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脑血管
血液粘稠度(N):血液流变学的基本指标,是指血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力。高粘状态:即血液的粘度高,血液流动就受到影响,所以高血压的病人,高粘容易出现脑血管意外,如可能出现中风等现象;冠心病的病人高粘状态,容易出现心肌梗塞等现象。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处于层流状态,也就是分层流动,越靠近血管壁,流速越慢,中间最快。所以切变率越大,斜度越大,切应力越大,流速越快,N越低。切变率越小,斜度越小,切应力越小,流速越慢,N越高。胆固醇结晶:(1)增高,见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证,轻度动脉粥样硬化的先兆及心血瘀阻型胸痹,痰浊壅塞型胸痹等证。(2)降低,见于免疫力下降,营养不良,心肌供血不足及气阴两虚型胸痹,阳气虚衰型胸痹等证。血脂:血脂异常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1、原发性高脂蛋白血症:指原因不明的可能与某些环境因素(包括饮食、营养、药物等)有关,或由于基因变异所引起的高脂蛋白血症。2、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指由于某些全身性疾病或药物引起的高脂血症。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所引起的高脂血症等。(1)增高,见于特发性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症及心血瘀阻型胸痹等证。(2)降低,见于素体免疫力下降,及气阴两虚型胸痹等证。(3)减低,见于脑动脉血氧含量减低,轻度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先兆。血管阻力:增高,与血管的长度呈正比,与血管的口径成反比。血管阻力增高见于收缩压和舒张压轻度升高。轻度高血压及心脾两虚型不寐,痰热内扰型不寐等证。减低,收缩压和舒张压轻度降低,轻度低血压,阴虚火旺型不寐等证。血管弹性:心脏收缩排血时动脉血管弹性扩张的程度。影响因素:(1)SV的大小。SV越大,FEK越大。(2)排空速度。排空越快,FEK越小。(3)血管弹性不好。当SV不低,排空速度不快,FEK小同时具备,才可能判断血管有硬化的可能,而不宜只凭单一参数进行判断。血管弹性增大。收缩压轻度升高,舒张压轻度降低,脉压轻度增大,血压稍高。及阴虚火旺型不寐等证。血管弹性减低。见于轻度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心血瘀阻型胸痹,阳气虚衰型胸痹等证。心肌血液需量:经心脏冠状动脉灌流的每分钟血液需求量。心肌血液灌注量:经心脏冠状动脉灌流的每分钟实际血液量。心肌耗氧量:心脏每分钟耗氧的毫升数。影响因素:3个方面(1)心率:心率快,HOV大。(2)心肌收缩力:心肌收缩力强,HOV大。(3)心肌收缩时间:收缩时间越长,HOV越大。所以,耗氧低,做功高,为最佳状态。每搏心搏出量:心脏每搏动一次所排出的血量。影响因素:5个方面(1)有效循环血容量(BV):血容量不足时,回心血量少,SV降低。(2)心肌收缩力的减弱:收缩力低,压力低,射出的血量少。(3)心室充盈的程度:在心肌弹性范围内,充盈程度越大,回缩就越有力,SV增高。正常人的心腔容量为ml,但不是所有的血都射出,左室射血量大约为总容量的60%-70%,大约ml左右。通常中国人的SV平均为80-90ml。(4)周阻大小。周阻大,SV降低;周阻小,SV增加。(5)室壁运动。心室收缩时,心肌是协调一致运动的,如果心肌收缩不协调,SV降低。如:一些心肌梗塞的病人,有一部分梗塞了,这样心肌收缩力不一致,SV降低。但一般情况下,室壁运动不会异常。左心室喷血阻抗:反映左心流出通道阻力状况的指标。影响因素:(1)流出通道有无病变。如主动脉瓣狭窄等都可引起VER增大。(2)流出通道无病变,但主动脉血液排空速度缓慢,VER增大。(3)整个血管阻力大。左心室有效泵力:反映左心有效搏血的收缩力量。中国人正常情况:1.8公斤左右。泵力低,收缩得不好,心肌纤维可能有问题。泵力高,收缩力强,射血量多。影响因素:4个方面(1)心室的充盈程度:在弹性范围内,充盈程度越大,收缩力越强,成正比例关系。如果超过限度,心肌拉大,反而收缩力降低。所以恰当的充盈程度是影响收缩力的一个因素。(2)有效循环血量(回心血量BV):回心血量少,充盈不足,收缩力小;回心血量多,充盈较好,收缩力大。(3)心肌本身的功能状况:心肌有无病变,如心肌炎,心肌细胞受到损害,心肌弹性变差,收缩力就变小。(4)心肌本身的供血、供氧是否正常:供血、供氧不足,心肌收缩力也就变小。冠状动脉弹性:生命动力的源泉是心脏,滋润身体的血液在她的推动下流淌不息。但她亦需要血液的滋润,分布于心脏上的三根血管——冠状动脉就能供应她的血氧。冠状动脉是专门给心脏供血的动脉,如果由于胆固醇等物质在血管内堆积,使管腔越来越窄或堵塞,血流不畅,使血流受阻,引起心脏缺血,发生一系列症状,即冠心病也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也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由于过多脂肪沉积,造成动脉硬化,弹性减弱,在人的动脉血管壁上发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已超过人口全部死亡率的1/2引起冠状动脉弹性减弱的危险因素: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缺乏体力活动,精神过度紧张,冠心病家族史、口服避孕药等。冠状动脉灌注压:心脏冠状动脉供血时的压力,受舒张压和左房压影响。心肌部分缺血,心肌供血不足。心肌完全缺血,可能发生心肌梗塞。脑血管弹性:指脑部动脉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发生病变,从而引起颅内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受损的一组疾病。硬化了的脑血管弹性减弱,管腔狭窄,容易形成脑血栓,而脑动脉硬化的病人,过量饮酒后,血压突然升高,血管破裂,又容易发生脑出血。大量饮酒后,血中酒精浓度半小时可以达到高峰。酒精不但可以直接刺激血管壁,使血管失去弹性,还能刺激肝脏,促进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合成,进而导致动脉硬化,引起脑动脉粥样硬化加重脑血管病按其进程,可分为急性脑血管病和慢性脑血管病两种,急性脑血管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病、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慢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病性痴呆,脑动脉盗血综合征,帕金森氏病等,我们通常所说的脑血管病,一般指的是急性脑血管病,发病急,常危及人的生命,因此,也易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慢性脑血管病病程长,易被人忽视。脑组织供血状况:脑组织供血主要是靠脑部动脉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供应,脑血管病按其性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较多见,约占全部脑血管病人的70%~80%,是由于脑动脉硬化等原因,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血流减少或完全阻塞,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受损而发生的一系列症状。另一类是出血性脑血管病,多由长期高血压、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等因素所致。由于血管破裂,血液溢出,压迫脑组织,血液循环受阻,病人常表现脑压增高、神志不清等症状。这类病人约占脑血管病的20%-30%左右。
二,胃肠功能
胃酶分泌系数:胃部有两种管腺,一为胃腺,主要分泌消化液;二为贲门腺,主要分泌粘液来保护贲门的粘膜。而胃腺由三种细胞所构成:颈粘液细胞分泌粘液,位于表面上皮层之下;主细胞分泌消化液,主要为胃蛋白酶,位于腺体之中间,颈粘液细胞之下方;壁细胞则分泌盐酸,即所谓的胃酸,壁细胞位于胃底部靠贲门处,含有许多小管与腺腔相通。胃蠕动功能系数:胃壁上有斜的、环形和纵行的平滑肌。它们的收缩和舒张使胃具有蠕动的能力。胃的蠕动把食物进一步加工磨碎,加上胃液的作用,使食物变成粥样的食糜,然后分批经幽门排入小肠。食物在胃中被加工的时间并不完全一样,糖类食物比蛋白质食物的加工时间要短,油脂类食物的加工时间最长,所以吃肉和含油多的食物不容易饥饿。食物通过胃的运动(蠕动)和胃分泌的胃液(粘液、胃酸、蛋白酶等)将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形成糊状(食糜),进食约3-4小时后进入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胃吸收功能系数:胃粘膜内有胃腺,它分泌一种无色透明的酸性胃液,成年人每天可分泌1.5-2.5升胃液。胃液中含有三种主要成分,即胃蛋白酶、盐酸和粘液。胃蛋白酶能够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成为分子较小的蛋白脉和蛋白际。盐酸即胃酸,胃酸能使无活性的蛋白酶元变成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创造适宜的酸性环境,同时还有杀死随食物进人胃内细菌的作用。胃酸进入小肠后可刺激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胃酸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胃粘液有润滑作用,可减少食物对胃粘膜的损伤,也能减少胃酸、胃酶对胃粘膜的侵蚀,它对胃有保护作用。小肠蠕动功能系数:是特有的运动形式,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相交替的运动。作用:促进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以利化学性消化;使食糜与肠壁紧贴促进吸收;挤压肠壁,促进血液和淋巴的回流。小肠吸收功能系数:(一)糖的吸收:一般分解成单糖才可以吸收,只有少量二糖被吸收。(二)蛋白质的吸收:每日吸收50-克氨基酸及少量二肽、三肽。(三)脂类的吸收:混合微胶粒运输抵达微绒毛,胆盐留在肠腔,脂类消化产物(脂肪酸、甘油一酯、胆固醇、溶血卵磷脂)扩散进入细胞。中、短链脂肪酸(﹤10-12C)不需再酯化,直接扩散入绒毛的毛细血管内。其余脂类消化产物在滑面内质网再酯化,形成甘油三酯(长链脂肪酸+甘油酯)、胆固醇酯、卵磷脂,然后与脱辅基蛋白/载脂蛋白(肠上皮细胞合成)结合成乳糜微粒;再在GC包装成分泌颗粒出胞进入乳糜管,经淋巴管吸收最终进入血液循环。(四)水的吸收:借肠内营养物质和电解质吸收所形成的渗透压梯度被动吸收(渗透作用)。
三,肝功能
蛋白质代谢功能:食物中的蛋白质经肠道消化及吸收后会送到肝脏进行转化及重组,把不同类的胺基酸进行代谢,按身体所需制造各种蛋白质以供细胞之需要。另外,肝脏也会把无益之蛋白质分解成胺基酸,并进一步变成尿素,由肾脏或肠管排出体外。能量生产功能:碳水化合物经消化后,肝脏会进行糖粉代谢,产生能量,以供细胞需要,又把过多的糖粉转化为肝糖作储存之用。至于脂肪性食物经消化后,肝脏会进一步将脂肪转化为能量。解*功能:食物于消化过程与及代谢过程中都会产生一些*素,肝脏会连同解*酵素进行解*工作,把有害物质(酒精、阿摩尼亚)分解成无害物质(如尿素、水份和二氧化碳),然后排出体外。胆汁分泌功能:胆汁是肝脏代谢的最终产物,具有消化脂肪的作用及促进人体对脂溶性维他命A、D、E、K的吸收。过多的胆汁会送到胆囊储存,以备需用。肝内脂肪含量:如果肝内脂肪含量超过湿重的5%,或显微镜下肝组织病理切片每单位面积见1/3以上肝细胞内有脂滴时,称为脂肪肝。脂肪肝脂肪肝又称肝内脂肪变性,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健康人摄入成分合理的膳食时,肝脏的脂肪含量约占肝脏重量的5%,B超可检出肝脂肪含量达30%以上的脂肪肝。脂肪肝分为肥胖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这是脂肪肝的三大常见病因。此外,还有营养失调性脂肪肝、药物性脂肪肝、妊娠急性脂肪肝等。脂肪肝有什么症状呢?轻度脂肪肝可以没有任何不适。中度或重度脂肪肝可有食欲不振、乏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肝区隐痛、左肩及背部酸痛发胀等症状,医生检查可发现肝肿大,少数有轻度*疸及蜘蛛痣。实验室检查可有肝功能异常,甘油三酯、胆固醇增高。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能有效控制脂肪肝的进一步发展,使肝内沉积的脂肪消退。
四,胆功能
一、血清球蛋白:A/G健康范围:(~)1、>,血清球蛋白增高。见于机体免疫机能亢进。肝硬化、肝炎及肝气郁结型胁痛,肝胆湿热型胁痛。2、<,血清球蛋白减低。见于肝胆轻微不适,及肝阴不足型。二、总胆红素:TBIL健康范围:(0.~0.)1、>0.,血清中总胆红素升高。见于溶血性及热重湿型*疸等。2、<0.,血清中总胆红素降低。见于免疫力低下,有肝胆病隐患。三、碱性磷酸脂酶:ALP健康范围:(0.~0.)1、>0.,增高。见于肝内和肝外阻塞性*疸。轻度或中度肝炎及肝胆湿热型胁痛,湿重于热型*疸等证。2、<0.,减低。见于轻微肝炎的隐患,亚健康状态,免疫力低下。四、血清总胆汁酸:TBA健康范围:(0.~0.)1、>0.,增高。见于轻度肝炎,轻微阻塞性*疸,及肝胆温热型等。2、<0.,减低。见于轻度肝胆疾病的隐患,亚健康状态。五、胆红素:DBIL健康范围:(0.~0.)1、>0.,阳性。见于阻塞性和肝细胞性*疸及热重湿型*疸等。2、<0.,阴性。见于溶血性*疸,及*疸阴*等证。
五,胰腺功能
胰岛素:是一种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在体内的作用非常广泛,主要是降低血糖,作用1、对糖代谢促进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合成,抑制糖异生,促进葡萄糖转变成脂肪酸,贮存于脂肪组织2、对脂肪代谢,抑制脂肪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脂肪分解3、对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一旦缺乏或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就会形成糖尿病胰多肽:是胰腺岛PP细胞合成和释放的一种具有激素性质的多肽。胰高血糖素:是由胰脏胰岛α-细胞分泌的激素,升高血糖浓度,与胰岛素作用相互拮抗。
六,肾脏功能
尿胆原指数:尿胆原(全称为尿胆素原),老旧的红细胞在肝脏或脾脏会遭到破坏,此时红细胞中的血红素会变成所谓的胆红素,含在胆汁中排泄到肠内,在肠内被肠内细菌所分解而变成尿胆原。尿胆原大部分会随粪便一起排泄出体外。但一部分会由肠壁吸收回到肝脏,再从肝脏进入肾脏或血液中,随尿液一起排泄,接触空气后变为尿胆素。尿酸指数:正常情况下,体内的尿酸大约有毫克,每天新生成约毫克,同时排泄掉毫克,处于平衡状态。但如果体内产生过多来不及排泄或者尿酸排泄机制退化,则体内尿酸潴留过多,当血液尿酸浓度大于7毫克/分升,是人体体液变酸,影响人体细胞的正常功能,长期置之不理将会引发痛风。另外过于疲劳或是休息不足亦可导致代谢相对迟缓导致痛风发病。尿素氮指数:尿素氮是人体蛋白质代谢的主要终末产物。氨基酸脱氨基产生NH3,和C02,两者在肝脏中合成尿素,每克蛋白质代谢产生尿素0.3g。尿素中氮含量为28/60,几乎达一半。通常肾脏为排泄尿素的主要器官,尿素从肾小球滤过后在各段小管均可重吸收,但肾小管内尿流速越快重吸收越少,也即达到了最大清除率。尿蛋白指数:血液中常会有定量的对人类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蛋白存在。一部分的蛋白会在肾脏的丝球体中过滤进入尿液中,但又会在肾小管被吸收而回到血液中。因此,若肾脏的机能正常,在尿液中出现的蛋白量只有一点点,但是当肾脏与尿管出现障碍时就会漏出多量的蛋白变成蛋白尿。正常人尿中有微量蛋白,正常范围内定性为阴性。尿中蛋白质含量多达0.15g/24h以上时,称蛋白尿,尿常规定性可出现阳性。
七,肺功能
一、肺活量:VC健康范围:(~)1、>,肺活量增大。见于上呼吸道轻度感染,及轻度慢性支气管炎,及风寒袭肺型咳嗽、风热犯肺型咳嗽,及痰湿蕴肺型咳嗽等证。2、<,肺活量减小。轻度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肺阴亏耗型咳嗽等证。二、肺总量:TLC健康范围:(~)1、>,轻度肺气肿。呼吸不畅,肺泡扩张及肺脾气虚型肺胀,痰热郁肺型肺胀等证。2、<,肺组织广泛性病变的先兆。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轻度感染及肺燥津伤型虚热肺痿,及肺气虚冷型虚寒肺痿等证。三、气道阻力:RAM健康范围:(1.~1.)1、>1.,增大。见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早期症状及肺肾气虚型肺胀,寒痰壅肺型肺胀等证。2、<1.,减小。轻度上呼吸道感染及轻度支气管肺炎,及痰湿蕴肺型咳嗽、风寒袭肺型咳嗽等证。四、动脉血氧含量:PaCO2健康范围:(17.~21.)1、>21.,增高。见于素体免疫力稍弱,外邪乘虚侵袭所致的肺气虚弱等证。2、<17.,减低。见于气道不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先兆,支气管哮喘的早期症状及寒哮、热哮、风寒袭肺型喘证,表寒湿热型喘证、痰热郁肺型喘证、痰浊壅肺型肺胀、肺肾气虚型肺胀等证。
八,血糖
胰岛素分泌系数: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体内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在人体十二指肠旁边,有一条长形的器官,叫做胰腺。在胰腺中散布着许许多多的细胞群,叫做胰岛。胰腺中胰岛总数约有~万个。胰岛细胞根据其分泌激素的功能分为以下几种:①B细胞(β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60%~80%,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②A细胞(α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24%~40%,分泌胰升糖素,胰升糖素作用同胰岛素相反,可增高血糖。③D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6%~15%,分泌生长激素抑制激素。糖尿病患者,由于病*感染、自身免疫、遗传基因等各种发病因素,其病理生理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活性相对或绝对不足以及胰升糖素活性相对或绝对过多所致,也即B和A细胞双边激素功能障碍所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细胞严重损害或完全缺如,内源性胰岛素分泌极低,需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障碍较轻,基础胰岛素浓度正常或增高,而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则一般均较相应体重为低,即胰岛素相对不足。胰岛素分泌功能对糖尿病(DM)诊断、分型、治疗和预后估计甚至预测高危人群将来是否发生糖尿病均有重要参考价值,其评估不仅受临床医师也受研究者重视,胰岛素分泌水平受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的双重影响。血糖系数:就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其他各种糖类,如果糖、双糖、多糖都只有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之后才能称之为血糖。正常人体的血糖浓度同样也是处于稳定和平衡之中的。一旦平衡被破坏,如血糖异常升高,就回会出现糖尿病.。尿糖系数:是指尿中的糖类,主要是指尿中的葡萄糖。正常人尿糖甚少,一般方法测不出来,所以正常人尿糖应该阴性,或者说尿中应该没有糖。在正常人,只有当血糖超过~mg/dl时,糖才能较多地从尿中排出,形成尿糖。所以说,血糖的高低决定着尿糖的有无。
九,前列腺
前列腺增生度:又称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亦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前列腺在男性45岁左右开始出现两种趋势:一部分趋向于萎缩,另一部分人则趋向于增生,腺体体积渐渐增大,形成了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的病程发展缓慢,早期可无症状。前列腺处于膀胱出口的后尿道,随着前列腺增生加重而使排尿出口梗阻程度加重。尿液在膀胱里停留,易合并发生尿路感染和膀胱结石,使病症加重。前列腺增生症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排尿障碍前列腺钙化度:纤维化,是前列腺发生炎症留下的疤痕,是前列腺结石的前兆。前列腺结石常伴有慢性前列腺炎症,一般通过B超检查能看到这些病变。由于前列腺结构特殊性,发生钙化、结石一般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前列腺钙化(纤维化)、结石上会滋生细菌,所以又是前列腺炎反复发作的一个原因,不能忽视。前列腺囊肿多发生于成年人,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临床表现排尿梗阻或大便梗阻,排尿梗阻常会引起急性尿潴留。有时从尿道流出浓性分泌物,指肛检查可触及前列腺有波动感,但常在后期方出现。偶有脓肿破入尿道、直肠、会阴或膀胱周围间隙,引起结缔组织炎。但有的病人可能无发热,主要表现下尿路梗阻,不少病人并有附睾、睾丸炎。囊肿外科主要通过引流,如会阴切开引流或经尿道前列腺切剖引流。出现前列腺钙化或结石必须治疗,钙化会发展成结石,引发出各种症状,有的患者症状长期消除不了,要做全面检查,看是否有结石钙化,不治疗结石钙化难以彻底治愈前列腺病。十,前列腺炎症: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一般统计约占泌尿科门诊疾病的25%~30%,它可全无症状,也可以症状明显,迁延不愈,甚至可以引起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泌尿生殖系感染,可分为以下几类:1、非特异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又可分为急性前列腺炎和慢性前列腺炎。急性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非特异性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直肠及会阴部痛,多有恶寒发热等,属于中医[热淋]范畴。慢性前列腺炎是前列腺非特异性细菌感染所致的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少腹、会阴、睾丸部有不适感,尿道口滴白等,中医属[精浊]范畴,常见于青壮年男性。2、特发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上具有前列腺疼痛、排尿异常、尿道口有前列腺液溢出等症状,前列腺液白细胞可增多,但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3、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临床上主要表现尿频、尿痛,尿道灼热,下腰部或会阴部疼痛等症状,但病情发展快,有前列腺溢浊增多、急性尿潴留等伴随症状,是网状内皮系统增生后产生的溶解度差的物质所引起的一种异物反应或过敏反应,故分变态性(过敏性)和非变态性两类。4、前列腺痛和前列腺充血:临床上具有持久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和前列腺部不适,或真性前列腺痛等症状,前列腺液中无脓细胞,也无明显感染病理改变,属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一种。5、特异性前列腺炎:包括淋菌、真菌和寄生虫(如滴虫)等引起的前列腺炎。6、其它原因引起的前列腺炎:如病*感染、支原菌属感染、衣原菌属感染等引起的前列腺炎。
十一,肥胖症
脂质代谢异常系数:脂质代谢异常是先天性或获得性因素造成的血液及其他组织器官中脂质及其代谢产物质和量的异常。脂质代谢受遗传、神经体液、激素、酶以及肝脏等组织器官的调节,当这些因素有异常时,可造成脂质代谢紊乱和有关器官的病理生理变化。具体病症包括:高脂蛋白血症、脂质贮积病、肥胖症、脂肪肝等等。褐色脂肪组织异常系数:褐色脂肪组织在功能上是一种产热器官,即当机体摄食或受寒冷刺激时,褐色脂肪细胞内脂肪燃烧,从而决定机体的能量代谢水平。以上两种情况分别称之谓摄食诱导产热和寒冷诱导产热。褐色脂肪组织这一产热组织直接参与体内热量的总调节,将体内多余热量向体外散发,使机体能量代谢趋于平衡。褐色脂肪组织产热调节着体内的营养平衡,可防止人体的过度肥胖。高胰岛素血症系数:肥胖常与高胰岛素血症并存,但一般认为系高胰岛素血症引起肥胖。高胰岛素血症性肥胖者的胰岛素释放量约为正常人的3倍。胰岛素有显著的促进脂肪蓄积作用,有人认为,胰岛素可作为总体脂量的一个指标,并在一定意义上可作为肥胖的监测因子。血浆胰岛素浓度与总体脂量呈显著的正相关。下丘脑神经核异常系数:已知人类与多种动物的下丘脑中存在着两对与摄食行为有关的神经核。一对为腹对侧核(VMH),又称饱中枢;另一对为腹外侧核(LHA),又称饥中枢。饱中枢兴奋时有饱感而拒食,破坏时则食欲大增;饥中枢兴奋时食欲旺盛,破坏时则厌食拒食。二者相互调节,相互制约,在生理条件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使食欲调节于正常范围而维持正常体重。当下丘脑发生病变时,不论属炎症的后遗症(如脑膜炎、脑炎后)、创伤、肿瘤及其他病理变化时,如腹内侧核破坏,则腹外侧核功能相对亢进而贪食无厌,引起肥胖。反之,当腹外侧核破坏,则腹内侧核功能相对亢进而厌食,引起消瘦。甘油三酯含量异常系数:当日进食热卡超过消耗所需的能量时,除以肝、肌糖原的形式储藏外,几乎完全转化为脂肪,储藏于全身脂库中,其中主要为甘油三酯,由于糖原储量有限,故脂肪为人体热能的主要贮藏形式。如经常性摄入过多的中性脂肪及糖类,则使脂肪合成加快,成为肥胖症的外因。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