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TheLancet)发表的一项全球分析表明,年全球儿童青少年的肥胖率约为年的四倍。在成年人中,女性的肥胖率增加了一倍多,男性的肥胖率增加了近两倍。截至年,全球共有1.59亿儿童青少年和8.79亿成人罹患肥胖。
全球肥胖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总数已超10亿。体重过轻率自年以来有所降低,使得肥胖成为大多数国家最常见的营养失调形式。
“提到肥胖,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吃得太好,“营养过剩”了。但实际上,肥胖和体重过轻都是营养失调的表现形式,胖人也可能营养不良!”绿瘦体重规划师解释。
为什么胖人也会营养不良?
肥胖症是指体内贮积的脂肪量超标,是一种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原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生机制是因为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体内脂肪过度蓄积和体重超常。
但需要注意的是:脂肪过剩≠营养过剩。
通常大部分超重人士更偏爱一些高脂肪和高热量的食物,而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吸收过少,使得体内某些营养物质过多,而必需的一些营养物质过少,这样就会导致营养不均衡,出现营养不良。
而这种因为营养不均衡或者缺乏某种营养元素,同时在其他营养成分上过度摄入,产生的隐蔽性营养需求的饥饿症状,在医学上被称为“隐性饥饿”。
哪些人群可能存在“隐性饥饿”?
1、儿童和青少年,怀孕和哺乳期妇女,他们对营养素的摄取需求较高,常常因为摄入不足而导致缺乏;
2、偏食、挑食、用零食替代正餐者,这些人往往难以从膳食中摄取足量的微量元素;
3、慢性胃肠炎患者,因消化吸收障碍,不能正常获取微量营养元素;
4、肥胖人群,因为体内某些营养物质过多,而人体必需的一些营养物质吸收得过少,这样就会导致营养元素的缺乏。
“隐性饥饿”有哪些危害?
”在世俗的观念里,吃不饱才叫饥饿。但实际上,因为营养不均衡导致的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给身体带来的隐性危害,更需要引起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