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的危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孩越能吃越好有种病让孩子永远吃不饱 [复制链接]

1#

最近,网上这位20个月的吃货萌娃小蛮凭借“十分钟风卷残云,坚决不浪费桌上兜上一米一菜”的吃霸气息走红网络,还吃上了《天天向上》和《了不起的孩子》的节目现场,涵哥欧巴都忍不住为小沐沐提前“钦定”儿媳:“要是我收了这么个儿媳妇,养不养得起呢?”

可爱吃货小萌妞小蛮就以吃饭视频萌化了一群网友。绝大多数家长在养孩子的时候,或主动或被动地,都希望孩子越能吃越好。老话说得好,能吃是福啊!孩子吃得多,家长看着都开心。

妈妈们纷纷表示羡慕:“这宝宝吃饭太省心太可爱了”、“同样一岁九个月,为啥我家还在喂”!没孩子的网友也被小蛮吃饭认真劲萌的不行:“每次看她吃饭,再不好的心情都变好了”、“我也要生个这样的女儿,太可爱了吧”“到现在都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爱看她吃饭”。

孩子吃得越多越好,要养得胖胖的才健康,小时候胖不算胖……这些老一辈流传下来的育儿经在妈妈圈十分盛行,但是真的科学吗?而有一种因基因缺陷导致的罕见遗传病,患病的孩子也会像小蛮一样席卷残云般的热爱每一口食物。这些患病的孩子能吃并不是因为他“饿”,而是他的大脑从来不告诉他吃饱了。这个病对孩子的影响还不仅仅是“吃不饱”这么简单,患儿通常伴有成长缓慢、轻度智力障碍、情绪不稳、性功能发育不全等症状。且因为无法控制饮食,也容易有身体过度肥胖,并发血糖过高、酮酸中*等疾病。

这个罕见病有一个很可爱的名字,叫小胖威利综合征。

什么是小胖威利综合征

小胖威利综合征,正式医学名为普瑞·德威利症,一种基因缺陷导致的遗传病,临床症状多且复杂,但其中一种症状极好辨认:患有该病的孩子每天醒来就会想吃东西,吃了还想吃,好像怎么吃都吃不饱,最终导致肥胖。

年的金马奖获奖影片《一首摇滚上月球》,讲的就是6个罕见病患儿的爸爸组成了一个叫“睏熊霸”的摇滚乐队,通过一年的排练最终登上音乐节舞台的故事。其中就有一位叫蔡智勇的男孩,就患上小胖威利综合征。在片中,勇爸这样描述儿子“吃不饱”的感觉:

为了控制儿子的食量,勇爸用尽了洪荒之力,不仅控制每餐食物量,还将食物藏起来、冰箱上锁……但有时,智勇还是无法控制“食欲”。在纪录片中,智勇偷偷跑去OK便利店拿东西吃,被便利店当成是窃贼抓起来了,差点被移送警察局和法院处理。

为什么他们食欲都这么好?

实际上,小胖威利综合征患者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食欲,更准确的说,是他们存在饱腹感障碍。人类对于食物的欲望其实很复杂,而我们对它的认识却很肤浅。人类的食欲有三个要素协作掌管着进食与否及其多寡的生死簿,他们是下视丘、瘦体素与胃饥素。下视丘是控制食欲的司令部。科学家在研究下丘脑综合症时,发现下丘脑受损会导致摄食异常。它含有两种能产生相反作用的神经元,分别是抑制食欲的POMC神经元和促进食欲的AGRP神经元,它们接收来自身体的“我饿了”与“我饱了”的信号,并做出反应,处理后开启相应的进食与节食开关,从而调控身体对能量的摄取与消耗。

链接POMC和AGRP神经元的分别是瘦体素与胃饥素,它们像是两个信号指令,分别向下丘脑传递“我饱了”和“我饿了”的信息。

小胖威利综合征因为基因缺陷,造成患者下视丘功能障碍,无法传递和接收“吃饱了”的信息,患儿始终没有饱腹感。他们并不是真的贪吃,也不是自制力差,而是他们真的感觉不到饱,一直处于饥饿状态,才会一直想吃。最终不断长期的过量饮食,才造成过度肥胖,并引起其他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

被误诊的中国最胖娃娃

年,《鲁豫有约》曾报道过一个中国最胖娃娃的故事,主人公徐周磊就是被误诊的小胖威利患者。他因吃得多,3岁体重就已接近50斤,到10岁时体重已达多斤。父母为了他减肥的事情烦恼不已,前后花了十几万用于减肥,但效果甚微。为了吃,他5岁的时候就学会了自己偷偷煮面,饿极的时候还会从垃圾桶中翻找食物送进嘴中,为了要吃的满地打滚用头撞墙,甚至还曾离家出走。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徐周磊都被当做肥胖症治疗,医院都将其诊断为肥胖症、暴食症,甚至通过手术把毫升容量的胃缩到15毫升,但效果并不理想。直至做了染色体检查,才确诊了真正的病因。根据医学检验中心检测,徐周磊的第15号染色体长臂位置PWSAS关键区域(15q11-13)的父源片段的丢失,被确诊为小胖威利综合征。但他却已错过了控制体重的最佳时机。

中国大量患者未被发现和治疗

小胖威利综合征发病不分种族和性别,虽然是遗传性疾病,但却多为新发突变,也就是说,父母都是正常人,孩子却患有此病,也因此很多家长意识不到孩子贪吃、过度肥胖可能是因为患了小胖威利综合征这种罕见病遗传病。

国内对该病的科普和宣传严重不足,大多家长对于小胖威利综合征不了解,认为孩子“能吃是福”、“小时候胖不算胖”忽视孩子的异常饮食问题,耽误确诊和治疗时机。

按国外发病率计算,小胖威利综合征在国内约有9至12万患者(按14亿计算)(发生率约1/至1/)。然而,目前确诊的该病患者寥寥可数,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国内最早可以检医院从自年6月至年6月,也仅收治过4例小胖威利症患者。

小胖威利综合征的染色体异常类型

很多专业医生也对小胖威利综合征缺乏意识。在临床治疗中,这种病由于症状复杂,且在生长发育任何一阶段表现不同,很容易被疏忽而错失治疗时机。患者易被诊断为脑瘫、脊髓性肌萎缩症(SMA)、重症肌无力、软骨病、发育迟缓、单纯性肥胖症等,在徐周磊案例中,医院的医生也没有怀疑过度肥胖的小周磊可能患有小胖威利综合征,而一直被当成肥胖症治疗。

家有胖娃,要警惕娃的这些表现

小胖威利综合征临床症状复杂,容易被误诊,但如果家长们发现自己的胖娃有这些小胖威利综合征的常见症状,还是要提起警惕:

●发育特征:新生儿及婴儿期表现出肌肉张力低下(身体软趴趴,发育迟缓)、喂食困难、哭声微弱、生长缓慢、体重增加不易;满一岁至六岁之间:体重快速增加、过度进食、无法控制食欲、有强烈的索食行为、热量消耗慢;有轻度到中度的智障及学习障碍、语言发育迟缓、构音缺陷、语言清晰度欠佳

●特殊外观:前额窄、长型头、杏仁眼、小嘴、上唇薄、嘴角下垂、身材矮小、皮肤白、发色较淡偏淡棕色、颌小畸形、耳畸形、小手小脚、手狭窄且尺侧边缘较直、性腺发育不良,性器官发育不全、青春期发育迟缓

●情绪表现:患者多伴有挫败耐受差、情绪不稳、冲动、易怒、藏食物、占有欲强、多动症、同动作症、强迫症、忧郁症(青少年以后渐严重)、暴力行为、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对于有上述症状的孩子,医院看诊,必要时,可以通过基因检测诊断和确诊。

小胖威利综合征患儿的典型面容特征

小胖威利综合征的康复与治疗

对于已经确诊的小胖威利综合征患者,早期的饮食治疗和长期的营养监测可以改善病情。虽然,至今尚无一种药物可以帮助控制食欲。患者只能靠意志坚持,他们将不得不一生与食欲对抗,显然,这对任何人都是一项严峻的挑战。但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出来的病症,可以采用内分泌遗传代谢、康复理疗、心理、营养、新生儿、眼科、骨科、外科等在内的多学科参与的综合管理模式,针对不同的内分泌代谢紊乱及相关问题进行有效干预,控制病情表征。良好的饮食和行为管理可以使患者实现生活自理,甚至在看管下工作、自给自足,避免小孩因为过度肥胖而引起其他并发症。

小胖威利综合征患儿的饮食结构建议

多一点理解,就少一点伤害

同样是爱吃,同样是可爱的娃,小蛮成了我们大家心中最可爱最听话的乖宝宝,她每一次大快朵颐,都收获了所有人的赞美和喜爱。但是小胖威利综合征的爱吃,却给他的父母、家人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无奈。《一首摇滚上月球》中,患上小胖威利综合征的智勇的妈妈,都因为儿子得了罕见病,无法接受,在他四个月的时候狠心抛弃了他。

就像勇爸说的,阿勇得上小胖威利综合征也并不是他们愿意的。如果可以选择,谁不希望健健康康的长大。他们控制不了食欲,家人会体谅他们,但社会却没有对他们多一分包容。我相信每一个看完这篇文章的伙伴,了解到了小胖威利综合征的朋友们,都会更加理解阿勇、勇爸他们所说的“边缘人”背后无奈与无助。

我们希望,从今天开始,从这篇文章开始,大家更多的了解小胖威利综合征,更多的理解小胖威利综合征的患者和家属,给他们更多的帮助,让他们不再处于“边缘人”的处境。每多一个人理解,小胖威利综合征的患者和家属们,就会少收到一份无意的伤害,让一个美好的世界,不只属于健全的、常见的强者,而是属于包括阿勇和勇爸这样的罕见病患者和家属的全天下所有人。

关于罕见病,你可以了解的还有很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