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个国家成人和儿童的BMI趋势研究
总体趋势增长
西欧、高收入英语国家和亚太地区增长趋势放缓
东亚和南亚的肥胖数激增
而WHO最新数据:
年以来,世界肥胖人数已增长近三倍。
年,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逾19亿(39%)人超重,其中超过6.5亿(13%)人肥胖。
年,超过3.4亿名5-19岁儿童和青少年超重或肥胖。
世界多数人口所居住的国家,死于超重和肥胖的人数大于死于体重不足的人数。
根据年的数据,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
是不是很意外,没想到肥胖的人居然这么多了,但其实只要你仔细观察身边,你会发现确实越来越都的人已经属于超重肥胖了!
肥胖不仅仅是让我们的身材走样,变得不那么好看,更重要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肥胖是一种疾病。
超重和肥胖的定义:可损害健康的异常或过量脂肪累积。
肥胖:由于体内脂肪的体积和(或)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加导致的体重增加,或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通常用BMI进行判定。
超重:介于正常和肥胖间的身体状态。通常以24≤BMI<28kg/m2作为判断标准。
注意:BMI是筛查指标,而过剩及不正常的脂肪分布是诊断指标!
肥胖相关的疾病
肥胖不仅是一系列疾病的重要诱因,造成了身体于心理的双重伤害,也将由肥胖引起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的疾病经济负担。
直接经济负担是指由于治疗肥胖和其引起的相关疾病所直接消耗的经济资源,包括门诊和住院的医疗服务和药品的费用。
间接经济负担是指由肥胖引起的机会成本的损失,包括劳动时间的减少和劳动能力的降低等。
如果说肥胖趋势和当今社会食物富足有关,那么为什么同样是在24小时美味围绕的环境下,每个人的体型却大相径庭?肥胖是否有规律可循?
我们在进行体重管理的时候需要了解致胖的复杂多因素,对肥胖原因进行,达到个体化体重管理的目的。
不同的因素会导致不同的肥胖类型,如果不了解根本原因,没有解决掉,就算瘦下来,还是会继续胖起来的。
来看看你是属于哪种?
肥胖的病因
1、能量摄入过多
主要病因
2、活动量过少
活动过少和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
城市化、交通方式的改变以及更多地采用静坐活动(如看电视、电脑等)
3、妊娠期营养因素
孕期体重增加过多其子女日后更易发生肥胖
出生时为低体重儿或巨大儿妊
4、人工喂养及辅食添加
失去了母乳喂养所特有的奶量自动调节机制
吸吮较母乳省力,往往摄入过多
5、其他
遗传因素
情绪创伤(父母离异、死亡等)
心理异常(因溺爱造成胆小、依赖、孤独等)
肥胖的医学营养治疗
面对减肥中如此复杂的各类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呢?
形象与心理(少儿与成人)
肥胖的危害各种慢病
减重的好处
寻求支持
制定合理的减重计划
持之以恒
要想解决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对方,如何了解呢?您可以先询问具体情况。
询问的问题应包含:肥胖患者自身病史,减肥史;家族代谢相关病史及肥胖史;吸烟史及用药史。
询问患者的减肥史:辅助综合评估患者的依从性、减重意愿,能帮助制定适宜的减重方案。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版推荐:24h饮食回顾(食物频度表)饮食调查还应当评估患者的饮食行为,包括购买食物、食物准备时间、外出就餐、饮食/饮酒习惯、吃饭速度、进食规律、口味倾向、健康饮食意识、零食习惯等多个维度的测量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版推荐:生活方式调查表
常用生活方式调查应包括日常身体活动(工作相关、交通相关、家务相关)、屏幕时间以及运动习惯等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版推荐:肥胖/超重者医学营养治疗的阶梯疗法
BMI:24-28Kg/m平方,腰围超标,这类属于利用人们的渴望。主要通过饮食、运动、心理治疗、行为干预,健康教育。
BMI:在28-35Kg/m平方,如果基,础治疗无效,将采用药物+生活方式进行。
BMI:≥35Kg/m平方,存在危险因素,或者严重时的肥胖并发症。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我的手术+生活方式进行看到。
根据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版推荐
按减去现有体重5%,10%,15%划分,减肥周期3-6个月。
初级目标:体重下降≥5%
中级目标:体重下降≥10%
高级目标:体重下降≥15%
减重目标应注重身体成分的管理!
注意:
减重不完全代表减肥,有可能来自身体的细胞内外业和/或瘦体组织的损耗
减肥不一定有明显的减重效果,如搭配运动训练可增加肌肉组织量
注意监测体脂肪与三围变化
减重膳食模式经许多研究证明是有效果的
但人群研究中几种膳食模式未发现显著性差异
可能原因考虑肥胖的个体化因素
推荐不聚焦于单一宏量营养素,而采用限能量平衡膳食。
尽管三大营养素的改变并没有明显影响减重的效果,但是降低膳食能量密度、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可以明显加强减重饮食的效果。
运动方案注意前期的风险评估,个体化调整!
AACE推荐:
有氧运动>min/周,在1周内非连续性3–5天进行。
抗阻力运动2~3次/周,包含一系列重复肌肉练习
改变久坐的习惯
需要考虑个体限制需要再运动教练或者物理治疗师指导下进行
中国专家共识:
推荐采用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运动的模式预防与治疗超重或肥胖B级
与单纯的饮食或运动相比,饮食结合运动的减重效果更加显著B级
种类(Type):单纯超重肥胖:有氧运动为主+抗阻运动超重肥胖伴肌肉衰减:有氧运动+抗阻运动+蛋白质营养支持
频率、强度、时间(FIT):每周至少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75分钟剧烈有氧运动,再加2次以上抗阻运动(基于心血管疾病和慢病预防)渐进性将运动时间增加到每周-分钟(平均每天65分钟)可促进减肥效果的长期保持
注意:运动减肥效果可能受遗传因素影响!
慢病患者的减脂要点
不同慢病营养治疗原则不一样,在减重饮食的基础上依然要遵循这些饮食原则。
有什么慢病?脂肪肝糖尿病肾病冠心病…
限制总能量的平衡膳食,然后调整营养成分膳食!
越低越好?——个体化!各种热闹减肥方法?
不吃!不吃!还是不吃!
①中国居民膳食宝塔
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改变久坐习惯
①有氧运动②抗阻训练
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方式+坚持的运动
良好的饮食方式:好的饮食习惯+定量饮食
坚持运动:无——有;有氧;有氧+无氧
在摄入饮食的狮虎,定时、定量平衡饮食的基础上均匀减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根据不同的疾病在选择上相对性的倾斜,还是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进行挑选:
主食:粗+细,量
蔬菜:叶+瓜,量
肉类:瘦+烹调方法,量
水果:量+吃的方式,量
油脂及其他食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