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的危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建议收藏婴幼儿常见疾病及预防护理 [复制链接]

1#

婴幼儿年纪小,身体抵抗力较差如不注意很容易生病,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一些婴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及预防护理办法,建议家长们认真阅读并收藏下来。

1.新生儿脐炎

病因:脐部护理不当,极易受细菌感染,引起脐部发炎

预防护理:脐带未脱落前,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每天用75%的酒精消*,每日2-3次,直到自然脱落。脐带脱落后,脐窝内常会有少量渗出液,此时仍用75%酒精棉签消*脐带,直至脱落后7天,局部完全愈合为止。切忌往脐部撒消炎药粉,如脐窝有脓性分泌物及其周围有红肿,应及时就医。

2.尿布皮炎

病因:粪便潮湿污染,细菌,霉菌感染引起

症状:粪便引起的尿布皮炎皮肤像烧坏那样会出现红一整片的现象。

霉菌引起的尿布皮炎先是皮肤整片发生红的症状然后再出现稀疏的红点似皮疹样。

细菌引起的尿布皮炎皮肤发红,破损,有细小的溃疡

预防护理:平时要勤换尿布,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每次便后要清洁,然后涂抹护臀膏以保护皮肤,切忌用塑料直接包裹婴幼儿臀部,更换尿布时不要过紧,另外经常暴露在阳光下晒一下小屁屁,重度的需及时送医治疗。

3.湿疹

病因:由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感染,常很难明确病因,如有的婴儿吃鱼,虾,牛奶,母乳,蛋等致敏物就可诱发湿疹。

渗出性湿疹:常见于肥胖型婴儿,初起于脸颊,发生红斑,丘疹,丘疱疹,常因瘙痒抓挠有少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严重者可累计整个面部及其全身,如有继发感染可见脓创及面部淋巴结肿大发热。

干燥性湿疹:多见于瘦弱的婴儿,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表现为潮红,脱屑,丘疹,但无明显渗出,慢性时也可轻度浸润肥厚,有皲裂,抓痕或结血痂,常因阵发剧烈瘙痒而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

脂溢性湿疹

预防护理:避免摩擦或使用刺激性大的肥皂;内衣应柔软,宽松,清洁,丝毛织品的衣服不要直接接触皮肤。避免紫外线直接照射;要特别避免某些容易引起过敏的食品,如海鲜,鸡蛋,红肉等。如果孩子母乳喂养,那么母亲应避免吃海鲜等致敏食物。湿疹部位不能用热水和沐浴液;穿着纯棉衣物,饮食方面尽量找出过敏源;去医院化验,找出过敏源治疗,对应局部治疗或全身治疗,谨遵医嘱,不可自行治疗。

4.佝偻病(软骨病)

病因:慢性营养缺乏,从未或很少晒太阳,未服用维生素D

症状:易受惊,爱哭闹,夜惊,多汗,烦躁不安,其他症状还有汗多,酸味儿,枕秃,头发发*,脆,易折,易患呼吸道感染,贫血。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骨骼和肌肉病变,婴幼儿学步后会出现“O”“X”型腿,说话晚,吐字不清,当婴幼儿出现多汗,睡眠不安体征建议就医。

预防护理:广泛开展健康考核;指导合理喂养;多进行户外运动,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

5.缺铁性贫血(6个月-2岁多见)

病因:体内储铁不足;铁的摄入量不足,生长发育因素;铁的丢失或消耗过多。

症状:皮肤,黏膜逐渐苍白或苍*,以口唇,口腔黏膜及甲床最为明显,易感疲乏无力,易烦躁哭闹或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年长儿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预防护理:加强对孕妈的卫生指导及新生儿出生后的合理喂养指导。一般疗法对重症患儿加强护理,预防各种传染疾病,保证充足睡眠,合理的饮食。仔细分析病因,加以根治。

6.营养不良

病因:先天不足,喂养不当,疾病因素;生长发育过快,各种营养物质又不能及时供应,造成供不应求

症状:面色,结膜苍白,厌食,消瘦,皮下脂肪少,肌肉松弛,头发干枯,体重不增,智力发育迟缓。

预防护理:饮食平衡,营养补充,营养强化

7.单纯性肥胖症

病因:脂肪或糖类摄入过多,营养过剩,又缺乏适宜的体育锻炼,热量就转化成脂肪堆积在体内引起肥胖。

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是成人期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素。

症状:全身脂肪组织过度增加,堆积,有氧能力和运动能力下降。行为偏差表现为:过度饮食,偏食,挑食,过度偏嗜高热量食物;懒于体力活动,喜静坐式生活方式,人际交流少。

对脂肪组织进行测量的方法

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为超重

超过20%为轻度肥胖

超过30%为中度肥胖

超过40%为重度肥胖

超过60%为极重度肥胖

预防护理: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的措施;忌服任何“减肥食品”“减肥药品”或“减肥饮品”,避免产生其他问题。

8.婴幼儿急疹(婴儿玫瑰疹)

症状:多发于6-18个月的婴儿,常伴有突然发病,体温迅速升高,在38-40℃。发热3-5天后体温骤降。退热后9-12小时婴儿全身可出现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先从胸腹部开始,很快波及全身,几小时后皮疹开始消退,2-3天消失,无色素沉着及脱屑。

治疗:一般不用特殊治疗,只要加强护理和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几天后就会痊愈。

护理:注意休息,少去户外活动,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发热时要多饮水,给予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果体温较高,婴儿出现哭闹不止’烦躁等情况,可以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应用退热药物,以免发生热惊厥。

9.手足口病

症状: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黏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

病源:数种病*引起,常见的是柯萨奇病*A16型,其次柯萨奇病*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71型。

传染性:中度传染,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和咽分泌物或粪便既可以传染。发病第一周传染性最强,潜伏期3-6天。发热是常见的首发症状。3岁以下婴儿为易感人群,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的免疫力,对其他型病*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夏季和早秋较常见。

可能会产生的并发症:心肌炎,脑炎,脑膜炎,迟缓性麻痹。

治疗:对症治疗,防止并发症;做好护理,注意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的无刺激性食品为宜。重症病人需住院抢救。

预防: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加强监测,及早发现病例,病例隔离。

10.婴儿腹泻

病因:易感因素(内因)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机体防御功能差,人工喂养。

感染(外因)肠道内病*感染,肠道内细菌,真菌感染或寄生虫感染,肠道外感染等。

非感染因素,喂养及护理不当。

症状:大便次数增多,轻者每天4-6次,重者每天10次以上。大便性状改变,*色或*绿色稀水便或稠状便,可有粘液或脓血。

护理:调整饮食,减轻肠胃负担;控制感染,合理利用抗生素;纠正水及电解质紊乱;加强护理,避免继发感染。注意保暖;保持臀部皮肤清洁。

预防:对于小年龄的婴儿鼓励母乳喂养,同时避免夏秋季断奶。人工喂养的婴儿,要注意饮食卫生和用具的消*。注意为婴儿保暖。

对于大年龄的婴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不喝生水,不吃不洁净的食物,不吃隔夜或不新鲜的食物。注意饮食用具,玩具的消*,加强婴儿身体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11.婴儿便秘

病因:功能性便秘,先天性肠道畸形导致的便秘。绝大多数的婴儿便秘是功能性的。大便的性质与食物成分有关。有些婴儿生活没有规律。

预防:母乳喂养的婴儿发生便秘较人工喂养儿少。合理的食物搭配。要训练婴儿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多进行户外活动,增加腹肌力量,促进肠道蠕动。

便秘处理:按摩法(沿肚脐顺时针轻轻按摩);肥皂条通便法(不推荐);婴儿用开塞露。如出现腹胀,腹痛,呕吐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12.上呼吸道感染

病因:上呼吸道的解剖特点及免疫功能不成熟;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诱因是居住条件拥挤,室内空气污浊,冷暖不适及护理不当等。

症状:鼻塞,流涕,喷嚏,咽部不适,咽痛,干咳,体检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颌下淋巴结增大,有压痛。婴儿常突然起病,高热,可伴呕吐,腹泻,烦躁,哭闹,甚至出现高热惊厥;一般病程为3-5日,如体温持续不退或病情加重,应考虑可能发生并发症。

婴幼儿时期常见上呼吸道感染:疱疹性咽颊炎;咽一结合膜热。

常见并发症:细菌感染常向邻近器官及下呼吸道蔓延,可引起中耳炎,结膜炎,咽后壁脓肿,颈淋巴结炎,支气管炎及肺炎等,以婴幼儿多见。

护理: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婴幼儿感冒并有发热咳嗽时,应遵医嘱服药。

发热时应卧床休息,多饮水,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排出;及时清除鼻腔及咽喉部分泌物,保证呼吸道顺畅。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炎,溃疡的发生。

13.支气管肺炎

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有固定的中、细湿啰音。实验室检查项目有血白细胞检查,胸部X线摄片检查及病原学检查等。

治疗:控制感染、对症治疗及防治合并症。

护理:生活环境宜保持安静、舒适,空气清新,以利于婴幼儿充分休息。保证患儿安静休息,尽量避免哭闹。加强营养与喂养,鼓励患儿多饮水,护理期间要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患儿出现气急、口唇青紫等异常表现应及时送医治疗。

14.鹅口疮

病因:由白色念珠菌(真菌)引起,多见于营养不良、腹泻、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的患儿。

症状:轻症患儿颊黏膜、舌、齿龈、上颚等处出现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可逐渐融合成大片,不易擦去,强行拭去可见局部潮红、粗糙、有溢血。患处不痛,不流涎,一般不影响吮乳,全身症状不明显。

重症患儿全部口腔均被白色斑膜覆盖,甚至会蔓延到咽、喉、食管、气管、肺等处,引起真菌性肠炎或真菌性肺炎。可伴低热、拒食、吞咽困难等。

护理预防:母亲哺乳前要做到勤洗手及清洁乳头。乳具、食具应专用,做到使用后及时消*,乳液要现配现用。给婴幼儿擦嘴的小毛巾应煮沸消*,阳光下晒干后使用。

更多关于育儿,亲子,心理,情感等文章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