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的危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儿童肥胖的危害,做家长的知道多少 [复制链接]

1#
北京雀斑医院地图 http://m.39.net/news/a_8589974.html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生活方式的变化,学习压力的增加,家长养育观念更新不足,如今“胖乎乎”的孩子越来越多。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超重儿童超过10%,肥胖儿童5%,儿童肥胖已成为全球瞩目的健康问题。

儿童青少年期肥胖易引起代谢异常如糖耐量降低、血脂异常、血压增加。更严峻的是,儿童青少年期肥胖危害性还将延续到成年期,增加成人肥胖以及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睡眠呼吸暂停和某些肿瘤的发病及死亡风险。此外,过度肥胖还会给儿童青少年带来自闭、抑郁等心理问题。

导致儿童肥胖的原因

导致儿童肥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不良饮食习惯:

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肉制品及油炸食品含有较多脂肪,能量密度高,体积相对较小且口感美好,容易导致过多摄入。另外,中国的喂养习惯有过度喂养的风险,喜欢让孩子多吃一口。

2、缺乏运动:

由于目前孩子学业繁重,户外活动每天很难保证2-3个小时,所有大部分孩子的活动量都达不到各个年龄段需要的活动量。

3、家族遗传:

遗传因素在肥胖的发病中是主要原因,父母都肥胖或者一方肥胖,孩子肥胖的概率明显增加。

4、宫内发育:

研究表明,婴儿出生时的体型大小及其生后早期的生长状况不仅影响婴幼儿的运动发育,还与成年心血管疾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发病率相关。

睡眠不足的儿童青少

年,

长大后更容易肥

胖?

儿童肥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遗传、生活方式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儿童肥胖。伦敦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不吃早餐、睡眠无规律的儿童往往更有食欲,更倾向于高能量食物,更有可能体重增加。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幼儿时期睡眠时间少的儿童在7岁的时候,其身体质量指数(BMI)更高。

究其原因,其一睡眠少的儿童有更多的时间进食;

其二儿童睡眠时间每天少于8小时会影响相关激素的分泌,特别是瘦素水平变化,瘦素是一种通过中枢发挥控制食欲、增加能量消耗及减重作用的蛋白。

儿童期肥胖比“中年发福”危害更大!

与正常体重儿童相比,超重儿童发生高血压的风险为3.3倍;发生高甘油三酯的风险为2.6倍;发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的风险为3.2倍。儿童肥胖相关的健康危险还可持续至成年期。成年后,肥胖儿童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7倍,与体重持续正常人群相比,儿童期至成年期持续肥胖的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为4.3倍,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高达9.5倍。所以儿童期肥胖,比成人肥胖危害更大。1

血管硬得早

年《柳叶刀儿童与青少年健康》(TheLancetChildAdolescentHealth)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肥胖青少年的动脉血管,在十多岁时就已经开始变得僵硬。该研究长期追踪名儿童的肥胖趋势,在受试者17岁时,研究人员评估了他们动脉血管的僵硬程度。在调整性别、血压、血脂、体重等变量后,发现体脂总量与动脉僵硬度呈正相关;进一步分析肥胖趋势变化,研究人员还发现,持续体脂过高的人群动脉更为僵硬。而动脉僵硬度高是动脉粥样硬化一个明显的信号,会增加心梗、中风发生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2

导致性早熟

超重和肥胖是诱发儿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而性早熟的一大危害是孩子提前终止长个,结果导致成年身高较矮,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给孩子的心理发育、升学、就业和婚姻等带来很多不良影响。3

儿童脂肪肝

儿童脂肪肝患者越来越多,并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尤其肥胖的儿童更易患脂肪肝。一项调查显示,肥胖儿童中脂肪肝的检出率达10.2%,是正常体重儿童的51倍,严重肥胖儿童中的检出率则高达40%以上。4

影响性功能

体重严重超常的7至12岁儿童,由于正处在青春启动期的初期,身体的脂肪堆积,会导致自身内分泌失调,脑垂体脂肪化,并直接引起生殖系统的发育迟缓。肥胖男孩的发病率为90%以上,女孩为50%以上。这样的男孩儿成年后,容易生殖器微小,性欲低下,甚至产生性功能障碍,不能与伴侣过正常的性生活,而且还会逐渐女性化;女孩子则会性发育不良,月经失调,严重者还会导致终生不孕。5

心理有负担

除了对身体健康的伤害外,超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在成长期间承担额外心理压力、遭受他人恶意中伤的情况也十分普遍,成为超重儿童成长中建立自信心、肯定自身价值的阻碍。

防控儿童肥胖该怎么做?

肥胖可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儿童肥胖如果不进行预防或早期干预,将会给孩子健康埋下巨大隐患。专家表示,防控儿童肥胖刻不容缓。

01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是控制体重的重要措施。首先医院,由医生根据既往孩子的饮食情况、目前年龄和体重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每天热量摄入量,同时严格进行饮食日记记录,根据体重的变化调整食谱。在饮食控制的过程中,家长要全程参与。饮食控制的目的不是节食,而是通过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正确的饮食方式使体重下降。

02

保持运动:

家长应根据孩子喜好、学习时间、作息时间、家庭情况、体育设施获取便利度等方面,制定合理可持续的运动方案。要鼓励孩子坚持运动,如晨间跑步、散步、做操等,每天坚持至少30分钟的运动时间。

03

药物干预:

对于儿童,目前没有12岁以下的减肥药,而且临床也不主张使用。二甲双胍可根据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尝试使用。

04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小儿肥胖症关键在于脾胃运化功能失职,一般常见有两种症类,痰湿体肥和气虚体肥,临床表现为体肥而多食,动则气促,易于疲乏,行动迟缓、体肥色白,肌肉按之绵软等表现。治疗上多采取健脾化湿、祛浊行气为原则,以六君子汤和*连温胆汤加减化裁使用。

此外,配合针灸和耳穴贴压等绿色外治疗法,可以调节内脏内分泌活动,增强交感神经兴奋性,促进脂肪分解,减少脂肪积存,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END

来源:健康时报、科普中国

本文编辑:三金责编:罗宁审核:马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