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的危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60岁后,标准体重是多少呢医生符合标准最 [复制链接]

1#

导语:很多上了年纪的人,认为越瘦身体越好,会在饮食中只吃素食不吃肉。但过瘦的身体也容易引起营养不良现象,提高患病风险。

案例分享

今年64岁的李大妈,身材偏瘦,她觉得这样比较健康。肥胖会提高患慢性疾病的概率,对寿命造成影响,因此她在日常中经常只吃素。

不久前,李大妈发现体重又降低了很多,觉得是饮食养生有效果,让她感到非常高兴。后来在某天走路时,突然莫名摔倒,医院检查后确诊李大妈患有“肌少症”。

李大妈觉得疑惑,为啥自己身体好好的会出现这种问题呢?

老年人并不是越瘦越好

当前社会上老年人越来越多,研究发现,有4/5的老年人存在慢性病问题。一些数据表明,老年人的身材胖瘦影响着健康程度,过瘦或过胖都对健康不利,例如太胖的人容易出现三高问题。还有很多老年人体重过轻,容易引起肌少症、贫血、营养不良现象,也会出现其他危害。

肌少症是种综合性肌肉疾病,指的是持续下降与肌肉相关的各种指标,包括肌肉功能、肌肉力量、肌肉总量等。最初会限制老人的行动功能,表现出四肢消瘦、四肢无力、行动困难、有虚弱感等问题,伴随不断发展,会开始全面衰退身体机能,活动艰难,营养不良。

过瘦的老年人也容易出现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等问题,走路时摔倒更易骨折,提高出现肌肉萎缩的风险,对健康十分不利。

超过60岁的老人,应保持多少标准体重呢?

老年人想保持健康,应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中,伴随年龄增长,会逐渐降低身体活动功能,改变体型和身高,可以用BMI体质指数判断胖瘦,不能仅靠体重。

公式为: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如果老年人有大于26.9的BMI指数,更容易出现心血管疾病和三高问题。如果老年人BMI指数低于21.0,说明身体偏瘦,会提高患病概率、降低免疫力,不能充足摄入营养,最适宜的体质指数应保持在21.0-26.9之间。

60岁以后,记得多补充以下几种营养

1、钙元素

人到了一定年纪后,会开始流失体内钙质,持续降低骨密度,增加出现骨质疏松的风险。这时要在生活中做好补钙工作,可以多吃一些奶制品或喝牛奶,能有效避免发生骨质疏松问题。

2、维生素D

上了年纪的人,身体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减弱转化和吸收钙质的效率,这时也要做好维生素D的补充,可以在平时多晒晒太阳,能提高吸收钙离子。

3、欧米伽-3脂肪酸

这种成分在大豆、胡桃等产品中含量丰富,老年人食用后,可以降低血液里面甘油三酯的水平,起到降血压、减少炎症的作用。也可以吃一些深海鱼,鱼肉里面的EPA和DHA成分,可以改善大脑活性,减轻老年痴呆症发病风险。

4、维生素B12

超过60岁的人,会降低吸收维生素B12的能力,出现相关营养元素缺乏时,容易引起贫血问题,让人出现疲惫乏力感。可以通过吃鸡蛋、肉类、牛奶等补充,将身体中营养元素在合理范围内稳定,对运行各脏器功能有帮助。

5、蛋白质

蛋白质这种营养物质在身体中不可缺少,能为机体运行供给能量,老年人也要在生活中补充足量优质蛋白,可以将比重控制在1g/kg体重。鸡蛋和肉食都是不错的蛋白质补充来源,生活中食用肉类,也能补充一些其他所需营养成分,当然要将摄入量控制好。

6、膳食纤维

老年人不断下降肠胃蠕动功能,容易引起便秘现象,这时不妨多吃一些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品,例如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类等。可以帮助有效缓解便秘,也能使血液中血清胆固醇浓度下降,预防血管疾病。

总的来说,保持身体中每天合理摄入足量的营养成分,对机体各器官功能正常运行有利,也有助稳定体重,在合理范围中保持,能降低患病风险。

结语:除了饮食外,老年人也要注意其他生活方面,例如少饮酒多喝水,戒掉吸烟的习惯,经常散步,保持心情愉悦,多与他人交流沟通,适当活动大脑,比如玩手机、下象棋等,也要避免滥用药物,在出现身体不适时严格遵照医嘱用药。

#健康迎新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