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九姑娘~
在多数人的观念中,认为体重轻就是脂肪少,也更健康。
但事实真的如此么?
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的脂肪来维持自己自身魅力和身体健康,除此之外,其余的脂肪均被广大群众视为是多余的,是女士美丽和男士帅气的天敌。
但是你知道吗?
体重轻,不代表少的是脂肪,还有可能是水或者其他物质。所以大多数人都在盲目的“减重”,却又摆脱不了多余脂肪的困扰,始终不见成效。
其实比起瘦身,你更应该先分清楚脂肪的种类,全面了解各种脂肪的差异,最后再去找适合自己的有效的瘦身方案。
Q
脂肪类型分辨方法
A
肥胖分为两种,一种是内脏脂肪过多,另一种是皮下脂肪过多。
肚子很大,抓起来很硬就是内脏脂肪过多,这种肥胖称为苹果型肥胖。
但有的人是皮下肥胖,皮下脂肪相较于内脏脂肪抓起来会相对较软,它更容易聚集在臀部和大腿,称为梨型肥胖,女性比较容易出现这种,男性比较容易出现腹部肥胖。
Q
什么是皮下脂肪?
A
皮下脂肪是贮存于皮下的脂肪组织,在真皮层以下,筋膜层以上。(也就是我们平时所了解的身体上可以摸得到的肥肉)与贮存于腹腔的内脏脂肪组织和存在于骨髓的*色脂肪组织对应,共同组成人体的脂肪组织。
人体的脂肪大约有2/3贮存在皮下组织。它有保暖的作用,但也不宜过多,否则也会导致肥胖。很多女性的肚子比较大,但用手触摸是比较软的,这种相对来说比较好减。
建议
脂肪堆积在下半身,皮肤松弛、下腹部皮肤皱壁厚、大腿根部脂肪囤积等。想要通过锻炼减掉皮下脂肪的朋友需要注意:皮下脂肪并不是靠卷腹等局部锻炼能够去掉的,要想减少局部脂肪,必须在全身锻炼的基础上(游泳是不错的选择),再进行局部运动(仰卧起坐),才会达到良好的效果,并且还要注意控制饮食(全身减脂,局部塑形),但在减肥过程中,要补充优质蛋白以此来紧致皮肤,以免减肥后皮肤松弛。
Q
什么是内脏脂肪?
A
内脏脂肪过多对身体的伤害是比较大的,它相较于皮下脂肪来说危险系数比较高。会引起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很多男士从外表看,如果肚子比较大,用手触摸感是比较硬的,说明内脏脂肪较多。
在日本,作为简单地调查的方法,如果男性腰围(肚脐周围直径)达到85cm以上,女性90cm以上,就会被怀疑为是内脏脂肪型肥胖。想要减掉内脏脂肪的朋友需要注意:油炸食品你要禁止食用了!
建议
虽然包裹内脏器官的脂肪危害比较大,但想除掉它们比较难,先要击败内脏脂肪,必须在运动、饮食、睡眠以及压力管理方面做功课。
不同部位脂肪组织的差异
1、形态差异:
脂肪组织由大量的脂肪细胞、血管和神经组成。
脂肪细胞有大有小,小的脂肪细胞可在机体进食后高效吸收甘油三酯并储存,而大的脂肪细胞容易引起胰岛素抵抗。
因此,脂肪细胞体积越大,其能量储存功能越弱,致代谢紊乱作用越强(但有争议)。
内脏脂肪含有大量的大脂肪细胞,而皮下脂肪含有更多的小脂肪细胞。
2、血供差异:
与皮下脂肪相比,内脏脂肪含有大量血管与神经,血供丰富。在肥胖人群中,腹部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的总血流量可高达ml/min。
内脏脂肪组织的静脉直接灌注入门静脉,其代谢产物直接进入肝脏,进而将肝脏暴露于游离脂肪酸和其自身分泌的脂肪因子之下,引起胰岛素抵抗。
3、功能特征:
脂肪组织并不仅仅是储存能量的器官,到目前为止,发现的脂肪组织分泌的生物活性因子已超过50种。
皮下脂肪组织是瘦素生成的主要来源,而内脏脂肪组织释放的IL-6与TNF-α则比皮下脂肪组织要高。
影响机体脂肪分布的因素
1、性别:
男性的内脏脂肪占总体脂含量的10%~20%,绝经前女性内脏脂肪仅占总体脂含量的5%~8%。
女性体脂以积聚于髋部、臀部、大腿的皮下脂肪为主,男性以积聚于腹内的内脏脂肪为主。
由此在临床上男性常表现为“苹果型肥胖”,而女性常表现为“梨型肥胖”。前者更易引起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因为体脂分布的性别差异,女性在绝经前较男性有更强的心血管保护能力。
2、年龄:
不论是正常体重或者是肥胖人群,内脏脂肪组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男性增长幅度大于女性。
3、遗传:
遗传影响体内脂肪含量与脂肪分布特点。
剔除年龄与性别影响,体重指数和皮下脂肪遗传度不超过5%,而内脏脂肪遗传度是56%。
4、饮食:
饮食控制对内脏脂肪的下降影响更大。
女性肥胖患者,每降低1kg体重,内脏脂肪组织绝对值相应减少3~4cm2,相对值相应减少2~3%。
如果饮食控制减重约12kg,内脏脂肪组织将相应减少30~35%。
5、运动:
运动对皮下脂肪及内脏脂肪的影响目前尚无一致报道,可能是因为目前的测试手段很难精确测定特定区域的脂肪。
总结,人体的脂肪组织具有异质性,内脏脂肪组织有明显的致胰岛素抵抗、更强的代谢活性作用,而皮下脂肪组织则可能对机体代谢产生良性影响。
因此,超重/肥胖者除了测量体重之外,更要关心自己脂肪分布情况,也就是内脏脂肪含量是否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