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国家和人民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年,我国党中央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并针对我国青少年群体,在《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提出要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
年12月12日,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季浏团队在上海也发布了《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行动方案》,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得到高度重视。
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显示:年全国6至22岁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达到优秀和良好的占23.8%,虽然呈上升趋势,但是整体的达标率仍不理想,且近视率、肥胖率还在增加;在体质健康达到优良水平和校外锻炼一小时的比率上,初三学生均高于高一学生。
可见在进入高中后,学生的健康状况明显下降,这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高中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和升学压力,身体健康状况表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心理问题也愈加凸显。
且目前处于特殊的疫情时期,各地实行封闭式管理,各个学校也开展线上教学,这更加减少了学生们的体育活动时间,增加了安静端坐不动的时间。
长期的安静端坐行为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危害,如影响心肺功能,增加体脂率,降低肌肉在力量和耐力上的表现,降低生活质量,甚至还会危及到心理健康、睡眠及其他社会行为。
除此之外,还有研究表明,体重超重者是社会性体格焦虑的易感人群;体育锻炼量与社会性体格焦虑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综上所述,高中生目前的身心状况令人堪忧,因此,本文对高中生的健康体适能、社会体格焦虑与安静端坐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为丰富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理论添砖加瓦。
理论意义目前与安静端坐行为相关的研究丰富,研究者的发文主要集中在医学和体育学两个领域,有大量的文章探究安静端坐行为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但是从社会体格焦虑等心理角度进行的相关研究有限,对安静端坐行为从身体、心理双层面进行的研究须持续深入。
因此,本文拟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从身体和心理双重角度剖析健康体适能、社会体格焦虑与安静端坐行为的关系,并探究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丰富相关研究理论。实践意义自从安静端坐行为被纳入影响人们生活健康的又一大杀手,安静端坐行为在世界上受到了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