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皮肤病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322698.html每周一药——豆蔻
豆蔻即白豆蔻,这味来自南国的名贵中药,在国外曾有许多趣闻。早在古希腊及古罗马时期,白豆蔻就被当作香水中的主要成份来使用。在古埃及时期,妇女们喜用豆蔻燃烧,在充满奇香的气味中进行“熏浴”。在白豆蔻的故乡—印度,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就把它当作治疗肥胖症和尿道疾病的良药。在欧洲和美国,白豆蔻又被广泛地用作食品工业的防腐剂和香料,而在北欧的一些国家里,人们在喝咖啡时,他们所吃的糕点主要原料就是白豆蔻。在我国,白豆蔻一名首次出现于唐代《本草拾遗》中缩砂密一项:“似白豆蔻子。”
豆蔻的模样
按产地不同分为“原豆蔻”(主产于泰国、柬埔寨)和“印尼白蔻”(主产于印度尼西亚爪哇,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等地也有栽培)。于秋季果实由绿色转成*绿色时采收,晒干。以个大、饱满、果壳完整、气味浓者为佳。生用,用时捣碎。
豆蔻的功用
辛,温。归肺、脾、胃经。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
1.湿浊中阻,脾胃气滞,不思饮食,胸腹胀痛,食积不消
本品既可化湿行气,又能开胃消食。治疗湿阻中焦,脘腹痞满,不思饮食,常与藿香、佩兰、陈皮等同用;若与*芪、白术、人参等同用,可用于脾虚湿阻气滞之胸腹虚胀,食少无力者。治疗脾胃气滞,食积不消,胸腹胀痛,可与陈皮、枳实、木香等药配伍。
2.湿温初起,胸闷不饥
本品辛散入肺而宣化湿邪,故常用于湿温初起,胸闷不饥。若湿邪偏重者,每与薏苡仁、苦杏仁等同用,如三仁汤(《温病条辨》);若热重于湿者,又常与*芩、滑石等配伍,如*芩滑石汤(《温病条辨》)。
3.寒湿呕逆
本品能行气宽中,温胃止呕,尤以胃寒湿阻气滞之呕吐最为适宜。可单用为末服,或配藿香、半夏等药。若与砂仁、甘草等药研细末服,用于小儿胃寒,吐乳不食者。
煎服,3~6g,后下。
阴虚血燥者慎用。
豆蔻、砂仁同为化湿药,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之功,常相须为用,用治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但豆蔻化湿行气之力偏中上焦,而砂仁偏中下焦。故豆蔻临床上可用于湿温痞闷,温中偏胃而善止呕;砂仁化湿行气力略胜,温中重在脾而善止泻。
参考文献
[1]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钟赣生,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3]陈藏器.本草拾遗[M].尚志钧,辑释.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60.
[4]叶水泉.白豆蔻趣谈[J].世界科学技术,(0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