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国家足球队扬科维奇称,所有球员的体脂率都在10%以下,达到了他要求的标准。这是自2月24日扬科维奇出任国足主帅后国足队的最大变化。
在扬科维奇的执教下,体脂率超过10%的队员都不能上场。因为他认为,想在高强度对抗中获胜,必须要有强壮的身体,一个体脂率15%的球员,不可能踢出高水平的比赛,这是中国队争取参加年世界杯的先决条件。在这个新闻里,体脂率这个并不常用的健康指标成了“主角”。体脂率顾名思义,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又称体脂百分数,是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评价肥胖水平最直观的指标。
这个听上去很重要的指标,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却不高,为什么呢?
体脂率的评价作用一般来说,女性体脂率的正常范围是25%~31%,男性体脂率的正常值小于25%。但是,体脂率会随着年龄发生变化,年龄越大往往体脂率越高。
而体脂率水平过高的人,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几率会大大升高,尤其腹部脂肪堆积对各种慢性病发病和死亡的贡献极大。
体质指数(BMI)和体脂率都是评价肥胖的指标。体质指数只需要测量体重,而成年人身高基本不会变化,即可通过计算方便获得BMI,但是它对于肌肉丰富的人却不准确,因为他们通常体重大,算得的BMI高,实际并不肥胖。而体脂率是评价肥胖程度和减肥效果的首选指标和最直观的指标,在一系列肥胖评价指标中地位卓越。
WHO推荐体脂率评价肥胖的标准为男性≥25%,女性≥35%。不过,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体脂率水平存在较大差别,我国地域辽阔、民族多样、人口众多,制定适合我国居民的体脂率标准需考虑诸多因素,上面的标准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体脂率不是越低越好虽然体脂率过高会导致肥胖症、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某些癌症发病率的升高。生活中,应当控制好我们的体脂率。不过,不少健美健身人群一味追求高肌肉,低体脂;甚至有些人认为体脂率越低,身材就一定越好,线条就越明显。这些观点也是错误的。
其实,体内的脂肪并非一无是处。首先,脂肪能够为人体贮存和提供能量,起到节约蛋白的作用;其次,皮下的脂肪起到隔热保温,维持体温正常和恒定的作用,体内的脂肪组织对器官有支撑和衬垫作用,保护器官的正常运转;最后,脂肪还是细胞维持正常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成分,并参与机体内分泌功能。
盲目追求低体脂只会让人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甚至出现器官功能减退。此外,由于体脂含量过低所引起的电解质失衡还会导致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所以,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合理判断健康情况,不要盲目追求低体脂率。
家用体脂秤准确性易受影响对于体脂率的测量,包括公式计算法、皮褶厚度法、生物电阻抗法、双能X射线吸收法,以及水下称重法等多种方法。在早期,由于测量体脂率的设备沉重,价格昂贵,测量方法复杂等原因,临床上的应用并不广泛,通常是针对临床病人的身体成分测量,或针对运动员等特殊人群的体成分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人体成分分析仪的使用增多,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科学研究中直接通过体脂率评价肥胖的应用大幅增多,体脂率在评价肥胖水平中的应用愈发广泛,测量体脂率的仪器才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
常见的家用体脂秤大多采用生物电阻抗法(BIA),是以让微量电流通过身体,通过测量电流通过的难易程度(脂肪和其它身体成分不同,电阻较高)来推算出人体脂肪的含量,简单方便并且耗时也比较短。不过,其准确性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首先,由于家用体脂秤上人体接触电极片的部位有限,所以得出的体脂率存在一定的误差;其次,进食、喝水以及洗浴都会造成体脂率测量的偏差,甚至站姿的改变等都可能会影响体脂秤数值的变动;最后,家用体脂秤软件的数据大部分采用了相关年龄段人群的大数据经验值作为参考,更改自己的身高、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会直接导致体脂率的变化。
所以,家里的体脂秤适合在每天同一状态下测量体脂是不是有下降的趋势。至于真实的体脂率到底是多少,医院详细检测,这个重要的指标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也并不高。
不过,相信假以时日,技术进一步成熟,更精确的家用甚至可穿戴式的体脂仪会陆续推出,让我们能更方便、直观地评价自己的肥胖程度。#国足全员体脂率未超百分之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