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的危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找个瘦子接吻10秒,互换万瘦身菌 [复制链接]

1#

本文作者:fengfeixue,Chriessie_L,狼医生,薄三郎

整合:琮安

今天我在朋友圈里刷到了这么一条内容,看得十分心动,心动到马上就要去……咳咳

可是环顾四周发现并没有死瘦子的存在之后,机智的我们冷静了下来,并且开始质疑这个微博构思的可信度。在经历了与小伙伴认真(?)科学(?)的探讨之后,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接吻不能把你变成“易瘦体质”,但吃翔或许可以!逻辑十分清晰,你要试试吗?

太长不看版:

1.与变胖/变瘦有关的细菌,真的存在人的肠道里;

2.接吻10秒,真的能交换万口腔细菌;

3.交换口腔细菌≠交换肠道细菌,想得到“瘦”细菌,得进行肠道细菌移植(或者用胶囊裹着细菌吃下去);

4.接吻可能会传染疾病的哦。

胖子瘦子,肠道菌群不一样

“接吻减肥”的前提条件是,胖子和瘦子的肠道菌群不一样——这倒没错,让人胖的肠道菌群确实是存在的。

年,美国华盛顿大学的JeffreyGordon教授通过实验表明,相比对于肠道内无菌的小鼠来说,具有正常菌群的小鼠吃的较少,但可累积更多脂肪;而将正常小鼠的肠道菌群导入无菌小鼠肠内后,原本“吃得多还不胖”的无菌小鼠在有菌后也一反常态的“喝水还长膘”了。但是,究竟是肠道菌群的哪些成员导致了小鼠代谢情况的改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上海交通大学的赵立平教授踏上了寻找“幕后黑手”的征程。他找到了一位体重达公斤、BMI高达58.78的肥胖症患者(正常男性的标准BMI一般为24),并对其进行饮食干预和药物处理来降低其体重,同时定期检测其肠道菌群的组成情况。通过23周的干预治疗,该患者体重下降了近52公斤,健康情况改善;在初始时占到肠道菌群总量30%的一种细菌——阴沟肠杆菌,在干预治疗后,几乎在肠道菌群内检测不到了。这一显著的变化让人意识到,阴沟肠杆菌很可能和这位患者的肥胖症有着重要的联系。

来源:SocietyofAfricanMissions

实验的下一步是在小鼠实验验证猜想。课题组从这位患者肠内分离得到了阴沟肠杆菌,并导入到无菌小鼠肠内,然后将这些小鼠分为两组,一组饲喂普通饲料,另一组饲喂高脂高糖饲料,并分别用未导入细菌的无菌小鼠作为对照。结果显示,引入了阴沟肠杆菌、并使用高脂高糖饲料的小鼠,相对于其他3组小鼠,体重迅速增加,体内多个器官累积更多的脂肪,并出现了胰岛素抵抗等肥胖症相关的症状。这些现象表明,阴沟肠杆菌很可能是导致小鼠产生肥胖和其他代谢异常的原因。

不过,各位千万不要以为已经找到了减肥的武林绝学终极奥义,毕竟,人体的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其中包含的微生物种类十分多样,阴沟肠杆菌只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可以导致肥胖的细菌。人们找到的阴沟肠杆菌,实际上只是“帮凶”之一,而真正的“主谋”,正是缺乏运动、饮食不合理的自己。

接吻无法传递肠道细菌,或许吃翔可以

就算胖子和瘦子的肠道菌群不同,但肠道菌群通过正常的接吻交换,怎么想都不太靠谱——你能想象肠道里的细菌怎么到自己的嘴里,再跑到对方嘴里吗?这画面有点重口味了吧。不过小白鼠还是可以做到的,它们可以通过互食粪便交换菌群,而不是接吻。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凡妮莎﹒兰多拉(VanessaRidaura)的团队采集了一胖一瘦的双胞胎的肠道细菌样本,并将其移植入无菌鼠(体内没有任何细菌)的肠道内。在实验中,研究人员按照小鼠的标准食量喂食——接受了双胞胎中较胖者细菌的老鼠,比接受较瘦一方细菌的老鼠增加了更多脂肪。

接着,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名为“微生物之战”的计划:他们将植入瘦人肠道菌群的小鼠(代号“Ln鼠”)和植入胖人肠道菌群的小鼠(代号“Ob鼠”)饲养在同一房间。“小鼠很快就交换了肠道菌群,”凡妮莎的合作者戈登说,意指小鼠相互食用对方的粪便。

10天后,研究者发现,与Ln鼠关在一起的Ob鼠具备了与前者相同的新陈代谢特征,而Ln鼠却完全没有被对方的菌落或新陈代谢影响。看来,是Ln鼠肠道内的某些细菌阻止了Ob鼠体内脂肪的积累。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原来一些特定的拟杆菌门细菌可以进入Ob鼠的肠道,占据原本空闲的位置,进而引起新陈代谢的变化。然而,任何Ob鼠体内原有的细菌都无法进入Ln鼠体内、促使它们堆积脂肪。

来源:greatist.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