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1日是第17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健康体重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肥胖不仅是许多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其本身也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为一种慢性疾病。
《健康中国行动(~)》明确成年人健康体重标准:成年男性腰围小于85厘米,女性腰围小于80厘米,并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kg/㎡~24kg/㎡。
正确认识体重,学会自我评估
首先我们应该先认识什么样的体重是正常体重。衡量是否超重肥胖,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去评判:
身体质量指数(BMI),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重要标准。
BMI的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m])2
BMI18.5kg/㎡为偏瘦;
18.5kg/㎡≤BMI23.9kg/㎡为正常体重;
23.9kg/㎡≤BMI27.9kg/㎡为超重;
BMI≥27.9kg/㎡为肥胖。
腰围(WC),围绕肚脐的腰部水平围长,是反应脂肪分布和脂肪总量的综合指标。腰围的正常范围:男性:85cm,女性:80cm,大于则代表超重或者肥胖。
人体成分分析:目前家用的体脂秤可以很好的分析出人体成分,想医院用专业的人体成分测试仪器。体脂率男性的标准是15%-20%,女性为25%-30%,内脏脂肪等级为1-10个等级,大于则为超重或者肥胖。
慧吃慧动保持健康体重
慧吃——控制热量,不减质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
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每天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坚果食品
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合理搭配。
每天摄入谷类食物-g,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g;薯类50-g。
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
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不少于g的新鲜蔬菜,深色蔬菜应占一半
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摄入量相当于每天ML以上液态奶
经常吃全谷物、大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鱼禽蛋类和瘦肉摄入要适量,平均每天-g
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者-g,蛋类-g,畜禽肉-g
少吃深加工肉制品,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
慧动——平衡热量,提高代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人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步,每周至少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分钟以上。每天进行适宜运动,保持身体的活力和健康,帮助大家维持健康体重。
量体重
体重正常的人,每周可以选取一到两天,起床便后空腹称体重,是监控体重的好方法。一般来说,体重的浮动范围在0.5-1千克之间是正常的,如果超过这个范围,那么就要注意调整饮食和运动了。
而对于已处在超重肥胖的人来说,就需要把减肥纳入计划了。称量体重也就更频繁了,可以根据体重的变化来判断饮食运动是否合理。
数字化管理助力科学减重
慧吃慧动的理念可以帮助人们获得适宜的体重,同时,通过智能化工具,充分利用数据进行数字化管理,可以更安全科学的进行减重。数字化健康体重管理是指借助健康应用和可穿戴设备工具来辅助个人管理和监控自己的体重和健康状况(如步数、心率、睡眠质量等)。
下面是一些数字化健康体重管理的常见方法和工具:
称重设备
数字化体重称可以测量体重、体脂肪含量、肌肉质量等指标,并将数据自动同步到健康应用上。
智能手环/智能手表
这些设备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测心率、步数、消耗的卡路里等数据,并与手机应用同步,提供全天候的健康监测。
用智能体脂秤每天称重并且记录在APP里面,形成体重变化的趋势图;同时,利用智能手表设置每天的运动量目标,把体重和运动量数字化,上传至健康应用,进行精确的管理。
健康应用APP
健康管理应用可以帮助用户记录体重、饮食、运动、睡眠等数据,并提供数据分析和健康建议。这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生活方式以维持健康体重。
数字化健康管理平台
在线平台可提供用户健康监测数据,建立用户个人健康档案;同时,可帮助专业的健康管理者为用户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运动计划等健康管理计划并指导用户实施健康计划。
数字化健康体重管理的优势在于用户可以实时监测自己的体重和健康状况,提供更便利的健康管理方式。数字化健康监测的发展也有望推动医疗领域的进步,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医疗健康专业人员更好地进行疾病管理。(来源:四川省健康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