胖孩子一般比较喜欢吃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反而更可能因为营养结构失衡,而导致营养不良。
这种情况,在医学界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作“隐性饥饿”。
所谓隐性饥饿,是指人体由于营养不平衡,导致缺乏某种营养元素,同时其他营养成分摄入过多,从而产生隐蔽性营养需求的身体饥饿症状。
这里的“饥饿”,是指身体对某一种营养元素的渴求,而不是指胃的饥饿感。
世界卫生组织把“隐性饥饿”定义为营养素摄入不足和营养失衡。也就是说,饮食种类不均衡,对于某些种类的食物吃得太多,而对其他食物吃得太少。
那么有的家长又会问了:胖孩子缺乏营养,那是不是不应该减肥,要多吃东西,补足营养才行?不然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的吧?
这种想法呢,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准确的。
我们上面说过,孩子肥胖,主要是因为体内脂肪过多。而减肥,也只是为了减去这部分多余的脂肪,并不是要减少其他营养成分的摄入。
所以说,胖孩子即使缺乏营养,也要控制体重。在减少体内脂肪的同时,补充身体所缺的其他营养元素,就可以了。
我曾经接诊过一个6岁的男孩,BMI达到了19.5,超过了6岁男孩肥胖临界值18.6,属于肥胖儿童。
但是同时,这个孩子被检查出缺维生素A,表现症状主要是晚上暗适应差,从光亮的地方到没有灯的地方,要很长时间才看得见;经常患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皮肤很粗糙,毛囊角化,摸上去像小米粒一样。
不少家长都知道,维生素A又称为B胡萝卜素,在动物肝脏、瘦肉、橙黄色蔬菜水果里面含量比较高。所以这位家长既担心孩子缺维生素A影响身体健康,又担心如果多吃这些食物会让孩子摄入更多的能量,会长得更胖。
我根据孩子的个体情况,制定了一套干预方案。
主要是让孩子多运动,多吃菠菜、柿子椒等蔬菜,每周吃2次动物肝脏,每次吃50克,每天吃一个鸡蛋,尽量不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适当少吃主食和水果。同时,每天补充国际单位的维生素A。
经过半年的调理,孩子缺乏维生素A的情况有了很大改善,同时体重也得到了控制。
那么,胖孩子经常容易出现的营养问题主要有哪些呢?
第一个是缺少蛋白质。
缺少蛋白质的孩子,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虚胖。
那么,怎样判断孩子是不是虚胖呢?
一是肌肉松弛,脂肪下垂,轻轻拍打的时候,肌肉有晃动的感觉。
二是食量不大,吃的东西并不多,但是身材却比较胖。
三是相较于一般孩子,更容易疲劳。
四是四肢经常有肿胀的感觉,尤其是下蹲的时候,小腿的肿胀感会格外强烈,同时下半身往往比上半身更胖。
五是脸色偏白,怕冷。
以上这五点,如果孩子符合其中的三点,基本就可以判断为虚胖体质了。
要想解决孩子虚胖的问题,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适当补充蛋白质,加强运动,同时少吃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
保证每天吃50克瘦肉,毫升纯牛奶,一个鸡蛋,这些都是优质蛋白,需要保障。
另外,不要吃肥肉,不要吃油炸食品。适当少吃主食与水果。
还要通过运动锻炼,减少体内脂肪。每天运动3—4次,每次30分钟至1小时。运动项目可以选择慢跑、游泳、足球、篮球,等等。
第二个是缺维生素D和钙。
我们经常听到的腿抽筋,就是缺乏钙和维生素D的表现。
小年龄的孩子缺乏维生素D和钙会患佝偻病,表现为盗汗、烦躁、睡眠不佳、生长不良,严重的会导致骨骼畸形,出现“O”型腿或“X”型腿,或者出现鸡胸。
3岁以上孩子缺乏维生素D和钙的时候,一般表现为抵抗力差,容易患呼吸道疾病或者消化道疾病;会出现腿抽筋,夜间更容易发生;由于缺维生素D和钙的孩子骨质不健康,孩子外伤后容易骨折;严重的表现为身高生长速度缓慢。
发生维生素D和钙缺乏的原因主要是摄入不足。维生素D基本上没有食物来源,一般可以由紫外线照射皮肤后转化而获得。
胖孩子一般户外运动相对较少,静坐时间较长,获得维生素D的机会较少。3岁以上的孩子,因为不常患佝偻病了,很多都没有常规补充维生素D。肥胖的孩子,由于身体脂肪含量较高,也会消耗一些维生素D。因此,胖孩子更容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
含钙丰富的食物,首推奶和奶制品,不少胖孩子喜欢吃甜食、甜饮料、膨化食品和油炸食品,却不喜欢喝奶。因此,胖孩子中,钙营养不良的不在少数。
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可以通过检测血中25-羟-D的浓度来评价,如果以ng/ml为单位,低于20属于维生素D缺乏,低于30属于维生素D不足,40-60是维生素D的理想状态,高于就是过量,高于就属于中毒。
钙营养状况可以通过检测骨密度来评价,这个检测结果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分别是钙摄入量、维生素D水平和抗阻力运动。
抗阻力运动就是蹦蹦跳跳的运动,比如跳绳、踢毽子、跑步等,胖孩子由于体重高,做这些运动比较容易疲劳,因此做得少,再加上胖孩子有维生素D和钙摄入不足的因素,因此胖孩子的骨密度通常偏低。
胖孩子由于体重高,骨关节承受的压力更大,加上骨质不健康的话,更容易患骨关节疾病。
维生素D和钙的补充,首先考虑多做户外运动和饮食补充。在阳光下运动,是补充维生素D和增强骨质健康的最佳方式,另外,适当补充维生素D滴剂也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每天补充-国际单位。每天都要吃含钙丰富的食物,首选喝奶,每天毫升,每天还可以吃50克瘦肉和一个蛋。需要注意的是,胖孩子在选择肉类的时候,最好吃纯瘦肉,最好是里脊的部分,不要吃牛腩、五花肉这种带有肥肉或筋膜的部位。如果这些含钙丰富的食物没有吃够量,可以补充毫克碳酸钙片。
除了上面这些食物以外,还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低热量的蔬菜类的小零食,比如小番茄、黄瓜、胡萝卜、白萝卜。直接吃就可以,不要用油炒。
这样,既能够让孩子吃饱,也可以避免孩子发胖。
第三个是缺铁。
缺铁的孩子,最明显的表现是学习能力下降,容易疲劳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差,上课爱做小动作,眼结膜苍白,等等。
本身就比较肥胖的孩子,在补铁与控制体重方面,同样要做好平衡。
补铁可以分两部分进行。
一方面是药补,吃一些葡萄糖酸亚铁口服液、四维亚铁口服液,等等,同时配合吃一些维生素C,因为维生素C可以促进人体对铁的吸收。补铁口服液与维生素C,都可以从药店购买到,根据孩子的年龄,按照说明书服用就可以了。最好的方法,还是遵循医生的意见,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
另一方面是食补。对于肥胖的孩子来说,通过饮食来补铁,一定要吃低热量的含铁食物。比如动物肝脏和动物血,是含铁非常丰富的食物,动物食品里面的铁,是血红素铁,铁的吸收率较高,可以每周吃2-3次,每次吃50克。
还有一些食物,含铁量也比较高,如黑木耳、海带、菠菜、苋菜、金针菇、香菇、芹菜,等等,也可以作为补铁的食物选择。
另外有一些食物,虽然铁含量很高,但同时热量也高,这样的食物,胖孩子就尽量不要吃了,比如芝麻、葵花籽,等等。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医院检查一下,看孩子是否缺乏某种影响健康的营养元素。早发现,早补充,以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好了,我们来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内容。
首先,帮助大家破除了两个误区。
“胖孩子不缺乏营养。”
“如果胖孩子被检查出缺乏营养,就应该先补充营养,不能再减肥,以免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这两种观点都是不科学的。
孩子身体胖,只代表孩子体内脂肪含量较多,并不代表不缺少其他营养元素。
胖孩子缺乏营养,家长应该做的是,在帮孩子补充相关营养元素的同时,通过运动与饮食调整,减少孩子体内脂肪。
补充营养元素与控制体重并不冲突。
另外,还教大家认识了什么是“隐性饥饿”。
最后,给大家介绍了胖孩子“隐性饥饿”最常见的三种情况,也就是胖孩子最容易缺乏的三种营养元素,并详细讲解了每种营养元素应该如何补充。
一是缺少蛋白质。胖孩子缺乏蛋白质,一般表现为虚胖。
可以每天吃50克纯瘦肉,毫升低脂纯牛奶,一个鸡蛋,补充优质蛋白。
同时每天运动3—4次,每次30分钟至1小时。运动项目可以选择慢跑、游泳、足球、篮球,等等。
二是缺维生素D和钙。胖孩子如果出现夜间腿抽筋,抵抗力差,容易患呼吸道疾病或者消化道疾病,外伤后容易骨折,甚至身高生长速度缓慢,可能是缺乏维生素D和钙的表现。
在阳光下运动是补充维生素D和促进骨质健康的很好方式,另外可以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和碳酸钙片,每天喝奶毫升。还可以吃一些脂肪含量低的瘦肉。
三是缺铁。孩子缺铁的话,一般表现为学习能力下降,容易疲劳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差,上课爱做小动作,睑结膜苍白,等等。
可以给孩子吃葡萄糖酸亚铁口服液或四维亚铁口服液,搭配维生素C,促进铁的吸收。同时吃一些动物肝脏、动物血和瘦肉,另外,也可以选择黑木耳、海带、菠菜、紫菜、苋菜等富含铁的低热量食物。
在本节课的最后,还要给各位家长留一个作业。
回家以后,根据本节课讲过的内容,观察一下孩子是否存在“隐性饥饿”的情况。必要时,医院检查一下是否缺乏某种营养元素。如果确实缺乏,医生会根据孩子的个体情况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家长可以同时参考本节课讲过的内容,帮助孩子调理一下身体。
本节课,我们讲了胖孩子容易被忽视的营养问题。下节课,我会针对胖孩子容易出现的性发育异常问题,为大家进行详细的讲解。
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或者想法,可以在节目下方评论留言,我会不定期为大家答疑解惑哦。
我是蒋竞雄,让我们从科学的认知和方法入手,全面呵护孩子的健康与成长。
下期节目,我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