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的危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孕期必看丨生孩子前,没人告诉过我会经历这 [复制链接]

1#
程少为的号怎么挂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096390.html

生孩子真不轻松!

近日,国外产后妈妈分享了自己产后经历的视频引起了广泛讨论——

“很多人都说生孩子痛,我忍了!但是万万没想到,生完孩子,还要生“胎盘”,感觉像又生了一胎!还有产后的第一次大便,会和生孩子一样痛!”“当你听到可以无痛分娩时,会很开心。但是当你清醒后,会有大概四个小时,你的双腿没有知觉,无法独立上厕所。”“产后整整六周,你可能在半夜……睡!醒!并且发现你浑身都是汗。可能在32℃的室温中感到很冷,也可能在15℃的室温中感到很热。”“还有相当大的概率,产后疯狂掉发,都快秃了!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忍不住崩溃:这是哪个疯婆子?”“母乳喂养很美好,但是很痛!”“顺产后,下面会撕裂得很大,很可能会在产床上失禁!”“一堆堆的妊娠纹,自己都不想看!”

……

视频引起了许多产后妈妈们的强烈共鸣:生过的痛是没生之前怎么也想不到的!这些妈妈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在告诉所有人:生孩子在很多人眼里是件伟大的事,但没有人能够被轻飘飘的称赞一句伟大,就能带过这些痛苦,更何况大多数女人是被“伟大”。

在生完孩子后,会遇到哪些问题?每个宝妈都要提前了解。

01

疼痛

疼痛是不适中最严重的一种,产生疼痛的原因却很多,如会阴侧切口、剖宫产刀口、产后痔疮、乳胀等问题都会引发疼痛。当然,长期的久坐和哺乳也会引起下腰痛、腕管综合征、胸廓出口综合征等。对于宝妈而言,产后疼痛将严重影响产妇产后哺乳,严重者将危及母婴健康。

02

肥胖

年12月,《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发表一篇关于妇女产后肥胖症的发病情况调查。文中提及例产后42天妇女以VFA>90m2为诊断标准,数据显示中心性肥胖比例为51.98%。超过半数的产后妇女有中心性肥胖问题的出现提示:产后肥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冠心病及高血压、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产后肥胖、肝胆病变、关节病变等是产后肥胖会引发的疾病。

03

抑郁

产后抑郁(PPD)是指产后6周内第一次发病,以情感持续低落为基本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可伴有思维及行动的改变及躯体症状。其中2周内患病率最高。PPD严重危害产妇的身心健康,对婴儿、家庭、婚姻、社会造成不利影响。

04

腹直肌分离

腹白线被拉伸和变薄,使原本平行并列的两条腹直肌从腹白线处的位置分开,此种现象称之为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分离对产妇会产生以下影响:

◆“小腹婆”,生产完成后,小肚子一直瘦不下去。

◆影响呼吸,影响膈肌运动。

◆腹压降低,引发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减弱。

◆诱发腰部疼痛、腰肌劳损。

05

趾骨联合分离

耻骨联合分离是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关节和韧带创伤性的中断或撕裂,多表现为耻骨联合区域剧烈疼痛,孕时激素水平、生物力学、代谢的变化,生产时的创伤等因素都会诱发耻骨联合的分离。

06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盆底支持组织由于退化、损伤等因素,导致盆底支持薄弱或肌肉功能减退,使女性生殖器官与其相邻脏器发生移位或功能失调而出现一系列的病症。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病,严重影响了中老年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①压力性尿失禁(SUI)

指喷嚏或咳嗽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渗漏。症状表现为咳嗽、喷嚏、大笑等腹压增加时不自主溢尿。

②盆腔器官脱垂(POP)

是一类由各种原因导致的盆底支持组织薄弱,造成盆腔器官下降移位引发器官的位置及功能异常。以外阴部块物脱出为主要症状,伴或不伴有排尿、排便异常,外阴部出血、炎症等,程度不等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③慢性盆腔疼痛(CPP)

指非周期性、持续达6个月以上(也有认为达3个月以上)、对非阿片类药物治疗无效的盆腔疼痛。慢性盆腔疼痛是女性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特点是病因复杂,有时即使做了腹腔镜检查或开腹探查也找不到明显原因,疼痛程度与病变程度不一定成正比。

④排便、排尿困难

妊娠晚期由于膀胱受子宫的牵拉及胎头的压迫,使膀胱壁平滑肌张力减退,弹性暂时性下降,大多数宝妈分娩后膀胱排尿功能均能逐渐自我恢复,部分宝妈由于分娩过程中膀胱、尿道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产后尿潴留。

由于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肉的极度牵拉和扩张并充血、水肿,以及第二产程中腹肌疲劳,在短期内不能恢复其弹性,加之产程中过度屏气、过度呼喊、深大呼吸、水电解质紊乱等导致肠蠕动减慢等,导致产后排便功能减弱,不能有效自己排出粪便。

把这些说出来,并不是想要放大女性对于生育的恐惧,也不是每个人都一定会经历以上全部的痛苦,毕竟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只有每个女性了解了生育的知识,才是对自己和孩子人生最大的负责。

同样也希望每位女性都能在生孩子前了解这些,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好备孕、孕期和产后的检查和保健,更大程度的避免产后各种问题的发生。

欢迎孕妈宝妈们留言,可以把你们的问题、想知道的知识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