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热点资讯,
丰衣足食,这是生活富足的层面;而真正的民富,还要追求生命富足的层面—也就是在物质富足之后的精神富足、也就是经济富足之后的文化富足。因此孟子在对梁惠王的论述中,说完衣帛、食肉、无饥,就马上说到了文教,他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在孟子心中,给民众以教化,让大家懂得礼仪规范、仁义道理,这是民富的更高表现。
而孔子把这层意思说得更清晰,《论语》里就记载说:“子适卫,冉有仆。子曰: 庶矣哉。 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 富之。 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 教之。"孔子看到卫国人口众多,就说,应当使人民富裕,富裕之后,就要给人以教育。就此,孔子提出了社会要经由民富而文昌的必要顺序。
所以我们就能够领会一个民族提倡文化兴国、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性:文化教养标识着民富的层次。
没有建立起稳固的精神家园,人的心灵就不能算是找到了安居乐业之所;没有文化滋养的心灵沃土,人的生活就不能算是充实富足。因此《易经》会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文化人的过程,就是文明推动的过程,就是文化兴国的过程,就是学习和提升的过程,就是构建精神家园的过程,就是社会经由民富而至文昌的过程。
所以,民富的含义有二:需要生活的富足,也就是物质富足,丰衣足食;更需要生命的富足,也就是精神富足,以文化人。
(二)国强
如果说,一国的财富,主要是由经济和文化组成的;那么,一国的强盛,主要是由*治和*事构成的。
*治的强盛,体现为对内的国家统一,以及对外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历史上不断重复着虽合久必分、但分久必合的规律,对江山一统的追求成为了国家层面的战略,因为历朝历代的*府都深深认识到国家统一的重要性。疆土归一、*权稳定、民族团结,才能使国内资源形成合力,形成势不可挡的大国力量。
纵观历史上但凡长治久安的王朝,一定都是总体来讲国家统一、疆域辽阔、民族相安的时代,比如汉、唐、明、清,九州一统、天下归心,这是所有朝代的*治任务,也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正因此,分裂祖国的行径才是那么地不可饶恕,因为国家分裂、*治飘摇,削弱的是民族的整体实力,损害的是每个人的生活保障,造成的是历史发展的困境甚至是倒退。
九州同心后,国家便可向外谋求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中国古代社会希望达到的理想状态是“万国来朝”、是“大国气象”,是期盼在国际关系中成就*治上的足够权威。然而对外强盛之后的这个*治共同体,在中国古人看来,又不是以对世界的称霸、对区域的强权为诉求,而是以“四海一家”、以“互通有无”为追求,是以自身的强大来赢得彼此尊重、以国家的强盛而有余力回馈他国为荣。所以强盛王朝所沿袭的优异传统,是保护附属国家、优待远方友邦,是输出灿烂文化、给出丰富物资,而不是强势凌人、干涉他国内*,或者仗势欺人、贪婪开疆扩土。
中国文化认为,*治的强大,表现为一种自尊自重、自省自强的自信力,是像孔子信心满满说的“虽百世,可知也”—只要遵从历史的得失经验,百代之后的社会情形也可以掌握—虽然孔子这里论述的是礼仪制度,但是我们可以将礼仪之邦的精神引申为影响社会的结果。中国文化认为*治强大的根本,在于规范自我的风度,而不是凌驾于人的霸权。