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家中才有“孩子”
往下面看必有收获,图文略长
刘海涛
心理督导师
高级心理咨询师
心路明心理创始人
为什么减肥容易失败,心理学告诉你原因
你最想减肥是什么样的时候?
“感到自己衣服有点紧绷”的时候。
这可是有调查研究作为基础的答案,我个人也是这样的。去年买的M码的裤子穿不上,宽松版变成“紧身裤“,勒得肚子上“游泳圈”都在打颤。还有一些其它的原因,综合在一起,让我们狠下决心——减肥。
决心,管住嘴,迈开腿。不吃晚饭,戒掉碳水,代餐……然而坚持了半个月,就开始忍不住暴饮暴食。不花钱的减肥是没有灵魂的,所以花了几千或上万报了个私教课,被教练虐到浑身酸痛,1个月不到,站到体重秤上迎头一个暴击,没瘦。
WHY你有决心减肥,所以你下决心要减肥。你相信自己的意志力足够强大,但一次次的打击,让我们对意志力越来越感到怀疑,你开始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毅力的人。我想告诉你其实,这不是你有或没有毅力的事。心理学有研究,减肥失败,90%都是“心理”在作祟。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单纯地把胖当作一个生理问题,却忽略了它背后的心理因素。
一个约定俗成的结论是,肥胖人士是完全可以通过自愿决定少吃、多运动来逆转肥胖的,这是真的吗?不论什么样的减肥,都经常让肥胖者节食、运动在结合相应的减肥方法来完成减肥。为了让减肥有效果,还会警告其肥胖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肥胖者减轻了体重,或者说都可以让体重有所下降。但是,这其中回出现体重反弹,就会让主张节食的人想“看来他们是没有控制饮食的意识,所以他们才会那么胖。”还有的人呢想减肥,就去寻求减肥食谱,但是,真到实际操作的时候,却发现根本不能坚持使用减肥食谱。这就导致一个最终的结果,一公斤肉也减不下来。
有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摆在我们面前。事实上,本该降低体重的这些人,是越减越肥。只要没有引起肥胖的器质性病变,体重增加的背后其实百分之七八十以上都是内在心理起了决定性作用。就好像一个正在强迫自己进食的人,他并不一定是个贪吃的人,他很可能是在寻找某种安全感,亦或者是在填饱自己“饥饿”的精神世界。
吃,对于他们来说可以缓解内心的焦虑、可以缓解无意识的恐惧,所以他们一直吃、一直吃,由此来获得安全感,嘴上的满足所带来的满足感,可以补偿内心的不满足感。简单点说就是,很多时候,你吃得太多,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饿,而是因为心理需要,也就是心理学上常见的情绪性进食。
风从哪里来?
——树欲静,而风不止!
(助人自助,助人为乐,欢迎将我们分享给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