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是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小雷今年17岁,是家里的独生子,一家人从小就娇惯他,想吃什么就给买什么,大人都觉得能吃是福。就这样,小雷一口一口吃成了胖子。现在的他体重cm,体重也斤。
近几个月时间,小雷身上频繁出现口渴、多尿、多食的症状,每天怎么喝水都不够,饭量也比之前增长了不少。家人见状开心不已,以为他要二次发育。然而,小雷的体重却下降得厉害,短短几个月时间瘦了将近20斤。
家人对此心疼不已,医院检查,结果发现他的血糖值飙到了20mmol/L,糖化血红蛋白14.5%,相较于正常值高出许多,最终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
在了解了过往史后,医生认为小雷不加节制的饮食习惯是导致其患病的元凶!建议小雷在控制病情的同时,要及时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这个情况令一家人后悔不已,但现在说什么都来不及了……
一、瘦是很多人都想要追求的,人们往往都是想尽办法变瘦,但是瘦也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不知道人们有没有发现身边的人出现这样的情况,本来是一个比较健硕的人,一段时间没见,他突然间就消瘦起来了,这就很让人好奇到底这是怎么回事。值得人们注意的事情就是,人的短时间内消瘦很大程度上是得了一种病。一般来说,人突然间段时间消瘦了,可能是得了以下几种病。
※糖尿病
一开始得糖尿病,人的表现就是吃得多,喝得多,排泄的次数也比较多,但是体重也会伴随着下降。这主要是因为患者体内的胰岛素不够了,但是人的身体还是需要能量,所以就不停的吃喝,胰岛素不够就不能利用葡萄糖,不能利用葡萄糖,就会消耗人体体内的脂肪。这样人的体重就会减轻,人就变得消瘦。
※癌症
一开始得癌症之前,人的体内会长肿瘤,因为肿瘤需要生长所以他会和身体里面的其他器官争夺营养,当人吃进去食物之后,食物中的一部分营养就会被肿瘤给吸收了。那么人也就会出现消瘦,体重下降的现象。这种癌症一般是胃癌、大肠癌、胰腺癌等。
※肝硬化
由于人们工作比较多,身体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又经常喝酒抽烟,所以导致出现肝硬化,人们会经常感到浑身没有力气。出现肝硬化,人体的营养就得不到很好的吸收,一些营养会被浪费掉,所以人体也会出现消瘦的现象。
※甲状腺亢进
一般在老年人中表现最为突出,因为甲状腺肿大而出现亢奋。主要表现就是人的食量没有下降,依然还是该吃吃,该喝喝,但是体重明显下降了人也消瘦了。同时还会出现失眠、乏力、心烦、心慌等现象。
二、身高1米7的男性,标准体重是多少斤?
体重的计算方式有很多,但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男性的标准体重计算方式是:身高减去80再乘以70%。女性体重的计算标准是:身高减去70再乘以60%,体重上下浮动10%都是在正常范围内。如果大于标准体重10%小于标准体重20%就属于超重,如果大于标准体重20%小于标准体重30%就属于轻度肥胖,如果大于标准体重30%小于标准体重50%就属于中度肥胖,大于标准体重50%就是重度肥胖。身高一米七的男性标准体重是63公斤,也就是斤,上下浮动10%都是正常范围。
不同年龄段,标准其实不一样
标准体重除了和人的身高和性别有关之外,和人的年龄也是有很大区别的。例如小孩子就不适合上面的标准体重的测试方式,因为孩子的生长发育是比较快的,每个时期孩子的体重参照的体重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基本上是按年龄来计算的,有具体的参照范围。
体重过胖和过瘦对于身体健康都是不利的,所以要控制自己的体重,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做好迈开腿,管好嘴的方式。
以小雷的身高cm,75kg的体重为例,计算出来BMI值=85/1.7的平方,结果为29.4,属于肥胖的范畴。而一般来说BMI的正常范围是在18.5~24,因此计算可知身高cm的男性,标准体重范围大约在53.6到69.7公斤之间。
另外,有研究发现,体重与寿命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超重/肥胖的人群罹患2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的风险均会增加,而低体重同样会增加老年人的死亡风险。正常情况下,建议将BMI保持在18.5~24是最为健康的,老年人可以稍微超重一点,死亡风险会更低。
三、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数据显示,过去30多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比率在惊人的增长,超过一半的中国成年人超重或肥胖。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的超重、肥胖带来的各种代谢性慢性疾病成为长寿的对手。要想活得长寿,别做这5件事!
▲别总吃得过饱
吃饭7到8分饱的饮食习惯,可以避免能量摄入超标而肥胖。长期每顿少吃一两口饭,可以相对减少钠的摄入,对控制血压有利和减少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别总饮食单一
不要总摄入单一的饮食,合理膳食。从20岁以后的成年期开始增加摄入蔬菜、水果、鱼肉、全谷物、坚果、豆类,减少摄入红肉、加工肉、含糖饮料和精制谷物,可使预期寿命增加10年以上。
▲别总坐着不动
合理运动,维持适宜体重。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多进行生理活动可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身体代谢速率,不仅有利于维持体重,还能降低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等发生风险和全因死亡风险。
▲别忽略易胖窗口期
人体体内脂肪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孕期、婴儿期和学龄前是最易发胖的窗口期。当下学龄儿童少年的超重和肥胖日趋严重,要高度警惕,重视儿童、青少年、成年期直至老年的运动和饮食方式。
▲别用极端方式减肥
一些靠自虐式节食、断食和超强运动等方式减肥,即便达成了目标,但也较难长期保持,更可怕的是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