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福林妈咪
产科大夫吴医生经常拍一系列的报喜视频,有一次接生完一个重量克的宝宝,出来报喜时却说自己很生气。
一出门就发出了这样的对话:
医生:自豪吗?
孩子爸难掩喜悦:自豪!
医生:自豪毛自豪!这孩子太沉了!孕妇学校我一遍一遍地说,一定要控制好体重,理想的孩子应该多少斤?
孩子爸支支吾吾:7斤?
医生:一看你就没来上课!理想孩子的体重是克到克!后边得好好做盆底功能训练!
视频一出,一些宝妈才意识到自己的孩子6斤多并不少,生的孩子7斤多的才知道自己的孩子超出了理想体重。
其实,医生这么生气也是为了产妇好,也是负责任的表现,更是说明一个问题:孩子不是越重越大就越好!
01
小巨人一般的“巨型婴儿”在中国也越来越多
早在年,中国婴儿平均出生体重就已经达到克,低出生体重率仅为3.6%,但是超重率却超过10%。
年,上海新生儿体重在-克的竟占到了19%。
一方面是生活条件提高了,另一方面是老人的传统思想在作祟。
“我儿媳妇生的孩子有十斤重呢!”
“诶哟!那您儿媳妇真厉害,我这儿媳妇不争气,生的孩子连7斤都没有,啧啧啧。”
这样的对话,可能作为儿媳妇的你无意中从婆婆那里听到过,心里说不出的感受。
一直都有一种传统思想:大胖孩子才是福气,大胖孩子才是会生。
02
都想孩子胖点儿好,可没人想过孩子大了产妇和宝宝会怎样……
产妇方:
①生宝宝的过程更痛苦
宝宝体重越大个头就越大,可是妈妈的骨盆、产道就那么窄,有人说生孩子像是从鼻孔里挤出个西瓜,想想都觉得鼻孔疼,更别说这个西瓜还是plus版的。无形中会延长产程和妈妈的痛苦程度。
最终不得已只能选择剖腹产,可是都知道自然分娩优于剖腹产。
②产后康复难
宝宝越重,妈妈产后康复越难。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盆底肌受损。
怀孕的整个过程中,妈妈的盆底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孩子越大,盆底肌承受得到压力就越大。我们的肌肉就像皮筋,当皮筋承受的拉力越大,皮筋就越容易变形,想要恢复成原装需要的时间就越久。盆底肌就是这样的道理。
很多准妈妈反应生完宝宝后会漏尿,这就是盆底肌松弛的表现,轻一点的可能咳嗽或者大笑的时候会漏,严重的可能坐在那里不自觉就漏了。
其次,分娩过程中撕裂风险增大
越大的宝宝想要挤出窄窄的产道,可是妈妈的肌肉、皮肤的张力是有限的,承受不住时,就会撕裂。严重的可能还会发生子宫脱垂。
宝宝方:
①分娩时容易对骨骼造成损伤
宝宝过大,分娩时不光会对妈妈造成伤害,还会对宝宝自身造成伤害。一般体重大的宝宝在分娩过程中最容易卡住的地方时肩部。
之前看过一个新闻,一位医生为了帮助产妇尽快生出宝宝,免去剖腹产,迫不得已把宝宝的肩部掰骨折。新闻真假先不说,但是宝宝如果在分娩过程中肩部被卡,妈妈还在使劲分娩,这种强大的压迫力把宝宝往外挤,自己撕裂是一方面,宝宝的骨骼也可能会被压力损伤。
②患肥胖症的几率高于正常体重的宝宝
这是医生们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统计得来的结论,所以没有什么好争论的。这样的宝宝以后长胖,才能拥有一个最合理的借口“我母胎肥胖!”这种胖不合理且难减,妈妈们更是应该注意。
03
新生儿的正常体重≠新生儿的理想体重
很多准妈妈对理想体重有误解。可能孕期大家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