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的危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独家检测肠道检测人,胖的原因找 [复制链接]

1#
刘*连工作室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05/9277052.html

所有公号都是评测吃的喝的,

只有我们能测“拉”的,

这一测,竟还是多份

分析了这些“粑粑”大数据,

有些话不得不说。

精华导读:

1肥胖和糖尿病,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甜蜜负担

2肠道菌群问题不容忽视,菌群结构不合理是常态

3菌群有缺陷,与相关疾病有密切关系

4我们不建议随便补充益生菌的原因

沉重但甜蜜的两个话题

月巴月半,你最不愿聊的话题

台风利奇马的巨大杀伤力,让我们着实心疼那些参与抢险救援和现场报道的无名英雄们。但还是有一个记者在无意间出了名,他,就是新京报的记者俞金旻。

图片来源于新京报视频

看这吨位,让人真是又心疼又想笑。这一次,他也如愿为自己赢得了“台风专用记者”的美誉,也应了古人的那句话:

养肉千日,用肉一时;

台风再大,有肉不怕。

可现实是,99.%的人都不愿意自己和“月巴”扯上半毛钱关系。好奇心害死猫,我以“肥胖”为名,随手搜了下粉丝群的聊天记录。

我滴个乖乖,仅-年上半年,所有HT群里提到的话题就高达次。

这是什么概念!!!

你过得好,

别人不知道,

但你稍微一胖,

所有人,

都第一时间发现了。

粉丝群里这些精致的girl们,除了哭天抹泪地要瘦脸,瘦腰,瘦胳膊瘦大腿的,还有不少替老公的啤酒肚操心的(为什么就没有一个想要瘦胸的)。

之前我们写过一篇文章,讲到有没有健康的胖子(传送门--做个健康的胖纸?做梦!),提到胖人的健康风险永远比健康人群要高。在科研汪汪汪的我看来,哪里胖都比不得肚子大更可怕(赶紧一棍砸醒你身旁那个睡得死沉的队友,一起看下面这段)。

就在今年,一项纳入15万多人,跟踪25年的超大规模研究刷新我们的认知。相比正常人,超重且“大肚子”死亡风险高16%,是不是很恐怖?别急,那些体重正常的“大肚子”,死亡风险竟然达31%,这比超重且肚子大的人群死亡风险还要高。从单疾病风险来分析的话,这类人群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也显著上升25%,癌症死亡风险也达到20%。

数据来源于参考文献

所以说肚子大不仅不是福相,还可能是多种疾病的根源。我们不光要预防全身肥胖,更须提防“局部”地区,来个异*突起。

II型糖尿病,中国人之痛

一提到糖尿病,我打*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么严重的疾病,和我没有任何关系。

真是大错特错。根据年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和美国内分泌学会(ACE)发布的最新数据,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14亿。

1.14亿

什么概念?这个数字不仅在全球所有国家中遥遥领先,人数也几乎等于排在2,3,4位的印度(7万),美国(0万)和巴西(万)三国的总和。如此庞大的数字里面,II型糖尿病一枝陈独秀,占到整体患病的90%。

图片来源于IDF

十个人中有一个是II型糖尿病患者。这么巨量的患者比例,都是“吃出来”的问题。一旦得上糖尿病,这辈子最大的问题,就是各种心血管和肾脏“并发症”。

70%的糖尿病患者有心脑血管并发症

图片来源于IDF及网络

接近5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并发肾病

图片来源于IDF及网络

其实肥胖和糖尿病,

真的离我们每一个人都特别近。

为什么今天要开篇讲它们,

它和今天说的肠道菌群密切相关。

肠道菌检测

检测原理

1

基于宏基因组的高通量测序,是世界上测序深度和广度最高的测序方法,这个方法的优势在之前科普过几次,大家可以到之前的文章中查看(传送门--HomeTest肠道菌检测为什么这么牛)。具体方法是用户收到试剂盒,采集少量的“粑粑”,然后快递回实验室。样品前处理完毕,提取样品DNA。检测合格的DNA,进入构建文库和质量检测,最后上机测序。原始数据(RawData)经过富集和过滤后,进行信息分析,最终生成每个人手里的报告。

图片来源于HomeTest丁妈家庭实验室

检测人群

2

半年共检测用户多人,人填写了随试剂盒一起寄送的调查问卷,让我们得到了较为详实的样品详情,如BMI指数,饮食习惯,补充剂服用情况,三个月内的患病和用药历史等等。

最小用户出生15天,

年龄最大的老人88岁。

成人(满18岁)共有人,

儿童有92人。

女性人,

男性人。

以成人为例,我们发现送检用户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平时饮食比较好”,已经步入“超重”甚至是“肥胖”的行列。图表中可以明确看出,超重比例的人数量不少,而肥胖的人群也大有人在。

图片来源于HomeTest丁妈家庭实验室

检测结果

3

分析了这份报告,我们发现了不少人最容易出现的8个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平时我们根本无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