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的危害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怎么吃,决定你是怎样的一个人
TUhjnbcbe - 2024/2/24 8:32:00

想颠覆体重,也许你应该先颠覆你的认知。

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过减肥的念头,甚至是已经有过具体否实际行动,如节食、改吃低脂低热量食物,甚至是服用相关的减肥药物。但好景不长,过了一段时间后,体重往往会反弹。

我也不例外,以前总是想通过节食或跑步来减肥,但总是不成功,甚至可以说是适得其反。

直至我看到了这本书——《减肥不是挨饿,而是与食物合作》,我才开始明白,原来我的初衷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我的目标不应该是减肥,而应是维持或改善身体状态,而这需要我们“与食物合作”。

这本书彻底颠覆了人们以往的减肥观念和认知,它明确地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肥胖不是身体问题,而是心理问题;减肥不应该通过挨饿,而应该选择“与食物合作”。许多人之所以吃得太多,并不是为了满足身体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心理的需要。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该书引爆了一系列颠覆性的方法,不仅让上千万人彻底告别肥胖,获得了好的身材,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心理也由此变得更加健康,生活和工作都获得了全面的提升。

也许你跟我一样好奇他们到底是如何做到的,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01关于“与食物合作”,你不能不知道的十项重要原则

什么是“与食物合作“?简单来说就是我们通过聆听和尊重身体内部发出的信号(如饱胀感和饥饿感),用食物直接满足自己身体的需求。

那如何实现“与食物合作”呢,书中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与食物合作”的十项重要原则他们分别是:

1.原则一:摒弃节食心态。不要再相信那些所谓的轻松、简单的节食宣传或介绍了,因为到最后,你得到的往往是体重反弹,甚至比以前更重的结果。

2.原则二:尊重自己的饥饿感。饥饿感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的一种感觉,我们能明显感受到它的存在,证明我们的身体是如此的健康而有活力。尊重自己的饥饿感,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求我们用食物去填满自己的胃。

3.原则三:与食物和平相处。如果说我们总是告诉自己不能或不应该吃某种食物,那么这将使自己很容易产生强烈的缺失感。而为了填满这种缺失,我们会更加无法控制旺盛的饮食需求,从而暴饮暴食。

而我们在暴饮暴食时,不也会常常念叨这几句话来自我安慰吗——“吃饱了,才有力气去减肥”、“吃完这顿,我就开始减肥了”、“在正式开始减肥前,我一定要吃个够”……

4.原则四:赶走食物“警察”。我们的脑海中都住着一个食物警察,每当我们刚想触碰那些美味的食物时,他就会蹦出来大喊大叫:“不能吃,吃了你又会胖好几斤!”让我们始终沉浸在强烈的负罪感中不可自拔。因此,赶走“食物警察”,是重新做回“与食物合作者”的关键一步。

5.原则五:感受自己的“吃饱感”。感受自己是否吃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时候,看见美食,或者是饥饿感过于强烈,我们会不知不觉地往嘴里塞各种食物。直到当吃到撑不下去,甚至感觉不太舒服的时候,才会突然发现,自己其实早就吃饱了。而这时,其实我们往往已经吃的过多了。

原则六:发现满足因子。每当吃到满意或者惊喜的食物时,我们内心的那种愉悦感是难以言喻的。如果我们能学会让自己感受到这种愉悦,也许不用吃太多,我们就已经“饱”了。

原则七:不要用食物应付情绪问题。每个人都难免有心情起伏的时候,此时应当要找到安抚、宽慰和转移情绪问题的正确办法,而非食物。

原则八:尊重自己的身体。世上的人千千万万,你就从来不质疑那些异常简单、主要按身高来制定的身材标准吗?要知道,一个穿40码鞋的人,要想把脚塞进37码,这是多么的不切实际与痛苦!

原则九:锻炼是为了让自己感觉更棒。不要本末倒置啦,朋友。运动本来就应当是为了我们自己更舒服、更精神,而非消耗多余的卡路里。

原则十:尊重自己的健康——温和营养。我们不会因为一次点心、一顿饭或一天的进食而变胖,更不会因为偶尔少吃了某样食物就营养不良。只有长期的饮食习惯才会对我们身体产生影响。

02尝试“与食物合作”,我就做了这几点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书中提到的理论,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尝试,我主要做了以下这几点:

1.遵循原则一:摒弃节食心态。

经过反思,我意识到我的体态达不到自己的理想状态,大部分情况下还真不是因为我吃的太多,反而是因为我遏制了自己的进食欲望,或者说是用其他食物来代替自己真正想吃的食物,导致节食后更容易出现暴饮暴食的情况。

因此,这一点上我们应该:

1、认识并承认节食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危害;

2、意识到节食心态并思考背后的真正原因;

3、摆脱节食工具,如体重秤或体脂称等,不要受那些数据桎梏。我们的身体状况到底怎么样,我们自己其实是最清楚的,应当听从自己内心发出的直觉信号。

2.牢记原则七:不要用食物应付情绪问题。

高兴时喜欢大吃一顿来庆祝,伤心郁闷时也会借吃喝来发泄,甚至无聊时也会忍不住找一些东西来吃一下,可能是一些朋友的生活常态。

我有个同事就是这样,每天下午5点左右(我们6点下班),基本完成今天的工作后,她都会忍不住拿出各种小零食在那里吃,一直吃个不停,基本每天都是如此。

我们就好奇了,问她你每天到点都饿了吗,怎么就天天都吃呢?她愣了一下,说我不饿呀,我只是习惯了,到了这个点,有点小无聊,就吃点零食打发一下时间。果不其然,每到月底,她又会抱怨她比上个月胖了多少多少斤。

鉴于我同事的前车之鉴,我再次认识到——很多时候,进食真的不是为了满足身体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心理的需要。因此,别人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是悲不少吃,欢不多吃!

3.践行原则九:锻炼是为了让自己感觉更棒。

虽然说我由小到大最擅长的运动都只有跑步,但我实在是不怎么喜欢跑步。以前总想通过晨跑来锻炼一下,顺便减肥,但每次都坚持不了多久,就中断了计划。

后来,经过认真反思后,我意识到晨跑不适合我,因为我对此没有太多的兴趣。那我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后,我发现户外运动可能才是属于我自己的锻炼方式,因为我喜欢观赏各种因季节变化的植物,喜欢探索未知的前方,更喜欢到处走走看看。

就这样,现在的我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去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如登山、徒步、骑行等等。平时则是更多选择去我家的菜园子晃悠一下,如瞄瞄杨桃是否开花了,瞅瞅百香果是否熟了,查查是否有贪吃的小鸟偷吃无花果……

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一边阅读,一边实践,一边调整,也许才是使用此书的正确方法。

03结语

总有人会在我们耳边灌输各种焦虑,如“一个无法控制自己体重的人,肯定也无法控制自己的人生”,“一个人连自己的体重都控制不了,还能控制什么?”等等。

但这时的我们应当学会认真思考,体重真的能代表、反映我们身体的真实情况?答案当然是不能。牢记,应当聆听自己内心的直觉信号,仔细察觉自我身体状况,而非体重称上的那个数字!

怎么吃,决定了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成为一个“与食物合作者”,我们要做的,并非一步到位实现完美,而是通过不断进步,收获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健康。

1
查看完整版本: 怎么吃,决定你是怎样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