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的危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健康管理师模拟卷技能知识五 [复制链接]

1#

一、共用题干单项选择题

1.B。解析:该患者有吸烟史20年,目前自觉咳嗽频繁,且咳痰增多,考虑肺部炎症或损伤。其它多项指标,没有显示异常。

2.D。解析:烟草使用的干预原则包括以个体为中心,强调干预对象的健康责任和作用;以健康为中心,强调预防为主,烟草使用的干预主要应放在预防不吸烟者开始吸烟;形式多样,强调综合干预。一般对于临床疾病病理变化,强调治疗为中心。而吸烟属于不良嗜好,易损害自身及他人的健康。

3.E。解析:吸烟属于不良嗜好,易损害自身及他人的健康。对该类人群的干预模型,主要是宣传危害、教育戒烟、建议、预防等措施。不包括治疗。

4.D。解析:停止吸烟,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如8小时左右:体内的一氧化碳水平趋向正常,体内的血氧水平趋向正常。48小时左右:手和脚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嗅觉、味觉能力明显改善。72小时左右:呼吸较轻松,肺活量开始增加。1.5~2周:肺功能改善约30%。1~9个月内:咳嗽、鼻塞、疲劳和呼吸困难减少,肺内纤毛重生,控制黏液的能力增加,清理肺部,减少感染,总的体能水平增加。

5年后:患癌症几率会大大降低,患心脏病危险性显著下降。10年后:患肺癌的几率可下降至近于从不吸烟人群,癌前细胞被替代,其他与吸烟有关癌症的机会减少。5.A。解析:健康体检机构提供的健康调查表主要是健康体检表;健康体检表包括的内容有:①一般情况调查: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婚姻状况;②现在健康状况:既往史、家族史等调查;③生活习惯调查:膳食脂肪、盐、酒摄入量,吸烟支数,体力活动量以及体重变化等情况既往史;④体格检查信息:血压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臂围测量、心血管系统及其他系统检查等;⑤辅助检查信息:血脂、空腹血糖、血常规、尿常规等;⑥心理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情况、工作环境、文化程度及有无精神创伤史。

6.C。解析:中国成人判断超重和肥胖程度的界限值为:BMI<18.5kg/m2为体重过低,18.5≤BMI<24kg/m2为正常体重范围,24≤BMI<28kg/m2为超重,BMI≥28kg/m2为肥胖。

7.E。解析:体质指数(BMI)是一种计算身高比体重的指数。BMI的计算方法:BMI=体重(kg)/身高(m)2。

8.D。解析:身高测量方法:受试者应当空腹、脱鞋、只穿轻薄的衣服。测量身高的量尺(最小刻度为1mm)应与地面垂直固定或贴在墙上。受试者直立、两脚后跟并拢靠近量尺,并将两肩及臂部也贴近量尺。测量人员用一个直角尺放在受试者的头顶,使直角的两个边一边靠紧量尺,另一边接近受试者的头皮,读取量尺上的读数,准确至1mm。每次测量身高最好连续测2次,间隔30秒。两次测量的结果应大致相同。身高计的误差不得超过0.5cm。

9.C。解析:教育*策是宣传吸烟有碍健康,环境*策是贴禁止吸烟标语,*策策略是制定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这件事。

10.C。解析:教育策略的核心是教育人们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认知和技能。在教育策略下,常用的健康教育活动很多,其中人际传播活动有:讲座/讲课、小组讨论、个别咨询、示范、入户指导观摩学习、同伴教育等。

11.D。解析:标语和横幅这种形式一般都是为制造舆论、渲染气氛而采用,也可以用来传播卫生知识中的关键信息,或者是传播与目标受众健康密切相关的*策内容。标语和横幅的特点是文字少,字号大,简练通俗,既可以用来做短期挂放,如纸质标语、布质横幅等,也可以长期保留,如农村常见的城体标语等。

12.E。解析:根据高血压分级管理的要求,督促患者定期检查血压、心电图、眼底、血脂、血糖、尿等,密切注意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发现患者出现靶器官损害等可疑情况时,医院检查。所以该患者需要进一步做的检查项目是心电图,心脏超声。

13.B。解析:慢性病危险因素可分为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两大类。其中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等,而家族病史属于不可改变因素,对其干预无效。

14.A。解析:高血压患者具体运动类型以大肌肉群参与的运动、动作较为舒缓的为主,如气功、太极拳、医疗体操、步行、健身跑、有氧解蹈、游泳、娱乐性球类运动、郊游、钓鱼等。所以建议该患者选择长期坚持的运动是太极拳。

15.CD。

16.A。解析:慢性病危险因素可分为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两大类。其中,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便可进一步演变为中间危险因素并导致各种慢性病的发生。慢性病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慢性病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吸烟、过量饮酒、不合理膳食、缺乏身体活动、不良心理精神因素以及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等;中间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等。

17.B。解析:蒋先生,血压/90mmH.g,高胆固醇5.09mmol/L。甘油三酯1.75mmol/L,空腹血糖6.3mmol/L,其生理指标儿危险因素异常的是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

18.B。解析:相对危险性反映的是相对于一般人群危险性的增减量,如果把一般人群的相对危险性定成1,被评估个体的相对危险性就是大于1或小于1的值。假定蒋先生的冠心病的相对风险为3.0,则表示蒋先生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是同年龄同性别人群平均危险度的3倍。

19.E。解析:相对危险性反映的是相对于一般人群危险性的增减量,如果把一般人群的相对危险性定成1,被评估个体的相对危险性就是大于1或小于1的值。报告中将与受评估者同年龄同性别的人群危险性分为五个等级,1-3为低风险。

20.E。解析:健康风险评估的步骤包括:①采集个人健康信息、进行有关医学检查:服务对象在健康管理师、医生的指导下单独或共同填写“个人健康及生活方式信息记录表;②信息录入及报告打印;③跟踪指导;④随访(再次评价);⑤效果考核与评价。

21.C。解析:健康风险评估中个人基本健康信息包括疾病史、家族史、膳食及生活方式信息、体力活动信息、体格测量、实验室检查等。

22.D。解析:健康风险评估中的评估内容包括:①个人健康信息汇总报告:个人疾病史、家族史、吸烟、运动情况、膳食情况)及体检指标等;②疾病风险评估报告:风险评估结果、危险因素状况和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提示;③健康促进与指导信息:健康生活方式评估报告、危险因素重点提示、膳食处方和运动处方。评估内容不包括糖尿病并发症患病风险评估。

23.B。解析:健康风险评估中的评估内容包括:①个人健康信息汇总报告:个人疾病史、家族史、吸烟、运动情况、膳食情况)及体检指标等;②疾病风险评估报告:风险评估结果、危险因素状况和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提示;③健康促进与指导信息:健康生活方式评估报告、危险因素重点提示、膳食处方和运动处方。评估报告的内容不包括疾病诊疗方案的建议。

24.D。解析:报告中“当前风险”所对应的发病率表示根据当前的危险因素状况计算出未来若干年内发生某种疾病的可能性大小,“理想风险”所对应的发病率表示控制各项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后,未来若干年内发生某种疾病的可能性大小。“当前风险”和“理想风险”之间的差值,即是受评估者的健康改善空间。

25.C。解析:根据健康管理的个体需求选用合适的健康调查表(健康信息记录表)。如果个体只是要求体检,则使用健康体检表。

26.E。解析:根据健康管理的个体需求选用合适的健康调查表(健康信息记录表)。如果个体只是要求体检,则使用健康体检表;在此基础上,如果个体同意接受以后的健康管理,则需收集行为危险因素相关的信息。

27.D。解析:根据健康管理的个体需求选用合适的健康调查表(健康信息记录表)。如果发现个体有某种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则在健康体检表的基础上结合疾病管理选用疾病管理随访表。

28.B。解析:使用生活方式信息记录表收集信息:根据“WHO行为危险因素监测指南”相关内容,包括烟草使用、饮酒情况、膳食情况以及身体活动等内容。29.C。解析:帮助个体综合认识健康危险因素:健康危险因素是指机体内外存在的使疾病发生和死亡概率增加的诱发因素,包括个人特征、环境因素、生理参数、疾病或临床前疾病状态等。

30.A。解析:帮助人们修正不健康的行为:健康风险评估通过个性化、量化的评估结果,帮助个人认识自身的健康危险因素及其危害与发展趋势,指出了个人应该努力改善的方向,有利于医生制订针对性强的系统教育方案,帮助人们有的放矢地修正不健康的行为。

31.E。解析:通过健康风险评估,可以明确个人或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危险因素,接下来应对评估结果进行仔细地分析和判断,如:区分引起健康问题的行为与非行为因素、可修正和不可修正因素(不可修正因素如年龄、性别、疾病家族史和遗传特质);区分重要行为与非重要行为(行为与健康问题相关的密切程度及是否是经常发生的行为);区分高可变性行为与低可变性行为(即通过健康干预,某行为发生定向改变的难易程度)等。由于健康问题及其危险因素往往是多重的故健康干预的内容和手段也应该是多方位的。对健康风险评估结果的详细分析,有利于制订有效而节约成本的健康干预措施。

32.A。解析:健康风险评估通过自身的信息系统,收集、追踪和比较重点评价指标的变化,可对健康干预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实时评价和修正。

33.C。解析:健康风险评估的一个重要用途是根据评估结果将人群进行分类,分类后的各个人群,由于已经有效地鉴别了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险状态,故可提高干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对不同风险的人群采取不同等级的干预手段,可达到资源的最大利用和健康的最大效果。

34.D。解析:肥胖指的是人体脂肪的过量储存,表现为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多和机的增大,即全身脂肪组织块增大,与其他组织相比失去了正常比例的种状态。通常判定标准是体重超过了相应身高所确定的标准值的20%以上。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超重的糖尿病患者体重减少的目标是体重在3-6个月期间减轻5%-10%。《中国居民食指南》强调,控制体重是预防慢性病的重要手段。肥胖的干预原则:通过对一般人群的群体预防,以降低肥胖症患病率;通过对高危人群的选择性干预,重点预防其肥胖程度进一步加剧以及出现肥胖相关的并发症;通过对肥胖症和伴有并发症的患表进行针对性干预,减低体重,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

35.B。解析:根据不同的肥胖患者类型,采取不同的干预强度,肥胖的干预程序包括筛查和诊肥胖患者并确定管理级别、制订肥胖干预计划、执行干预计划、定时随访并进行效果评价。根据是否患有其他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将肥胖分为单纯性肥胖和重症肥胖,无内分泌疾病或找不出可能引起肥胖的特殊病因的肥胖症为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者占肥胖症总人数的95%以上。单纯性肥胖执行常规管理干预方案,重症肥胖者执行强化管理干预方案,常规管理干预方案与强化管理干预方案的不同在于后者需要通过综合干预方法和措施达到多方面的干预目标,如控制体重、血糖、血压水平到正常范围,而前者只需要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

36.C。解析:肥胖者运动量越大,坚持时间越长,减少体重的状况和保持这种减肥的状态的效果越好,运动量大小应该根据每个人自身的情况来确定,遵循从小到大、从弱变强的原则。以运动后1天自我感觉良好为度。做高强度的运动之前最好请医师做心肺功能检查,排除心血管疾病。中学生可以经行高强度运动。

37.E。解析:根据健康管理的个体需求选用合适的健康调查表(健康信息记录表)。该患者仅有超重因素,故为该受检者选用的健康信息记录表是健康体检信息记录表。

38.A。解析:体质指数(BMI)是一种计算身高比体重的指数。BMI的计算方法:BMI=体重(kg)/身高(m)2。《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用)》中规定的中国的分类标准是BMI<18.5kg/m2为体重过低,18.5~23.9kg/m2为体重正常,24~27.9kg/m2为超重,≥28kg/m2为肥胖。该受检者BMI值为26.12kg/m2,属于超重。

39.A。解析: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其中正常高值指的是收缩压在~mmHg和(或)舒张压在80~89mmHg。

40.A。解析:吴先生工作应酬多,长期工作息不规律,喜食煎炸烧烤,疏于运动,心慌头晕,头部烘热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故选A。

41.D。解析:肥胖指的是人体脂肪的过量储存,表现为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多和机的增大,即全身脂肪组织块增大,与其他组织相比失去了正常比例的种状态。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肥胖的高危因素有:家族肥胖史、体力活动少、膳食不平衡和肥胖相关的疾病等因素。

42.C。解析:肥胖是一种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量,以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超过标准体重的病症。通常判定标准是体重超过了相应身高所确定的标准值的20%以上或体重超过同年龄平均值两个标准差以上。其中小儿肥胖症占肥胖症的比例较小,但近几年有上升的趋势。

43.B。解析:肥胖症患者应长期坚持减重计划,速度不直过快,不可急于求成。适宜的减肥速度是:每周0.5~1kg。

44.B。解析: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频率取决于治疗的目标和方式:①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至少监测血糖5次,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监测2-4次;使用口服药和实施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达标后每周监测血糖2-4次。②血糖控制差的患者或病情危重者应每天监4-7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当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时可每周监测1-2天。

45.E。解析:对于糖尿病常规管理的患者,要求每年至少随访6次,随访内容中临床监测指标有:血糖(每2周1次);糖化血红蛋白(每3个月1次或每12个月1次);血压(一般每3个月1次,高血压患者每周1次);其他如血脂、尿微量白蛋白、视网膜检查、心电图、神经病变和足部检查均每年1次,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应随时就诊眼科,有病变的视病情严重程度加强随访。

46.E。解析:糖尿病干预年度效果评估指标有:主要包括患者规范管理、规范接受药物治疗,不良生活方式改善,自我监测血糖和血压相关技能的掌握,血糖控制等情况。

47.B。解析:体质指数(BMI)是一种计算身高比体重的指数。且李先生,身高cm,体重86kg。故评价李先生体重状况最常用的指标是体质指数。

48.E。解析:理想体重=身高(cm)-(身高cm以上者减)。实测体重在理想体重±10%范围为正常,±10%-20%为瘦弱或者超重,超过20%为肥胖,低于20%为严重消瘦。

49.D。解析:BMI的计算方法:BMI=体重(kg)/身高(m)2。根据计算,李先生的体质指数是26.5kg/m2。

50.E。解析:体质指数(BMI)是一种计算身高比体重的指数。BMI的计算方法:BMI=体重(kg)/身高(m)2。根据计算得出该男士BMI为31.83kg/m2,《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用)》中规定的中国的分类标准是BMI<18.5kg/m2为体重过低,18.5~23.9kg/m2为体重正常,24~27.9kg/m2为超重,≥28kg/m2为肥胖。故该男士体重属于肥胖。

51.C。解析:营养指导的一般原则:针对我国居民目前存在的营养问题,年我国颁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包括以下6条:①食物多样,谷类为主;②吃动平衡,健康体重;③多吃蔬果、奶类、大豆;④适量吃鱼、禽、蛋、瘦肉;⑤少盐少油,控糖限酒;⑥杜绝浪费,新兴时尚。对该男子进行营养指导,最重要的应该是控制能量摄入。

52.E。解析:行为目标:在项目执行3年后:使项目地区75%的成年人能做到每年测量1次血压。使项目地区90%的高血压患者能遵从医嘱服药。与该男士协商后定制“平均每周中等强度的运动量达到分钟”,这个目标属于行为目标。53.E。解析:消极性反馈:作出不赞同、不拥护、不支持或反对的反应,是一种消极性反馈,如说“不行!”“不对!”“我不同意!”等,或以摇头、皱眉等表情或动作来表示。

54.C。解析:社会心理因素:生活节奏的加快、激烈的竞争、生活紧张性刺激增多,使人们应激增加。由此,有人借吸烟来调节情绪,提高工作效率;有人借酗酒来消除烦恼、空虚、胆怯、失败等心理感受。

55.E。解析:行为生活方式危险因素:如吸烟(10支/天),工作压力大,常熬夜加班,睡眠严重不足,晚餐为餐馆饮食,口味重,常常饮酒(平均每日饮白酒~ml)等。

56.C。解析根据患者现有的危险因素水平,评估出所患疾病的风险即为当前风险。

57.E。解析:李先生,53岁,吸烟(10支/天),工作压力大,常熬夜加班,睡眠严重不足,晚餐为餐馆饮食,口味重,常常饮酒(平均每日饮白酒~ml),体重正常,血胆固醇4.2mmol/L,血压/80mmHg,空腹血糖5.5mmol/L,母亲胃癌。根据上述资料,李先生可能为肺癌、肝癌、高血压以及胃癌的高危人群。

二、案例分析不定项选择

58.ABEFG。解析:宋女士,52岁,绝经,近期体重增加明显,出现嗜睡、尿频现象,体检结果显示:空腹血糖6.6mol,腰围90cm,体重70kg,身高cm。根据上述资料宋女士的异常危险因素有:BMI、血糖、总胆固醇、体重和腰围。

59.ABCDEFG。解析:风险评估,需要进一步采集个人健康信息、进行有关医学检查:服务对象在健康管理师、医生的指导下单独或共同填写“个人健康及生活

方式信息记录表”,内容包括:疾病史、家族史、膳食及生活方式、体力活动等,并进行体格测量、心电图检查和临床实验室检查等。

60.B。解析:相对危险性反映的是相对于一般人群危险性的增减量,如果把一般人群的相对危险性定成1,被评估个体的相对危险性就是大于1或小于1的值。假定宋女士糖尿病的相对风险为2.5,则表示发病风险是同年龄同性别人群平均危险度的2.5倍。

61.ABCG。解析:健康管理师对宋女士干预6个月后进行随访,其中随访指标正常的有:餐后2小时血糖7.6mmol/L、血甘油三脂1.65mmol/L、空腹血糖5.5mmol/L和血压/75mmHg。

62.ACE。解析:个人健康信息汇总报告主要展示受评估者的个人健康信息概况。应该能够清晰地看到受评估者的主要健康信息(包括个人疾病史家族史、吸烟、运动情况、膳食情况)及体检指标的本次汇总及与上次评估所录入的健康信息进行前后对比,可作为受评估者的健康现状及变化情况的参考,但与相关医疗诊断无关。故应包括:上次体检结果、本次体检结果和体检指标的正常参考值。

63.ACG。解析:宋女士需要进一步干预的危险因素有:腰围、空腹血糖、血胆固醇和体重。

64.ABC。解析:根据健康管理的个体需求选用合适的健康调查表(健康信息记录表)。包括健康体检信息记录表、生活方式信息记录表和疾病管理随访表。65.ABCDEFG。解析:张先生,43岁,身高cm,体重75kg,血压/89mmHg,工作紧张,生活缺乏规律,每天中午晚上在餐馆进餐,体力活动很少,有饮酒嗜好,每日1~2次,每天约半斤酒,已有十年,每日吸烟15支,喜食动物内脏,最近明显乏力,经常失眠,无明显消瘦,既往无重大病情史,其父均患高血压病20年,其弟患高血压病6年。根据以上材料信息,对张先生进行健康管理,需要重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